-
-
公开(公告)号:CN114395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101760.6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曲霉母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红曲霉母曲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菌种活化;步骤S2、种子液培养;步骤S3、曲种的制备;步骤S4,具体采用无菌热风将步骤S3培养的红曲霉母曲烘干处理。所述应用包括冲洗大米、浸米、蒸米、摊凉、接种、培养和搅拌至获得红曲米。本发明采用糙米和粗麦麸皮培养的红曲霉母曲质量更高,具体的,在每克红曲霉母曲中活性孢子数提高了60.3‑64倍,应用于制备红曲米过程中,生产周期缩短了16.67%,GABA含量提高了13.8%‑14.1%,色价提高了16%‑18%,桔霉素含量减少了24.1%‑24.6%。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3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52913.8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红曲霉多糖制备方法,包括:菌丝体制备:将红曲霉菌种活化后接种得到红曲霉种子液,将红曲霉种子液进一步发酵后收集菌丝体,烘干备用;所述红曲霉菌种为丛毛红曲菌(monascus pilosus),菌种编号为CICC 5045;粗多糖提取:将烘干后的菌丝体与碱液混合后浸提得到浸提液,将浸提液超滤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用sevag试剂脱蛋白后,得到红曲霉粗多糖;初步纯化:用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对红曲霉粗多糖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得到多糖溶液;二次纯化:用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对所述多糖溶液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红曲多糖产品。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产品中红曲多糖的纯度可达95.23±3.66%,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60399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27295.1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将拜氏梭菌中编码NADH-辅酶Q氧化还原酶关键亚基的基因Cbei_4110进行插入失活,从而得到高产电能力的拜氏梭菌重组菌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提高拜氏梭菌产电的方法,借助此方法得到的重组菌株在1g/L葡萄糖种子液中和0.1g/L甲基紫精(MV)为电子介体时:最大输出电压为154.4mV,是初始菌株NCIMB 8052的1.93倍;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65.8mW/m2,是初始菌株NCIMB 8052的1.23倍。本发明的操作方便、无污染、其燃料利用普较广,本发明的高产电拜氏梭菌是一株适合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及应用的优良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169655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61136.3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曲发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高功能红曲米中洛伐他汀含量的方法,包括预处理、接种与发酵工序,所述预处理过程中,将大米与占大米质量5~15%的辅助溶液混合后灭菌作为大米培养基备用;所述辅助溶液包括玉米浆、磷酸二氢钾和七水硫酸镁,辅助溶液的pH值为4.5~5.5;将红曲霉活化后接种于所述大米培养基,然后发酵即得到红曲米产品。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红曲米产品中,采用添加的辅助溶液与大米制备成独特的大米培养基,结合特定的变温发酵及翻曲工艺,从而有效促进洛伐他汀合成,提高了功能红曲米产品中的洛伐他汀含量,且产品中洛伐他汀主要以酸式结构存在,进一步提升了功能红曲米的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71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67261.3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油茶粕发酵制备胞外水溶性黄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油茶粕的脱毒处理:利用黑曲霉于28~38℃发酵油茶粕4~6天,之后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到脱毒油茶粕粉末;将脱毒油茶粕粉末与水混合,灭菌后得油茶粕液体培养基;(2)发酵菌株的活化培养:将红曲霉突变菌株作为发酵菌株进行固体斜面活化培养,用无菌水或生理盐水收集孢子备用,作为液体发酵的发酵菌剂;(3)配置发酵培养基;(4)液体发酵。本发明通过液态发酵可制备出结构稳定、pH适用范围广的水溶性黄色素,同时也为农林副产物油茶籽粕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234318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1119712.X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红曲胞外色素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红曲霉菌中编码麦角甾醇合成途径上甾醇还原酶ERG4/ERG24家族蛋白的基因敲除。本发明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敲除红曲霉菌中编码ERG4/ERG24基因。本发明从植物双元质粒pCAMBIA1300载体出发,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将重组质粒转化至红曲霉菌中,显著提高了胞外色素生产水平,结果表明该重组菌株具有较好的传代稳定性。液态发酵结果显示,亲本菌株胞外红曲色素为4.92U/mL,本发明构建的重组菌株胞外红曲色素达6.52U/mL,胞外色素生产量提高32.52%,说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红曲胞外色素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8430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36605.5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黄浆水为原料制备红曲色素的方法,利用黄浆水为原料,分别添加不同碳源物质制成发酵液制备红曲色素,当添加葡萄糖为碳源时,发酵测得葡萄糖转化为色素的最大得率为862.8±13.6U/g;当添加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发酵测得可溶性淀粉转化为色素的最大得率为739.4±7.48U/g;当添加陈米粉为碳源时,发酵测得陈米粉转化为色素的最大得率为1066±18.75U/g。本发明以黄浆水为原料添加不同碳源生产红曲色素,较好地解决了将黄浆水作为废弃物排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变废为宝。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废物利用,经济环保,生产效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84173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11914.4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色素的红曲霉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红曲菌株为紫色红曲霉菌(monascus.purpureus)CSU-M183,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224,保藏日期为2018年4月19日。本发明的红曲米/粉仅以蒸熟的籼米为发酵原料,在不添加其他任何成分条件下,培养10天,制得红曲米色价高达8460U/g,相比市售红曲米和文献报道的红曲米色价高2.3倍。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是一株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红曲色素研究及应用的优良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214193278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23154932.1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红曲米的曲池,包括曲池本体和温控风机,所述曲池本体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发酵槽体、倾斜板和排水阀,所述发酵槽体的底部为多孔结构,所述倾斜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与发酵槽体的底部面积相等,所述倾斜板的长侧边的倾斜角度不小于短侧边的倾斜角度,所述排水阀设置在倾斜板的最低位置处,在曲池本体上还设有与温控风机连接的进风通道,且进风通道位于倾斜板的最低短边的上方并与倾斜板的倾斜面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红曲米发酵后进行烘干处理,显著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占地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