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盘围岩破碎倾斜中厚矿体的采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125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348199.5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22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盘围岩破碎倾斜中厚矿体的采矿方法,沿矿体走向将矿体划分采场,分阶段运输落矿,阶段内划分分段,预先采用分层进路采矿法将接近于上盘的矿体回采并填充,各分层的采矿进路中靠近下盘一端的进路顶板相连形成斜坡,从而做好堑沟出矿的准备,使得各分段均为堑沟出矿,再采用自下而上的回采顺序进行各分段矿体回采填充,有效解决了铲运机长时间进入采场的安全隐患问题,另外,下向扇形中深孔的实施提高了凿岩效率与安全性,所有施工保证了不破坏上盘破碎围岩,并且使用凿岩平巷充当回风巷,有效解决了通风困难问题,总体对于中低品位上盘围岩破碎倾斜中厚稳固矿体在出矿、凿岩、通风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安全举措。

    一种有轨与无轨耦合的底部出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4412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143871.4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轨与无轨耦合的底部出矿系统。在已形成的有轨开拓系统的基础上,将无轨采准系统布置位置提高一个分段。从有轨开拓巷道施工分段斜坡道至第一分段,并在该分段内施工无轨采准系统;采场回采前,先切采一个分层,用钢筋混凝土构筑人工假底;再切采临近矿体上盘的三角形矿柱,用碎石砌筑集矿堑沟。采场回采的矿石先经无轨设备装载、倒入分段溜井内,然后经有轨开拓巷道内的矿车运输至井下破碎站,最后通过箕斗提升至地表。是一种安全性高、出矿能力大、资源贫损小的出矿系统。

    一种有不稳固假顶倾斜中厚矿体的分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83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91008.8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不稳固假顶倾斜中厚矿体的分采方法,沿矿体走向划分盘区,盘区内划分矿房矿柱,回采时预留顶柱;矿体上盘布置脉外分段平巷、分层联络道、溜矿井无轨采准工程,充填回风上山布置在矿房矿柱中央靠下盘的位置;盘区先采矿房后采矿柱,矿房矿柱采用由下至上的顺序分层回采;回采从出矿横巷开始,假顶与矿体分次开采,铲运机出矿后,用浅孔超前崩落下分层假顶,假顶废石存留采场,分层充填至落矿补偿高度,然后进行下分层回采,分层落矿出矿后,分层崩落假顶,如此反复,直至采场回采完毕,采场最后一层充填接顶。本发明作业安全、机械化程度高、假顶废石不出采场、生产成本低、矿石贫化损失率小。

    急倾斜薄矿脉多爆破自由面中深孔采矿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535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125474.X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倾斜薄矿脉多爆破自由面中深孔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将矿体在垂高上划分中段与分段;分段凿岩平巷沿矿体脉内布置;底部沿脉布置平底出矿结构;从矿块一端布置切割天井,另一端布置人行设备井;向上向下打前倾中深孔,以切割天井为自由面,多自由面分段爆破崩落矿石,底部集中出矿。本发明具有开采安全性高,资源贫损小,生产连续性好,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低,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显著特点。

    镉锭自动浇铸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90494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08215.4

    申请日:2010-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镉锭自动浇铸机,在支架(10)上安装有变频电机(6)和导向杆(11),变频电机(6)连接有螺杆结构(4),螺杆结构(4)上安装有与导向杆(11)导向连接的螺纹升降支架(12),在螺纹升降支架(12)上安装有舀勺转轴(13),在舀勺转轴(13)上至少设有一个舀勺(2),在舀勺(2)与螺纹升降支架(12)之间连接有舀勺气缸(3),镉液池(1)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8);在旋转轴(16)上设有铸模(15),旋转轴(16)连接有翻转机构,电机(14)连接有输送皮带(18),浇注机在导轨(7)上运行时能分别与镉液池(1)和铸模(15)对接。本发明劳动强度低、浇铸效率高、可防止镉液氧化,保障浇注量稳定、精确。

    海底厚大金属矿护顶下中腰双向式充填采矿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1340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26666.8

    申请日:2009-1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厚大金属矿护顶下中腰双向式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在矿体与海底之间预留安全隔离层;在垂高方向上从中腰将矿体分为上下二部分;所述中腰位置距海底海泥的垂高为100~150m;从矿体中腰位置开始回采,其上部采用上行式开采,下部采用下行式开采;所述的上行式开采采用留规则点柱的脉外无轨采准上向分层胶结充填法;所述的下行式开采采用脉外无轨采准普通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用充填料填实采空区。本发明具有开采安全性高,资源损失小,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能力大,回采时间短,开采沉降低等显著特点。

    磷石膏充填于井下采空区形成固化充填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76162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610031428.8

    申请日:2006-03-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磷石膏充填于井下采空区形成固化充填体的方法,将下述配比的材料按质量比为水泥∶粉煤灰∶磷石膏=1∶1∶6~8混合并按上述三种物料总量的1.3~2.5%加入添加剂硫酸钠,再用水调成质量浓度为57%~63%的充填料浆,将充填料浆输入井下采空区,经固化形成高强度的充填体。本方法可提高矿石回收率和降低采矿贫化损失率,达到减少采矿成本的目的,并能有效防止采矿地表沉降,使磷石膏变废为宝,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磷石膏充填于井下采空区形成固化充填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21547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31428.8

    申请日:2006-03-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磷石膏充填于井下采空区形成固化充填体的方法,将下述配比的材料按质量比为水泥∶粉煤灰∶磷石膏=1∶1∶6~8混合并按上述三种物料总量的1.3~2.5%加入添加剂硫酸钠,再用水调成质量浓度为57%~63%的充填料浆,将充填料浆输入井下采空区,经固化形成高强度的充填体。本方法可提高矿石回收率和降低采矿贫化损失率,达到减少采矿成本的目的,并能有效防止采矿地表沉降,使磷石膏变废为宝,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种高强度金属板材的剪切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385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936137.3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金属板材的剪切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剪切试验装置主要包括:上模板,其一侧设有第一凹槽,其一端连接上模柄;下模板,其一侧设有第二凹槽,其一端连接有下模柄,上模板和下模板可拆卸地拼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拼合形成试样放置槽;压块组件,设于试样放置槽内,并与上模板和下模板可拆卸地连接;上模板侧面开设有第一限位螺孔,第一限位螺孔内穿设有第一限位螺钉,下模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二限位螺孔,第二限位螺孔内穿设有第二限位螺钉。该剪切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能够避免在剪切过程中金属板材试样发生滑移和偏转,提高试验结果准确性,能够灵活地调节剪切宽度,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金属板材试样。

    一种复合式轨道车辆吸能防爬器

    公开(公告)号:CN10951546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45272.7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轨道车辆吸能防爬器,包括活塞杆、法兰、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密封设置于外套筒内,且该内套筒内设置有阻尼液,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可与内套筒滑接的活塞,内套筒上设置有阻尼孔,阻尼孔上设置有阻尼孔封堵器,法兰上设置有与活塞杆滑接的导向孔,该法兰的一侧与内套筒、外套筒的一端固接,另一侧安装有切削刀具,切削刀具延伸到活塞杆上的导向槽内。本发明的防爬器由于切削过后的切削部推动活塞挤压阻尼液吸能,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吸能量和抗偏载性,使得防爬器的撞击力稳定性及吸能效率高,吸能量可调节性好,通过选用不同规格的阻尼孔封堵器,可满足不同速度等级下的轨道车辆碰撞工况,提高了轨道车辆的耐撞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