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838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85283.9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31/06 , B01J35/39 , C01B3/04 , C07D401/04 , C08G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价三嗪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光催化析氢中的应用。以2,5‑吡啶二甲醛、1,4‑苯二甲脒二盐酸和碳酸铯为原料,在二甲基亚砜和水的混合溶剂中,于120℃反应72小时,经抽滤、洗涤后即得高氮共价三嗪材料(CTF‑DCPD)黄色粉末状固体。将CTF‑DCPD负载Pt纳米颗粒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可见光驱动的析氢反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CTF‑DCPD在化学组成、结晶性、热稳定性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骨架中引入吡啶环不仅提高了材料的氮含量,拓宽了可见光吸收,提高可见光捕获能力,而且为析氢反应提供了额外的活性位点。本发明为开发高效、稳定、廉价的有机光催化剂提供了新的合成策略,对推动光催化制氢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739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81300.8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Q50/30 , G06N3/126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用户均衡交通分配的充电站布局规划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动汽车规划技术领域,包括:定义路网行驶车辆随机用户均衡模型中各变量;计及路网系统总体的出行效率、充电站的投资成本、交通路况以及电网安全的影响和约束,构建上层模型考虑通行效率最大化的充电站布局模型;根据不同类型车辆对于路径决策的差异性,分别建立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用户的出行效用优化目标,对交通流的分配进行优化,建立下层模型用户出行决策下的随机动态用户均衡模型;将遗传算法与相继平均算法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启发式算法,先根据logit分流模型得到用户种群的出行路径选择概率,再结合MSA算法进行迭代,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寻优得全局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164022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81293.1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6/29 , B60L5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信息交互下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动汽车规划领域。该多信息交互下的电动汽车充电引导方法,首先以智能充电导航系统为核心构建“车‑站‑路‑网”多方信息交互架构,计及信息交互对于用户充电行为的影响建立基于仿真时钟推进的充电站双层队列模型,综合社会、充电站运营商、用户多方利益提出了用户与充电站运营商之间及运营商相互间的充电价格协商机制,将用户出行和充电成本作为利益驱动,以满足充电需求为约束设计用户决策函数,诱导用户前往最优的充电站和出行路径,给予用户更多选择余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出行需求。解决了现有充电站模式会造成诸如高峰时期充电拥堵、充电设施利用率不均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5303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54385.7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变式墙体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四个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分别安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四角,以所述机器人本体中心线成准对称分布,每个所述摆动装置的外围设置有碰撞感应装置,每个摆动装置的外角处安装测距传感器,每个所述摆动装置可以根据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清洁面的间距上下移动;本发明所述的机器人清洁效率高,运转灵活,操作简便,能连续清洁曲面,夹角和带有缝隙的光滑墙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853332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105295.9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指套式力触觉交互装置,包括指套组件和移动终端,触摸屏表面贴有绝缘薄膜和静电薄膜;指套组件包括控制模块、导电橡胶套、测力传感器和压电传送器,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压电传送器上表面;控制模块包括触觉装置控制单元、电源、无线通信模块、第一触觉驱动器和第二触觉驱动器,无线通信模块与触觉装置控制单元的串口连接,第一触觉驱动器的电压输出端口与压电传送器连接,第二触觉驱动器的电压输出端口与静电薄膜连接。该交互装置使用穿戴式指套和移动终端进行力触觉交互,便于携带。同时还提供该装置的交互方法,该方法提供切向和法向的力触觉反馈,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触觉交互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343903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424215.1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L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力触觉再现中的纹理力测量方法,考虑了客观纹理表面因素和人手探索过程中的移动速度与主动按压力,将纹理力分解为垂直方向作用力及水平方向作用力。其中,垂直方向作用力分为客观因素作用力及主观因素作用力,客观因素作用力由实测的纹理表面微观轮廓高度以及表面刚度特性决定。鉴于接触过程中的法向加速度的变化能反映人手移动过程中速度和压力的变化情况,主观因素作用力是法向加速度的函数,仿真时的法向加速度是实测加速度在不同压力和速度下的线性插值函数。水平方向纹理力可为探针划过纹理表面的摩擦阻力,由垂直方向按压力与纹理材料动摩擦系数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51935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65948.3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B7/34
Abstract: 一种物体表面纹理的扫描检测装置,包括:三维姿态调整台上,在三维姿态调整台的末端连接有笔式纹理检测仪,包括互相连接的笔筒和笔帽,在笔筒内设有电路板固定支架,在电路板固定支架上方设有圆套,在圆套上设有触点力传感器支架,在触点力传感器支架上设有触点力传感器,在触点力传感器的触点上设有探针底盘,在探针底盘固定有探针,在探针上套设有探针导向盘和弹簧,并且,弹簧位于探针底盘与探针导向盘之间,探针导向盘位于笔帽内,探针自笔帽内部延伸至笔帽外部且探针与笔帽滑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0336636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510040819.1
申请日:2005-06-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25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康复医疗机械臂的运动控制装置,由数据采集模块,二选一A/D转换模块,单片机处理电路模块,D/A转换电路模块,电机驱动电路模块及USB接口电路模块组成,数据采集模块的力信号输出端和位置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二选一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二选一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处理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处理电路模块的输出端经USB接口电路模块与病人端计算机的输入端连接,计算机根据反馈信息输出控制指令,经USB接口电路模块及单片机处理电路模块输出到D/A转换电路模块,D/A转换电路模块的模拟信号由电机驱动电路模块处理后输至电机,用于控制电机运转;本发明可以实现一对多的远程康复训练,合理地利用资源,优化诊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2421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1214135.4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ZnO/PEDOT/HfO2/p‑GaN的紫外激光二极管及制备方法,二极管包括:n‑ZnO纳米棒、p‑GaN薄膜、PEDOT薄膜、HfO2薄膜、PMMA保护层和金属电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磁控溅射法在p‑GaN薄膜上沉积一定厚度的HfO2薄膜,然后在HfO2薄膜上旋涂PEDOT薄膜,再旋涂分散了ZnO纳米棒的乙醇溶液,加热烘干,旋涂PMMA保护层,至PMMA保护层漫过n‑ZnO纳米棒,加热使PMMA保护层凝固,然后利用氧等离子体刻蚀,将PMMA保护层刻蚀至n‑ZnO纳米棒露出,分别在p‑GaN薄膜和n‑ZnO纳米棒上制备金属电极,构成完整的器件。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界面处的光学损耗,增加载流子注入效率,实现电场驱动下的紫外激光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223489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061294.0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磁通记忆电机无差拍直接转矩‑磁链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由可变磁通记忆电机、逆变器、信号检测模块、观测器、速度控制器、磁链优选控制器、转矩‑磁链控制器几部分组成;本发明基于无差拍直接转矩‑磁链控制策略,设计了适用于可变磁通记忆电机的磁链优选算法和状态参数观测器,稳态过程实现无差拍跟踪控制,并根据工况需要输出按照预定轨迹变化的d轴磁链脉冲信号来实时调节气隙磁链,调磁方法无需通过电流矢量间接计算,调磁过程直接快速;本发明使得无差拍直接转矩‑磁链控制方法能够运用于可变磁通记忆电机,该控制系统同时兼顾了响应快、转矩脉动小的运行性能和优良的调磁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