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的糖基转移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454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525631.6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豆的糖基转移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为了提供一种抗大豆胞囊线虫的大豆基因以及在大豆增产中的应用,解决大豆如何抗胞囊线虫和如何增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的糖基转移酶,所述大豆的糖基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GmUGT88A1是本发明新发现的具有抗大豆胞囊线虫作用的基因,在大豆中过量表达该基因可显著提高受体大豆种质的产量、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为高产抗胞囊线虫病大豆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和基因资源。

    大豆基因GmTCM1及其获得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4681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641417.8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大豆基因GmTCM1及其获得方法与应用,属于大豆遗传育种技术领域。为了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并获得高异黄酮的转基因大豆植株,本发明从高异黄酮含量大豆品种中豆27中克隆出大豆基因GmTCM1,对该基因的生物学信息分析和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表明GmTCM1基因能够提高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并参与对干旱和盐等非生物胁迫以及核盘菌、疫霉菌和灰斑菌等生物胁迫的抗性反应,此外,得到的转基因材料通过之后的继代繁殖及鉴定,可以成为稳定的抗病遗传材料。本发明对于加速高异黄酮抗病抗逆型大豆新品种的育种进程以及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种抗大豆菌核病基因GmPR5、GmPR5转基因植株的构建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62995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309597.7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一种抗大豆菌核病基因GmPR5、GmPR5转基因植株的构建与应用,属于遗传育种技术领域。为了研究大豆抗菌核病机制,加快大豆抗菌核病育种进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大豆菌核病基因GmPR5,所述抗大豆菌核病基因GmPR5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以及含有该基因的重组载体、重组菌;本发明在过量表达抗病基因GmPR5得到转基因大豆植株基础上,通过后代表型鉴定,确定了GmPR5能够参与到抗大豆菌核病反应中,为获得对菌核病完全抗性的大豆品种提供一种新思路,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抗病机理提供依据,为大豆抗菌核病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和基因资源。

    一种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40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271328.0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属于植物抗病技术领域,解决了大豆如何抗胞囊线虫病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蛋白质,所述蛋白质的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所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为SEQ ID NO.7所示,基因名为GmC2H2‑2like。GmC2H2‑2like是具有抗大豆抗胞囊线虫作用的基因,在大豆中过量表达该基因可显著提高受体大豆种质的根系对胞囊线虫的抗性,为大豆抗胞囊线虫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和基因资源,为实现抗胞囊线虫株系转基因育种,加速抗虫育种进程和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大豆GmTST2.1基因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8777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081876.9

    申请日:2020-02-06

    Abstract: 一种大豆GmTST2.1基因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为了大豆高产抗逆新品种的培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GmTST2.1基因在制备转基因大豆植株中的应用,步骤如下:克隆大豆GmTST2.1基因;所述GmTST2.1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将GmTST2.1基因构建到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载体,然后导入大豆中,获得转基因植株。过表达GmTST2.1基因能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含量、生物学产量以及经济产量,并提高大豆抗旱能力,本发明可用于大豆高产抗逆新品种开发。

    大豆基因GmTCM1及其获得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4681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641417.8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大豆基因GmTCM1及其获得方法与应用,属于大豆遗传育种技术领域。为了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并获得高异黄酮的转基因大豆植株,本发明从高异黄酮含量大豆品种中豆27中克隆出大豆基因GmTCM1,对该基因的生物学信息分析和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表明GmTCM1基因能够提高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并参与对干旱和盐等非生物胁迫以及核盘菌、疫霉菌和灰斑菌等生物胁迫的抗性反应,此外,得到的转基因材料通过之后的继代繁殖及鉴定,可以成为稳定的抗病遗传材料。本发明对于加速高异黄酮抗病抗逆型大豆新品种的育种进程以及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种大豆灰斑病离体叶片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747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94334.6

    申请日:2019-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灰斑病离体叶片鉴定方法,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克服田间鉴定易受时间、空间等环境因素的干扰影响;克服田间鉴定结果准确性低、重复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取待测品种大豆叶片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大豆叶片置于保持叶片正常存活的环境下;用高压水枪对所得叶片进行蒸馏水喷打压力处理;用高压喷雾器将灰斑病原菌孢子悬浮液均匀喷洒到所得叶片表面进行接种;所得叶片培养14天后统计叶片发病情况,从而判定待测品种的抗病性。该方法具有环境可控、鉴定准确、显症时间更短,显症效果更好等特点,可用于大豆抗灰斑病种质资源筛选,选育抗源为抗病育种提供优异亲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