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0660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3194.6

    申请日:2016-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其至少包含不连续的增强纤维的束状聚集体和基体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的束状聚集体包含以下两者:增强纤维聚集体A,其具有对连续增强纤维的线束实施将该线束完全分割成多个束的割纤处理后切断而形成的形状;和,增强纤维聚集体B1或/及增强纤维聚集体B2,所述增强纤维聚集体B1具有所述割纤处理不充分的未割纤部的形状,所述增强纤维聚集体B2具有未实施所述割纤处理的形状,其中,所述增强纤维聚集体B1的重量相对于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中的增强纤维的总重量的比例、或者所述增强纤维聚集体B1与所述增强纤维聚集体B2的总重量相对于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中的增强纤维的总重量的比例均在50~95%的范围内。本发明提供能够均衡性良好地同时实现成型时的良好流动性和成型品的优异力学特性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增强纤维复合材料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0891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580072231.6

    申请日:2015-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其为包含不连续增强纤维和基体树脂的增强纤维复合材料,所述不连续增强纤维至少包含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所述不连续增强纤维中包含至少5重量%以上的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A),对于所述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A)而言,将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进行二维投影时的、与不连续增强纤维的取向方向交差的方向上的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的宽度被拓宽得最宽的最宽拓宽部存在于除了该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的两端部以外的位置,该最宽拓宽部的宽度厚度比(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的宽度/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的厚度)为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的至少一侧端部的宽度厚度比的1.3倍以上。本发明可提供能够以高水平同时实现成型时的高流动性和高机械特性、且具备尤其在流动成型时呈现优异的流动性、二维各向同性的最佳条件的增强纤维复合材料。

    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0220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80010183.7

    申请日:2017-02-15

    Abstract: 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含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和基体树脂,所述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包含数均纤维长度为3~100mm的不连续增强纤维,其特征在于,上述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包含多个将规定根数的不连续增强纤维的单丝沿同一方向进行集束而得到的不连续增强纤维束,上述不连续增强纤维束具有与上述单丝的取向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切面,对于单丝取向方向两端间的距离即不连续纤维束长度越长的不连续纤维束而言,将该不连续增强纤维束投影至二维平面上时的、不连续增强纤维束的端部的成锐角的前端角度越小。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能够以高水平同时实现以往的包含增强纤维和基体树脂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无法实现的成型时的高流动性和高机械特性,尤其具备在流动成型时显示出优异的流动性、偏差小的机械特性的最佳条件。

    分纤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和分纤纤维束、以及使用分纤纤维束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1488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80037436.X

    申请日:2017-06-06

    Abstract: 本发明为分纤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利用该方法而制造的分纤纤维束、使用该分纤纤维束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分纤纤维束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下述工序[A]及[B]:[A]部分分纤工序,获得部分分纤纤维束,该部分分纤纤维束是沿着由多条单丝形成的纤维束的长度方向交替地形成被分纤为多条束的分纤处理部、和未分纤处理部而成的;[B]切断工序,将通过工序[A]形成的部分分纤纤维束的未分纤处理部沿该纤维束的长度方向切断。能够将切断工序[B]中的切断处理抑制为最小限度,与利用切分机等突然连续地对由大丝束形成的纤维束进行纵向分切而实施分纤处理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小工序问题发生的风险、降低切断刃具的更换频率,能够大幅提高生产率。

    部分分纤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部分分纤纤维束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1250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5773.5

    申请日:2017-06-01

    Abstract: 部分分纤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部分分纤纤维束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部分分纤纤维束是沿着由多条单丝形成的纤维束的长度方向交替地形成通过分纤处理而被分割成多条分割纤维束的分纤处理区间和未分纤处理区间而成的部分分纤纤维束,其特征在于,分纤处理区间中的分割纤维束的单丝根数不均匀。由于被分纤成单丝根数不同的较细纤维束和较粗纤维束,因此在将该部分分纤纤维束制成复合材料成型中使用的中间基材时,能够将细纤维束和粗纤维束控制为最佳的分布状态,能够均衡性良好地呈现出成型时的流动性和成型品的力学特性。

    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0220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80010130.5

    申请日:2017-02-15

    Abstract: 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含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和基体树脂,所述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包含数均纤维长度为3~100mm的不连续增强纤维,其特征在于,上述不连续增强纤维聚集体包含多个将规定根数的不连续增强纤维的单丝沿同一方向进行集束而得到的不连续增强纤维束,上述不连续增强纤维束具有与上述单丝的取向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切面,对于单丝取向方向两端间的距离即不连续纤维束长度越短的不连续纤维束而言,将该不连续增强纤维束投影至二维平面上时的、不连续增强纤维束的端部的成锐角的前端角度越小。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能够以高水平同时实现以往的包含增强纤维和基体树脂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无法实现的成型时的高流动性和高机械特性,尤其具备在流动成型时显示出优异的流动性、偏差小的机械特性的最佳条件。

    部分分纤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部分分纤纤维束

    公开(公告)号:CN10700231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5769.4

    申请日:2015-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部分分纤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以及利用上述方法、装置得到的部分分纤纤维束,所述部分分纤纤维束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一边使由多条单丝形成的纤维束沿长度方向行进,一边将具有多个突出部的分纤机构插入纤维束中,形成分纤处理部,并且,在至少1个分纤处理部中的与突出部接触的接触部形成单丝交织而成的络合部,然后,将分纤机构从纤维束中拔出,经过包含络合部的络合累积部后,再次将分纤机构插入纤维束中。本发明可提供可连续稳定地对纤维束进行分切的部分分纤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特别地,本发明可提供部分分纤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利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得到的部分分纤纤维束,对于上述部分分纤纤维束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而言,即使是包含捻合的纤维束、或作为大丝束的单丝数多的纤维束,也可在不考虑旋转刃具的更换寿命的情况下进行连续的分切处理。

    碳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62278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280025547.6

    申请日:2012-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塑料、及通过梳理进行片状基材的形成的该碳纤维增强塑料的制造方法,所述碳纤维增强塑料是在由不连续的碳纤维形成的片状基材中含浸基体树脂而成的碳纤维增强塑料,其中,片状基材中所含的长度10mm以上的碳纤维的比例为全部碳纤维的60重量%以上,并且基材中所含的碳纤维的取向度的平均值在2~10的范围内。在片状基材的阶段,以取向度的平均值在规定范围内的方式有意图地使不连续的碳纤维具有适当的各向异性,因此,能良好地维持片状基材的赋型性、成型为碳纤维增强塑料的成型性,并且能以很少的碳纤维量得到机械特性优异的碳纤维增强塑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