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33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2800.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方硕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IPC: B32B27/38 , B32B27/28 , B32B27/42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27/34 , B32B27/02 , B32B9/04 , B32B27/06 , H05K9/00 , B29C65/48 , B29C65/78 , B29B11/16 , C08J5/18 , C08K7/06 , C08K7/00 , C08L63/00 , C08L79/08 , C08L79/04 , C08L6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波预浸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吸波预浸料包括两层吸波胶膜、两层透波胶膜和一层纤维织物,依次为吸波胶膜层、透波胶膜层、纤维织物层、透波胶膜层和吸波胶膜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吸波预浸料的方法,先将透波树脂膜与纤维织物复合,再将吸波胶膜与预浸织物复合,得到了吸收剂取向排列的吸波预浸料。本发明提供的吸波预浸料能够降低吸波复材在1‑18GHz频率范围内的反射率,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9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28874.6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高厚度预制体中植入Z向纱线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刺针、针导向组件、长行程机头、直线模组及辅助运动支撑模块;针导向组件安装在长行程机头的前侧,用于滑动支撑刺针沿y轴方向前后直线运动;长行程机头包括机座、针管、连杆组件及手柄,机座的一端支撑在直线模组上,由直线模组带动沿x轴方向左右直线运动,另一端可滑动安装在辅助运动支撑模块上;针管的前端与刺针同轴固定连接,后端与连杆组件铰接,连杆组件由手柄带动转动,从而通过针管带动刺针前后直线运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Z向纱线的直接植入,且植入效率高,针脚均匀,不损伤平面布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486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04326.X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上海纤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复合材料高性能鞋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鞋材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材料处理:以预处理后的碳纤维长丝作为鞋材胚件制备的原料;步骤二,鞋材胚件的编织:通过成型工艺制作成鞋材胚件;步骤三,鞋材胚件的表面处理;步骤四,鞋材的制备;步骤五,冷却处理;步骤六,修整定型。本发明能够使制备的鞋材界面性能优异、韧性高、可弯折角度大,易于贴合人体构造,避免起泡和脱胶问题的同时达到对脚部包裹度的要求,并通过震荡降温的方式有效释放鞋材制作过程中的热应力,防止鞋材变形或出现裂纹,从而使制备的鞋材品质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89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33979.8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S2:在多层步骤S1制得的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预浸渍带的层间加入热塑性树脂静电纺丝膜;S3:将步骤S2所得层间加入热塑性树脂静电纺丝膜的多层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预浸带进行热压成型,得到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在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预浸带层间添加静电纤维复合膜,提高了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层间力学性能,本发明的制备工艺不改变现有技术制备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设备,易于实施,经济性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487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80053375.1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赛峰航空陶瓷技术公司 , 赛峰集团
Inventor: 艾琳·普朗克 , 玛丽·列斐伏尔 , 多米尼克·玛丽·克里斯蒂安·库佩
Abstract: 在一种用于在经纱层(203)与纬纱层(204)之间的纤维结构(200)的三维编织方法中,该纬纱(204)被编织成沿纵向方向(DL)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列。该方法包括:在与相邻部分交织的纤维结构中编织展开部分(222),该相邻部分(230)的纬纱列的纬纱在与纵向方向(DL)垂直的第一堆叠方向上并置。在编织展开部分(222)的过程期间,每个纬纱列(CT222)的纬纱相对于纤维结构的立面(205)沿与第一堆叠方向不同的堆叠方向(DS222)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4521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80053361.X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赛峰航空陶瓷技术公司 , 赛峰集团
Inventor: 玛丽·列斐伏尔 , 艾琳·普朗克 , 多米尼克·玛丽·克里斯蒂安·库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型编织机(100),其意在通过在水平方向(DH)上延伸的多根经纱线(203)与多根纬纱线(204)之间进行三维编织来生产纤维结构(200),该编织机包括筘片(150),该筘片可在平行于水平方向的打纬方向(DF)上在处于剑杆上游的歇止位置与用于对纤维结构的织口打纬的位置之间移动。筘片(150)包括至少两个彼此成一角度的固定部分(151、152)。筘片(150)通过能够使筘片绕旋转轴(1710)定向的定位机构(170)安装在织机上,以调节筘片的固定部分相对于水平基准面(PH)的角度位置。该编织机包括能够使筘片或纤维结构的织口(205)在竖向方向(DV)上移动的竖向平移装置(172、160)。
-
公开(公告)号:CN1194518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80053384.0
申请日:2023-06-16
Inventor: 西尔万·迪迪埃·勒克莱尔 , 昆汀·罗兰 , 多米尼克·玛丽·克里斯蒂安·库佩 , 尼古拉斯·特兰 , 皮耶罗·德尔·索尔博
IPC: B29C70/22 , B29B11/16 , B29C70/24 , B29C70/44 , B29C70/48 , B29C70/86 , B29D99/00 , B32B5/26 , B60G7/00 , B64C25/02 , B64C25/10 , D03D15/275 , D03D15/37 , D03D25/00 , F16C7/02 , F16C11/04 , B29B11/14 , B29K105/08 , B29L3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部件的纤维增强件的芯部的纤维预制件,该预制件沿纵向方向(X)具有细长形状,并由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纱线(C1‑C16)与横向于所述第一纱线的第二纱线(t1‑t8)形成,所述预制件包括用于与其他部件铰接的两个纵向端部和位于所述纵向端部之间的中间区域,每个纵向端部的厚度均大于所述中间区域的厚度,所述中间区域包括加强区段(102c),该加强区段包括第一非编织纱线(C5‑C12),并且每个纵向端部均包括该加强区段的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的三维编织。
-
公开(公告)号:CN119392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95100.9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角度纤维布的制备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纤维布制备平台、引纱装置、胶体储存装置、多轴联动机构、烘干装置、收卷装置;纤维布根据力学性能高低分布的要求,采用经纬纱与多角度纱组合的方法,把纤维布按纱线分布划分成定角度纱、多角度纱,根据纱线排布情况,纤维布由定角度层+多角度纱组成,其中定角度纱层采用多轴联动装置依次铺放;多角度纱采用多轴联动装置经喷头将纱线按所需角度喷射在铺布床上。纤维布制备过程为,将单根纤维纱进行浸胶处理,使纤维纱全部浸润胶体,随后利用喷嘴,将纱线按设计结构喷出,所有纱线铺覆完成后,由烘干装置将纱线烘干,经纬纱及多角度纤维纱紧密排列,形成多角度纤维布。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69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039203.5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浙江航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嘉兴睿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说明了一种管状柱体纤维预制体高效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缝合针(1)、芯模(2)、伺服电机(3)、纤维布限定辊(4)。本技术通过对缝合针(1)的圆心角的设计,使纤维布在卷绕芯模(2)的时候受到缝合针(1)的导向,准确地落在芯模表面不起褶皱。而缝合针(1)以及缝合纤维提前埋入芯模(2)内部,待纤维布卷绕成预制体所需厚度之后,预埋的缝合针(1)与缝合纤维从预制体表面穿出,达到缝合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97221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80047270.0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
Inventor: 西莉亚·伊格莱西亚斯·卡诺 , 卢卡斯·安托尼·克里斯托夫·洛维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导向叶片的纤维预制件(10),其中,预制件(10)包括形成叶片的机翼并在它们之间限定内部体积(16)的两个纤维部分(14),并且其中,每个纤维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减振纤维加强件(19a;19b),所述减振纤维加强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向纱线层(191a;191b)并且存在于内部体积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