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54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54857.3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PC: G06V20/40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实时视频信息和知识图谱的灾害识别处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灾害区域的视频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各时刻的灾害图像;将当前时刻的灾害图像输入训练完成的第一检测模型,获取第一灾害类型、人员密集程度和灾害持续时间;将当前时刻的灾害图像输入训练完成的第二检测模型,获取人员行为、灾害特征、灾害等级和第二灾害类型;根据第一灾害类型和第二灾害类型获得当前灾害类型;构建灾害知识图谱,根据当前灾害类型、人员密集程度、灾害持续时间、人员行为、灾害特征和灾害等级在灾害知识图谱中寻找应急响应方案。本发明能够提高对于灾害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并为灾害处置提供相应的应急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5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03114.9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北京数智立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体压裂及气体释放分析实验装置,涉及煤炭开采和煤层气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压裂机构用于实现精确控制煤体的压裂过程,压裂机构中包括:罐体单元,包括加压罐体侧壁;加压单元,设置于罐体单元的内部,包括螺纹转动安装在加压罐体侧壁顶部的固定螺栓,所述加压罐体侧壁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有加压罐体上盖,所述加压罐体上盖的内部开设有加压旋杆孔,将煤体样品放置于加压罐体内部中,并将多孔加压板置于煤体上方,最后关闭加压罐体上盖,之后使用人员转动加压手轮带动加压旋杆转动,加压旋杆带动多孔加压板对媒体样品进行加压,从而实现了精确控制煤体的压裂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04000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021169.X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这样一种针对人员密集区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系统及方法,包括:物联网感知采集模块、突发事件智能检测模块、应急预案匹配模块和中心数据平台。物联网感知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员密集区域的多种传感数据和原始视频。突发事件智能检测模块用于处理原始视频,获得目标视频数据,并将目标视频数据与多种传感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确定目标突发事件,并生成包含目标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应急预案匹配模块用于建立人员密集区域的应急预案库,并根据预警信息在应急预案库中筛选与目标突发事件匹配的应急预案作为目标预案。中心数据平台包括可视化远程指挥模块,用于为指挥人员提供预警信息和目标预案,以实现指挥人员与现场救援人员的联动救援。
-
公开(公告)号:CN11347732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79154.X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物开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地质矿物开采分选取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料机构,所述壳体内设有初筛机构和过滤机构,所述壳体和过滤机构上设有疏通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内设有取样机构;将初筛机构设于壳体内部,方便在分选开采之初初步对矿物原料起到一个筛分的作用,去除一些颗粒过大的杂质,从而保证分选的原料颗粒大致相同,使得避免对后续的加工步骤造成影响;将过滤机构设于壳体内部,方便对矿物原料的筛滤粒径进行合适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的开采加工需求;将疏通机构设于壳体和过滤机构上,从而方便在操作过程中对过滤机构起到疏通的作用,避免其产生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1196495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8542.X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避难场所智能预警系统及方法,涉及灾害预警技术领域。包括基于传感器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获取环境数据和图像数据,生成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数据集构建评价指标,确定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信息,并综合指标及其对应的权重信息获得评价等级,判断灾难评价等级是否超出阈值,若是,则发出警报,并提示人群进入对应避难场所。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组织疏散速度并防止警备资源浪费,减少人员伤亡数量,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69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77172.3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北京数智立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空区二氧化碳并联多支路动态灌注系统,本发明涉及采空区二氧化碳灌注技术领域。结合多支路、动态的特点将二氧化碳灌注于采空区内,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该采空区二氧化碳并联多支路动态灌注系统,通过采用并联多支路灌注方式,为了实时监测灌注点处的环境状况,确保灌注效果,每个灌注点都安装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共同构成了一个监测网络,用于收集和传输关键的环境数据,如温度、风向、气体流量、压力以及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的浓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二氧化碳有效地到达采空区的关键区域,也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调整灌注策略,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二氧化碳灌注。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2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11313.0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这样一种路网运力下降的影响范围确定和协同管控的方法及系统,可包括:根据轨道交通的路网图,构建路网中各个节点的起止点路径集;采集突发事件的特征参数,特征参数包括突发事件的位置信息、发生时间、运力下降的程度、以及预计持续时间;根据突发事件的特征参数,在起止点路径集中筛选目标路径集;确定突发事件的最短路径集,以及最短路径集中各个节点的信息设备点位表,并将最短路径集与目标路径集进行迭代匹配,确定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影响范围包括边界节点集和全域节点集;以及将影响范围与所述信息设备点位表进行匹配,并触发位于影响范围内的信息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723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58116.7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急事件下城市应急预警和疏散指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目标城市的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建立目标城市信息库;采集已发生的紧急事件作为样本,提取事件信息与处理信息,结合目标城市信息库,生成应急预案,构建应急预案文本数据库;采集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动态监测数据,响应已经发生了紧急事件的分析结果,生成预警信号并发布;从动态监测数据中获取紧急事件的事件特征信息,匹配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启动;基于应急预案,调取应急资源,调度相关人员进行指挥、抢险或救援工作,同时生成疏散方案;基于疏散方案进行人员疏散。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居民可以在紧急事件下做出充分的准备,进行安全有序的疏散。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98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489280.1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面向城市社区空间应急响应的动态更新预案系统及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中,系统包括:显易性状况因素建立模块、隐性状况因素预测模块、应急预案建立模块、应急预案评估模块,方法包括:获取面向城市社区空间应急响应需要的显易性状况因素;根据显易性状况因素预测出隐性状况因素在各时间阶段的预测量;建立应急预案,所述应急预案中的各个单元是可编辑的;根据所建立的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中,评估应急预案中可编辑的各个单元的适应性,并且在适应性出现偏差的时候,自适应编辑出现偏差的单元。本申请实现了精准动态监测评估应急响应预案,提高了应急响应预案的同步更新能力,并且降低了更新应急响应预案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8872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09020.5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枢纽通行风险指数判别方法及系统,包括:定义通行设施中的人流参数;根据人流参数建立参数关系模型;结合所述参数关系模型和人流参数的参数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所述通行设施的类型建立对应的风险指数模型;根据所述风险指数模型判断风险指数等级,本方案的好处在于:对于通勤类车站和枢纽类车站中各类通行设施内不同的行人流特征进行区分,从而发现通行风险的突变点特征,对各类枢纽的各类通行设施行人流关系图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建立对应的流体力学模型;统计分析得出各类不同通行设备的风险突变点;以密度、速度转化的通行成本为判断指标,将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线性关系,得到风险指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