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800H合金锻后混晶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7297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93411.3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800H合金锻后混晶的方法及应用,对800H合金进行高温扩散处理,使800H合金的高温扩散指数不高于0.0075,随后进行锻造成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800H合金铸态组织中存在枝晶偏析,导致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锻后组织的晶粒度均匀性:锻后组织中常出现粗大晶粒和混晶现象,不仅增加了材料加工时的热裂倾向,也降低了产品的力学性能的问题;本方案通过锻前高温扩散处理,实现了防止800H合金锻后出现混晶,可以有效地提高800H合金的晶粒度均匀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超宽异形变截面板类件仿形锻造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064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06857.7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超宽异形变截面板类件仿形锻造成形方法,属于锻造技术领域。针对超宽异形变截面板类件锻造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超宽异形变截面板类件仿形锻造成形方法,包括预制坯料:坯料为扁方坯料;预制异形坯料:根据目标锻件的异形区域形状,将坯料分料退砧逐压拔长形成异形坯料;整体成形:采用平砧对异形坯料沿其宽度方向进行整体展宽至对应目标尺寸和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整体拔长至对应目标尺寸;异形成形:对经整体成形后的异形坯料的异形区域进行拔长至对应目标尺寸。本申请通过仿形锻造,提高了材料利用率,且通过工步分解成型的方式,降低成型难度和减少成型变形抗力,有效的适配现有万吨级自由锻压机的设备能力。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管材锻轧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65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58865.9

    申请日:2023-05-17

    Inventor: 田攀 董凯 陶志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管材锻轧方法,属于奥氏体不锈钢管材制造技术领域。针对奥氏体不锈钢管材生产难以兼顾尺寸和晶粒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奥氏体不锈钢管材锻轧方法,包括锻造初成形:对电渣锭进行锻造形成初成形坯料,且所述初成形坯料直径根据热轧管材总延伸比要求和管材目标尺寸确定,所述初成形坯料的晶粒度根据管材目标晶粒度和轧制变形量确定;热轧成形:对所述初成形坯料依次进行打定位孔处理、斜轧穿孔和精轧形成成形管材,每次的延伸比根据所述管材总延伸比和工序次数确定;冷却定形:将所述成形管材进行冷却处理,形成目标管材。本发明能生产出兼顾尺寸和晶粒度的奥氏体不锈钢管材。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板类锻件的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753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42957.0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板类锻件的锻造方法,属于奥氏体不锈钢锻造技术领域。针对奥氏体不锈钢芯部难以发生锻造流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奥氏体不锈钢板类锻件的锻造方法,包括将坯料由内到外分为中心区域、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采用上平砧依次对中间区域、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进行镦剥,且镦剥后坯料该面为平面,对坯料翻身,重复上述镦剥过程;重复上述火次直至坯料尺寸满足完工需求。本发明首先对中间区域镦剥再对中心区域镦剥,避免了中间区域对中心区域形成“箍”的效果,促进中心区域锻造流变,实现动态再结晶,细化晶粒,提高晶粒度等级。

    梯形截面弧形大锻件的自由锻锻造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63936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57983.6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梯形截面弧形大锻件的自由锻锻造的成形模具,由上模、下模、垫块组成,上模整体呈圆弧形,使用时,上模安装于锻造液压机的动梁上,能够随锻造液压机的动梁上下运动,上模用于控制梯形截面弧形大锻件在弯曲成形后的内径和高度;下模放置于移动工作台面上,可随着移动工作台面水平移动,且下模的位置与上模的位置相配合,下模用于控制梯形截面弧形大锻件弯曲成形后的外径和宽度;垫块放置于移动工作台面上,且垫块位于下模底面的对称中心处,垫块用于确保梯形截面弧形大锻件在弯曲成形最后阶段强制坯料底部与上模充分接触贴模,确保锻件曲率。本发明还公开了梯形截面弧形大锻件的自由锻锻造成形方法。

    一种超大截面轴类奥氏体管道控制晶粒度的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65616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0769461.8

    申请日:2019-0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锻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大截面轴类奥氏体管道控制晶粒度的锻造方法,所述锻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压钳把+预拔长、镦粗工序、拔长、二次镦粗、二次拔长、号印分料、初步拔长和拔长完工八个工序。本方法首先通过高温和大变形锻造技术,打碎柱状晶、改善宏观偏析、破碎铸态组织、焊合内部孔隙、得到合理的纤维方向分布、提高材料致密度,细化晶粒和均匀组织。同时,控制锻坯单火次变形率,平衡变形与再结晶过程,并避免单火次出现局部锻造情况,获得更均匀的晶粒组织。通过合理设置锻造成形工序,无需其他额外工装,有效的降低了产品成本,通过上述方法,得到尺寸准确、探伤合格、晶粒度优异的主管道成品件。

    一种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仿形锻造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454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0002722.6

    申请日:2020-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锻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第三代核电冷却剂泵泵壳仿形锻造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镦粗拔长:对于坯料进行多次的镦粗和拔长处理,形成坯料A;步骤二、镦粗冲孔:对于坯料A进行镦粗并冲孔,形成坯料B;步骤三、冲压成型:通过阶梯芯棒和仿形下模对于坯料B进行冲压成型,形成坯料C;步骤四、管嘴略拔:通过宽砧和阶梯芯棒对于坯料C非侧管嘴方向略拔,然后坯料C和阶梯芯棒一同旋转90°,再对坯料C侧管嘴方向进行略拔,形成坯料D;步骤五、泵壳成型。通过使用阶梯芯棒进行冲压成型和拔长,实现了直管嘴外形和泵壳变截面内腔与直管嘴内孔的仿形成形效果。

    核电压力容器的顶盖锻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34208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711212659.3

    申请日:2017-11-28

    Inventor: 董凯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压力容器的顶盖锻造方法,首先将钢锭锻制成一定尺寸的坯料后,在一定的模具中进行大变形量镦粗和旋转镦剥以及冲型进行预成型;然后采用第一套终成型模具碾压坯料,使其斜面部分产生金属两向流动,预制出部分凸台;之后采用第二套终成型模具,用旋转砧碾压,拉长球形壳体,同时使金属往凸台所在位置继续流动,挤压出管嘴凸台,保证锻件满足工艺尺寸要求。该解决方案既考虑异型锻件成型,同时考虑了凸台成型的晶粒状况。即采用的凸台分步成型法在两个火次中保证凸台都产生了变形,防止该处因多火次无变形而导致晶粒异常长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