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775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02624.1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用可发电式旋筒帆助航系统及方法,船舶助航模式时,集成控制器的电机控制器控制基座电机切换为电动机,集成控制器的液压控制器驱动液压机械臂收起使两扇转叶收起形成旋筒风帆,基座电机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中心转轴转动,经液压机械臂带动旋筒风帆转动,使船舶在航行中利用旋筒风帆辅助航行;风力发电模式时,电机控制器控制基座电机切换为发电机,液压控制器驱动液压机械臂展开使两扇转叶展开并作为风力发电叶片,风带动风力发电叶片转动,通过液压机械臂带动中心转轴转动,带动基座电机发电。本发明将风能发电与风帆助航有机结合,多途径多角度地利用风能扩大风能的利用范围及显著提高风能利用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07565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81478.2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 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力助推-发电装置及方法,包含底座和装置主体,底座上端设置轴承组件和电机,轴承组件的轴承座位于底座上端且轴承座的主体为轴承架;电机位于底座的上端,电机与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与轴承架的上端设置的齿条啮合;装置主体与齿条固定连接;在风力助推模式时,装置主体上安装滚筒帆结构,通过电机协调驱动传动齿轮及齿条转动,带动装置主体转动,使得滚筒帆结构转动,对船舶产生助推力;在发电模式时,所述装置主体上安装风力机叶片,风力机叶片在外部风力作用下转动,并带动齿条与传动齿轮转动,用以带动电机转动发电。本发明适应船舶在不同航行状态对风能的利用,大大提高了风能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6005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802232.1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攻角自动调整的垂直轴风力机,包含:旋转轴、叶片组、外立轴、凸轮盘、调节杆组件、导风板。本发明中的凸轮盘具有一定形状,其形状根据风力机叶片在不同旋转角度下的最佳攻角而确定,调节杆在凸轮盘上滑动时,在离心力作用下转动叶片,使得叶片在任何一个选转角度下都处于最佳攻角位置,不受固定攻角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风能利用率,同时,利用导风板自动调整凸轮盘的方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92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184022.0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模糊层次法对耙吸挖泥船动力装置进行选型的方法,包括:设定初选动力配置方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与各指标对应的[0,1]之间的归一化指标数据;构建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确定权重;计算最终评价集和得到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根据船舶的不同性能指标,在多个初选配置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综合了专家、船厂、船东技术三个方面,实现了对对耙吸式挖泥船动力装置的综合评定,得到最优的配置方案,从而提高了耙吸式挖泥船动力的系统利用率低、降低其运营成本和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04021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60898.6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 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臂架式船体分段焊缝检测车,包含电动小车、固定底盘、液压驱动机械、自适应检测单元、滑动式配重、操作控制台;固定底盘设置在电动小车上,所述液压驱动机械包含若干节机械臂及相应的液压杆,可以调整俯仰角和/或延伸臂长,使通过万向接头连接在最后一节机械臂的自适应检测单元,能够达到预定的检测位置,令检测设备的头部对中船体处的待测焊缝。滑动式配重嵌在操作控制台悬空底面的滑槽中;电动小车的车轮悬架设有压力传感器,当压力差值超过允许值时,通过滑动式配重位置调整来平衡整车重心。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地调整检测设备的角度、高度,避免船体分段焊缝检测的高空作业危险,提高船舶检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9594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22608.1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 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
IPC: B63B9/00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爬壁式船舶焊缝检测机器人,包含:机器人外壳;检测焊缝的探测仪;若干套切比雪夫连杆行走机构,包含切比雪夫连杆和交替进行移动的两只电磁式行走足,行走足通电时依靠电磁力吸附在船体表面,其断电时进行移动;若干个相位凸轮,控制行走足通电或断电;若干个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源;若干根传动轴,步进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切比雪夫连杆转动,带动行走足移动,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移动到位后,按下遥控器上的“固定”按钮,机器人吸附在船体表面,并按下“检测”按钮后,探测仪对焊缝进行检测。本发明极大降低了高空作业带来的危险,大大提高船舶检验效率,检测装置可根据需要移动进行不同部位处焊缝的检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17622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460091.7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用多桅杆回转式层叠风帆,该风帆包含:桅杆组件、多个风帆组件、多对绳缆。其中,桅杆组件包含多根桅杆,多根桅杆的长度均不相同,多根桅杆根据长度大小依次叠加固定在一起;每个风帆组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桅杆配合连接;每根所述绳缆呈圆环状;每对所述绳缆的一端套设在对应的所述桅杆上,该对绳缆同时与对应所述风帆组件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多根长度不相同的桅杆,并在每根桅杆上设置风帆组件,充分考虑到由于离海平面越高,风能越丰富,考虑到海洋上风速梯度的变化,根据风速梯度,设计的风帆装置应能够充分利用较高空间的风能,此处的风力较大,而且稳定,气流紊流度小,受干扰因素少;有利于船舶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6148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18634.7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燃机配气系统气体混合系统,包含:动态混合器,其分别连接氧气和二氧化碳或空气输入;输出端连接内燃机;流量调节阀,其连接在动态混合器接入氧气的管路上;二氧化碳或空气流量计,其连接在所述动态混合器接入二氧化碳或空气的管路上;氧气流量控制机构,其输入端连接二氧化碳或空气流量计,根据二氧化碳或空气流量和预设的氧气设定值得到所需氧气流量,输出控制信号至流量调节阀;输出端电路连接流量调节阀。本发明通过流量计算,控制氧气流量,实现在线式氧气浓度的快速调整,不需终止试验,有利于试验的进行,减少劳动强度,有效控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可实现随用随配,满足内燃机巨大的耗气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35850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91933.4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IPC: B63H23/32 , B63H23/02 , F16H57/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自动调节的轴承支撑装置,包含:底座;一对楔形滑块,其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并使得两个楔形滑块的楔形面的法线相交在楔形面的上方;移动垫块,其设置在一对楔形滑块上,水平移动一对所述的楔形滑块,使得移动垫块上下运动。本发明安装在船舶主推进轴系的中间轴承底部,用来支撑轴系的重量,通过旋紧螺栓,调节弹簧的预紧力,以适应不同负荷轴承座安装的需要,大大简化轴承安装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5156278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22682.4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IPC: F03D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风力发电及风力致热装置,包含:垂直轴风力机;离合器,设置在垂直轴风力机的下方,并通过垂直轴风力机的中心轴与垂直轴风力机连接;变速箱,设置在离合器的下方,并通过变速箱的中心轴与离合器连接;切换组件,设置在变速箱内,且与变速箱的中心轴连接;发电机,设置在变速箱的下方,并通过发电机的中心轴与切换组件连接;致热器,设置在变速箱的下方,且位于发电机的一侧,并通过致热器的中心轴与切换组件连接;切换组件切换变速箱与发电机或致热器之间的连接。本发明结合风力发电和风力致热两种风能利用方式,解决目前采用单一的风力发电设备和风力致热设备而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增大风能利用率,扩大风能利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