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6148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18634.7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燃机配气系统气体混合系统,包含:动态混合器,其分别连接氧气和二氧化碳或空气输入;输出端连接内燃机;流量调节阀,其连接在动态混合器接入氧气的管路上;二氧化碳或空气流量计,其连接在所述动态混合器接入二氧化碳或空气的管路上;氧气流量控制机构,其输入端连接二氧化碳或空气流量计,根据二氧化碳或空气流量和预设的氧气设定值得到所需氧气流量,输出控制信号至流量调节阀;输出端电路连接流量调节阀。本发明通过流量计算,控制氧气流量,实现在线式氧气浓度的快速调整,不需终止试验,有利于试验的进行,减少劳动强度,有效控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可实现随用随配,满足内燃机巨大的耗气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86148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18634.7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燃机配气系统气体混合系统,包含:动态混合器,其分别连接氧气和二氧化碳或空气输入;输出端连接内燃机;流量调节阀,其连接在动态混合器接入氧气的管路上;二氧化碳或空气流量计,其连接在所述动态混合器接入二氧化碳或空气的管路上;氧气流量控制机构,其输入端连接二氧化碳或空气流量计,根据二氧化碳或空气流量和预设的氧气设定值得到所需氧气流量,输出控制信号至流量调节阀;输出端电路连接流量调节阀。本发明通过流量计算,控制氧气流量,实现在线式氧气浓度的快速调整,不需终止试验,有利于试验的进行,减少劳动强度,有效控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可实现随用随配,满足内燃机巨大的耗气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68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19646.5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IPC: G01R31/327 , H04Q9/00 , H02M5/00 , H02M5/12 , H0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船舶主开关保护功能的试验装置,包括电源继电器、正弦波调压模块、控制处理器单元和变压器和传感器,正弦波调压模块用于将电源转化为输出电压,并用于对负载的无级调压;控制处理器单元与正弦波调压模块相连接,用于控制正弦波调压模块输出电压;并且通过控制处理系统,实现控制、存储、分析预测和通信功能;变压器设于正弦波调压模块与输出端子排之间,用于改变交流电压值;输出端子排为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的接口;传感器与控制处理器单元信号连接,用于实时监控回路电流或电压。本发明通过硬件结构的改良和软件算法的配合使得设备轻巧便携,且能够稳定输出电压或电流,自动化计算主开关的脱扣时间,避免人工计时造成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7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26240.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柴油机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啮合/脱开船舶柴油机盘车机构,能显著提升了盘车的实施效率,降低船员劳动强度。其结构包括机构基座、盘车单元以及采集组件,盘车单元包括驱转组件、驱动组件以及盘车齿轮,驱转组件用于驱动盘车齿轮转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盘车齿轮到达或者离开预定盘车位置,当盘车齿轮位于预定盘车位置时,盘车齿轮的分度圆与主体转子齿轮的分度圆外切,采集组件包括第一转角传感器和第二转角传感器,第一转角传感器、第二转角传感器分别与盘车齿轮、主体转子齿轮旋转耦合,并采集盘车齿轮的第一转角数据、主体转子齿轮的第二转角数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船舶柴油机盘车机自动啮合/脱开的盘车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925125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410178267.X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含内燃机、燃油油箱,制氧组件、废气循环组件、进气混合室、备用充气装置及进气组件。制氧组件、废气循环组件、备用充气装置、进气组件分别与进气混合室联通,进气组件与内燃机联通,该内燃机分别与废气循环组件、燃油油箱联通。本发明利用分子膜分离技术,过滤掉内燃机进气中的大量氮气,从而大幅度降低缸内燃烧的氮氧化物生成,最终达到了减少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本发明无需消耗大量的氨水或尿素,以及昂贵的催化剂,运行成本较低。避免了氨水和催化剂的装卸、存储和安全等使用问题。该控制系统体积较小,无需占用大量空间,降低了船舶等交通工具的改造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25125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78267.X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含内燃机、燃油油箱,制氧组件、废气循环组件、进气混合室、备用充气装置及进气组件。制氧组件、废气循环组件、备用充气装置、进气组件分别与进气混合室联通,进气组件与内燃机联通,该内燃机分别与废气循环组件、燃油油箱联通。本发明利用分子膜分离技术,过滤掉内燃机进气中的大量氮气,从而大幅度降低缸内燃烧的氮氧化物生成,最终达到了减少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本发明无需消耗大量的氨水或尿素,以及昂贵的催化剂,运行成本较低。避免了氨水和催化剂的装卸、存储和安全等使用问题。该控制系统体积较小,无需占用大量空间,降低了船舶等交通工具的改造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3750434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20142813.X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燃机配气系统气体混合系统,包含:动态混合器,其分别连接氧气和二氧化碳或空气输入;输出端连接内燃机;流量调节阀,其连接在动态混合器接入氧气的管路上;二氧化碳或空气流量计,其连接在所述动态混合器接入二氧化碳或空气的管路上;氧气流量控制机构,其输入端连接二氧化碳或空气流量计,根据二氧化碳或空气流量和预设的氧气设定值得到所需氧气流量,输出控制信号至流量调节阀;输出端电路连接流量调节阀。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计算,控制氧气流量,实现在线式氧气浓度的快速调整,不需终止试验,有利于试验的进行,减少劳动强度,有效控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可实现随用随配,满足内燃机巨大的耗气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3809162U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20215938.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含内燃机、燃油油箱,制氧组件、废气循环组件、进气混合室、备用充气装置及进气组件。制氧组件、废气循环组件、备用充气装置、进气组件分别与进气混合室联通,进气组件与内燃机联通,该内燃机分别与废气循环组件、燃油油箱联通。本实用新型利用分子膜分离技术,过滤掉内燃机进气中的大量氮气,从而大幅度降低缸内燃烧的氮氧化物生成,最终达到了减少内燃机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无需消耗大量的氨水或尿素,以及昂贵的催化剂,运行成本较低。避免了氨水和催化剂的装卸、存储和安全等使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5658125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2385871.8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船舶用钢板切割用防护装置,包括电机箱,所述电机箱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台体,所述台体顶部外壁两侧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一侧外壁均开设有两个滑槽,四个所述滑槽一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输送组件,所述台体一侧外壁开设有两个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槽底部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调节筒,两个所述调节筒底部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调节组件,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侧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输送电机驱动橡胶辊旋转,进行钢板的输送,避免了工作人员在切割的全过程中推动钢板移动,进而完全避免了切割刀伤害工作人员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03963972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153062.1
申请日:2014-04-01
Applicant: 上海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船用燃油锅炉的排烟管结构,其位于排烟管出烟口处设为复合管结构,该复合管结构包含出烟管和套设在出烟管外的进气管;排烟管的出烟口处口径与出烟管的口径相匹配,出烟管一端密封连接排烟管出烟口,另一端连通外界;进气管远离排烟管出烟口的一端连通外部空气;另一端沿着出烟管延伸至排烟管外壁并密封,进气管靠近排烟管出烟口的一侧连接有导风管,该导风管连通至锅炉燃烧器的吸气口。本实用新型在排烟管出烟口处设置复合管结构,空气吸收锅炉排出废气的热量,减少废气带走热量;减少能量消耗,完善燃油燃烧,提高能量利用率,在提供相同热量的情况下,燃油量减少,从而减少碳的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