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再生钢铁自动判级的移取装置识别系统、方法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70081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111233526.0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再生钢铁自动判级的移取装置识别系统,包括第一识别模块、第二识别模块、第三识别模块以及第四识别模块;第一识别模块包括第一数据采集单元和第一数据处理单元;第一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第一激光雷达和第一工业相机,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包括第一边缘处理计算机。本发明在对图像的目标检测方面,针对此场景,将YOLOv3进行了改进,使得识别精确度有所提升;在实际的再生钢铁判级的过程中,需要很精确地判断再生钢铁的移取装置的状态,移取装置在不断地运动过程中,即要保证精度,又要保证实时。通过采用二维和三维的传感器联合计算,解决了在实际的再生钢铁自动判级的移取装置难以确定位姿和运动趋势的问题。

    一种全隔离式的信号分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22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657733.8

    申请日:2020-07-09

    Inventor: 李伟 顾懿 陶钧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隔离式的信号分配系统及方法,包括输入电源电路、输入信号转换及状态指示电路、FPGA控制系统、光电隔离电路、输出电源电路以及驱动电路,其中:输入电源电路用于提供输入电源;输入信号转换及状态指示电路用于信号转化;FPGA控制系统处理传感器信号,并输出传感器信号至光电隔离电路或者输出故障信号;光电隔离电路将接收的传感器信号缓冲、反向并送入隔离光耦输入端;驱动电路接收光电隔离电路的输出信号;输出电源电路给驱动电路供电。本发明避免了传感器与后级设备的直接连接,使设备和传感器之间的干扰大大降低,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不但减少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大大降低了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

    车载钢卷及车辆鞍座自动识别和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7044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510384374.2

    申请日:2015-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运输的车载钢卷及车辆鞍座自动识别和定位装置及其方法,适用于冶金企业或物流企业的车载钢卷的自动化装卸作业。一种车载钢卷及车辆鞍座自动识别和定位装置,摇摆机(1)和直线扫描激光器(2)安装于车辆停车位顶部位置;摇摆机通过网线接入位于现场的第一网络交换机(3)进行通讯,直线扫描激光器通过网线接入第一网络交换机;第一网络交换机通过网线与位于控制机房内的第二网络交换机(4)相连,控制终端(5)、服务器(6)连接在第二网络交换机上,以实现对摇摆机和直线扫描激光器的运行控制、数据采集、三维定位计算。服务器通过第三网络交换机(7)与因特网通讯,用于车辆物流信息流转和远程监控服务器运行情况。

    基于最优化模型的钢卷出库配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7374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1040114.4

    申请日:2016-11-10

    Inventor: 曹伟杰 陶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优化模型的钢卷出库配载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最优化模型来解决钢卷配载的问题,在框架面积有限和称重限制的约束条件下,寻求一组表示配载结果的决策变量,达到框架车实载率最大的目标函数;步骤二,根据生产物流系统的出库计划,获取下批次待出库钢卷的编号和信息;根据到达的空框架车编号,从框架基本信息库读取框架车的信息;运行时读取配置文件中的计算参数等。本发明是仓库内钢卷自动出库技术的基础,完全摆脱依靠操作人员肉眼和经验判断的落后方式,模型计算自动推荐出最优方案,提高生产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车载钢卷及车辆鞍座自动识别和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704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84374.2

    申请日:2015-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运输的车载钢卷及车辆鞍座自动识别和定位装置及其方法,适用于冶金企业或物流企业的车载钢卷的自动化装卸作业。一种车载钢卷及车辆鞍座自动识别和定位装置,摇摆机(1)和直线扫描激光器(2)安装于车辆停车位顶部位置;摇摆机通过网线接入位于现场的第一网络交换机(3)进行通讯,直线扫描激光器通过网线接入第一网络交换机;第一网络交换机通过网线与位于控制机房内的第二网络交换机相连,控制终端(5)、服务器(6)连接在第二网络交换机上,以实现对摇摆机和直线扫描激光器的运行控制、数据采集、三维定位计算。服务器通过第三网络交换机(7)与因特网通讯,用于车辆物流信息流转和远程监控服务器运行情况。

    一种高炉配料闭环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74638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125506.6

    申请日:2012-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炉配料闭环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预先设定高炉合理炉渣性能的控制目标;高炉物料跟踪与参数自学习;采集装入高炉物料的分析成分值;采集高炉炉顶每批料的装入计算信息和装入时间;采集实际铁水分析成分和实际炉渣分析成分值;采集实际出铁时间等;根据准备信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变料,生成高炉变料料单;采集高炉料槽的使用状态等;根据高炉变料料单,结合料槽的状态等,进行每个料槽物料切出量的计算并下发基础自动化执行。本发明能够规范渣性能控制操作。在减少炉渣性能波动,稳定炉况、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装备较完善的大中型高炉,具有巨大的实际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炉炉壳气隙的侦测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8817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42091.3

    申请日:2011-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炉炉壳气隙的侦测方法,包括:建立高炉炉壳模型,将高炉炉壳划分为数个区域单元,在区域单元中采集参考配置信息、有限元参考位置信息并测量参考温度,基于上述参考配置信息、有限元参考位置信息和测量的参考温度计算得到高炉炉壳模型的参考换热系数。基于高炉炉壳模型确定高炉炉壳的气隙参数,在区域单元中采集现场配置信息、有限元现场位置信息并测量现场温度,基于上述现场配置信息、有限元现场位置信息和测量的现场温度计算得到高炉炉壳模型的现场换热系数,比较现场换热系数和参考换热系数,得到高炉炉壳的气隙参数。本发明能够有效及时反映高炉炉壳的气隙参数,体现高炉炉壳换热系数的变化,为气隙侦测提供直接依据。

    高炉称量上料的过程跟踪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4924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810043691.8

    申请日:2008-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称量上料的过程跟踪管理方法,该方法自动判断料次、料批、料组,采集每一料次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每次排放的料仓数量与编号、物料牌号与重量、每一周期的起始信息和/或结束信息,采集或生成每一料次、料批、料组、周期的编号。由此,该方法计算周期、料组、料批、料次在数量、信息、编号和顺序上的对应关系,并以周期、料组、料批、料次为单位计算每种牌号物料的重量、每种类型物料的重量。该方法将上述各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并在人机界面提供查询和显示。本发明可以满足各种高炉炼铁环境,开发效率高,有利于提高项目实施质量,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项目实施成本。

    基于机器视觉的物体识别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50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709435.2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物体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传感器数据,并检测采集数据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数据预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噪点滤波和降采样;数据存储模块:对实施采集数据和运算过程中的中间结果数据以及最终结果数据进行存储,并维护当前设备的内存;点云物体识别模块:针对采集梳理后的点云信息,进行点云分割处理和点云特征点提取,对提取的关键点进行点云匹配得到被测物体点云的具体位姿;图像物体识别模块: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图像检测和识别结果;数据融合模块:对点云和图像数据进行融合。本发明通过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物体识别算法系统,解决了钢铁工业场景中特定目标位姿识别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