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32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10752.0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N7/52 , H04N19/146 , H04N19/61 ,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载火箭天基视频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摄像装置、图像压缩编码器、发射机、天基测控设备、电池、遥测设备、遥测天线和相控阵天线;所述摄像装置与所述图像压缩器连接,采集的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压缩器进行编码,转化为数字信号;所述图像压缩器与遥测设备连接,将数字信号传入遥测设备,并在遥测设备中插入到全箭的帧格式中,此时,中继波道中已有图像数据;所述遥测设备与所述发射机和天基测控设备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单路或多路图像数据通信链路快速调整,支持中继设备挑路传输。缩短了地面准备时间,提升了图像测量范围,适应性强,适用于运载火箭不同任务中的图像测量需求。动态调节码率降低了对信道容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1467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666722.5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N7/18
Abstract: 一种用于运载火箭的图像切换传输装置及方法,采用多路图像分时传输和延时传输的方案,即根据火箭的飞行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动态切换下传的图像路数,按照信道时分复用的方式制定传输协议。本发明解决了遥测系统中继数据下传通路的带宽有限,图像数据量巨大,带来的遥测码率无法满足图像数据清晰度要求或无法同时传输多路图像数据的问题;且技术方案灵活性大,信道利用率高,可以在图像遥测的同时减少图像数据对遥测波道的占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96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20908.1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83/04 , C09D161/06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树脂和钡酚醛树脂复合耐烧蚀隔热涂料及其应用,隔热涂料为双层复合涂层体系,由内层的有机硅树脂隔热涂料和外层的钡酚醛树脂耐烧蚀涂料复合构成,所述有机硅树脂隔热涂料与所述钡酚醛树脂耐烧蚀涂料的厚度比为4~9: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高成碳率的钡酚醛树脂和以Si-O键为主体的有机硅树脂为基料,配合各种填料,避免了传统的酚醛树脂固化速度慢,力学性能差的缺点,形成的涂层结合强度高,能耐1500℃以上瞬时高温,具有优异的防热效果,可有效保护发射装置受到烧蚀损伤,并具有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845628.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C09D183/04 , C09D183/07 , C09D7/61 , C09D7/63 , C09D7/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83/04 , C08K2003/2224 , C08K2003/2265 , C08K2201/011 , C09D5/18 , C09D7/61 , C09D7/62 , C09D7/63 , C09D7/70 , C08K13/04 , C08K7/28 , C08K7/26 , C08K3/34 , C08K13/06 , C08K9/06 , C08K7/24 , C08K7/06 , C08K3/22 , C08K3/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螺旋纤维增强硅橡胶轻质耐烧蚀隔热涂料及其应用,为双层复合涂层体系,由内层的TI隔热涂料和外层的TA耐烧蚀涂料复合构成,所述TI隔热涂料与所述TA耐烧蚀涂料的厚度比为4~7:2~5,应用时按配方制备的TI涂料A组份中,加入B组份,利用A组分中的溶剂调配至规定可喷涂粘度,刮涂、辊涂或喷涂在器件表面4~7mm厚度;按配方制备的TA涂料甲组份中,加入乙组份,利用甲组分中的溶剂调配至规定可喷涂粘度,然后在干燥的TI涂膜的表面喷涂,刮涂或辊涂至2~5mm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形成的涂层结合强度高,能耐1500℃以上瞬时高温,具有优异的防热效果,可有效保护发射装置受到烧蚀损伤,并具有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35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410607424.4
申请日:2014-11-03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一体化运载火箭卫星整流罩的静力试验方法,步骤包括:根据卫星整流罩的外形特点和原始载荷截面,评估得到施加剪切载荷的截面;根据原始载荷截面的外压、轴压、弯矩确定各截面的当量弯矩,进而确定当量剪切载荷,采用此时的当量剪切载荷进行静力试验,可以涵盖传统的当量轴压载荷,达到卫星整流罩强度全面考核的目的;静力试验的实施时,需要先连接卫星整流罩与剪力传递装置,并将剪力传递装置与力源加载装置连接,力源加载装置通过测力传感器读取载荷数值,并通过加载控制设备实现多个剪切载荷的同时施加。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可靠,利用当量剪切载荷代替了当量轴压载荷,可以广泛应用于对于一体化卫星整流罩的静力试验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4976929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237667.8
申请日:2015-05-11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气源装置,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外部设有绝热包覆层;气体排出装置,按照气体流向依次包括压力表、电磁阀、电动调节减压阀、节流圈和放气出口;气体温度保持装置,包括电源、温控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蓄热器,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蓄热器设置在所述罐体内腔中,所述蓄热器内设置有大量金属钢球作为蓄热体;水和二氧化碳含量比例控制装置,包括加水子装置和加二氧化碳子装置;氧气充气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气源装置无法满足新一代某型运载火箭液氧箱自生增压试验系统试验要求的问题,能得到与发动机蒸发器相似的自生增压气体,还可以得到各种不同流量、温度、水和二氧化碳含量比例的增压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69655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40889.5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16K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7/04
Abstract: 一种高压大流量氦气减压阀,包括垫片、阀盖、壳体、阀芯、挡圈、O胶圈、下弹簧座、调整垫片、螺盖、套筒、弹簧、上弹簧座、调整螺钉、锁紧螺母和螺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阀芯与壳体之间的节流口开度的反馈腔C,所述反馈腔C与低压腔A之间通过反馈孔B连通,反馈孔B处的螺塞上设置了阻尼孔E。本发明解决了高压大流量氦气减压阀在减压过程中振动和卡滞的问题,提高了氦气减压阀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0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591019.7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42B15/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捆绑火箭助推器地面分离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装置包括助推器模拟舱体、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龙门架、承力墙、钢丝绳固定工装和缓冲装置;承力墙用于替代芯级舱体;助推器模拟舱体由已有运载火箭舱体改造得到;助推器模拟舱体通过第一钢丝绳与龙门架连接;助推器模拟舱体通过第二钢丝绳与钢丝绳固定工装连接;助推器模拟舱体通过连接分离机构与承力墙连接;缓冲装置位于助推器模拟舱体分离摆动方向上。本发明实现了通过地面工装和试验辅助装置模拟助推器横推旋转分离过程,在达到分离机构考核目的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了试验成本,减短了试验准备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0654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666695.1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运载火箭的降频通信方法,采用多个数据综合器;包括:每个数据综合器用于接收数据获取单元或其他数据综合器发送的数据;多个数据综合器组成多级树形拓扑结构,最后由一个数据综合器将所有的数据发送给发射机,且该数据综合器输出的数据总码率最高,与发射机的距离最近;所述多级树形拓扑结构中,每相连的两级数据综合器之间均产生一个周期的延迟,且该相连的两级数据综合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数据综合器能够发送数据传输的最远距离。本发明降低了模拟信号的传输距离,减少了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的可能性;有效避免通信速率提升带来距离的下降,并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3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11861.4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运载火箭的分区供电保护装置,包括相互并联的m路DC/DC模块;每路DC/DC模块均串联n个相互并联的熔断保护器;一次电源与所述m路DC/DC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一次电源经过所述DC/DC模块输出为不同电压值,形成电压分区,再经过所述熔断保护器后输出成为二次电源。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熔断保护器的数量和保护区域的划分,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易于扩展、易于实现等优势。相比于以往的箭上供电保护技术,在发生短路时,故障面更小,对整体功能的影响也更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