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7751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365419.7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11/86 , A61K31/352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化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如下结构式的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前药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防治宫颈癌、前列腺癌、肺腺癌和肠癌等多种肿瘤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348440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707718.9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8F222/14 , C08F212/36 , C08F220/56 , C08F226/06 , C08F222/06 , C08J9/28 , C07C49/835 , C07C45/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blongifolin C分子印迹聚合物,所述聚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1)将0.125mmol Oblongifolin C、0.5~1mmol功能单体、1.25~5mmol交联剂、0.03~0.12mmol引发剂和0.5~6mL致孔剂混和,超声脱气,然后充氮除氧,密封后于40~80℃恒温水浴聚合12~24小时,得到含有Oblongifolin C的聚合物;(2)将步骤(1)所得聚合物研磨、过筛,用10%乙酸甲醇溶液回流除去Oblongifolin C,得到Oblongifolin C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Oblongifolin C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4185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07922.5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493/04 , C07D493/20 , A61K31/352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3/04 , C07D49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化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两种可从单花山竹子中提取获得的具有如下结构式的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前药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其中R选自甲基或-CH2CH2CH=C(CH3)2。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防治前列腺癌、肝癌、肺癌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的药物品。
-
-
公开(公告)号:CN10506145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30798.5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49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大量分离高纯度藤黄酸和新藤黄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按体积比(6.5-7.5):(2.5-3.5):(6.5-8.5):(1.5-3.5)进行混合后,静置使分层为上相和下相;采用适量的所述上相溶解藤黄的乙醇粗提物,得到样品溶液;以含有三氟乙酸的上相为固定相,以含有三乙胺的下相为流动相,采用高速逆流色谱仪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进行监测,分别收集目标流分,然后进行浓缩、干燥。本发明实现了对藤黄酸和新藤黄酸的同时大量分离纯化,且纯度均高于95%,解决了藤黄酸与新藤黄酸的同时分离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81236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16195.5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536 , A61P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夏枯草抗HSV活性部位,是由夏枯草通过水提醇沉和盐析法获得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夏枯草抗HSV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同时提供了上述夏枯草抗HSV活性部位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夏枯草抗HSV活性部位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HSV作用,其体外抗HSV的活性较水提物增强了三倍,且对ACV耐药的HSV临床株及耐药株也有同样良好且稳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对治疗HSV‑1及HSV‑2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生殖器疱疹均有良好的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440047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410280756.6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493/04 , C07D311/86 , A61K31/352 , A61P35/0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口山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涉及天然化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两种可从云树中提取获得的具有如下结构式的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前药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制备防治宫颈癌、胰腺癌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药物和保健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21336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410310788.6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天然化合物Jacareubin和Xanthone V1的新用途,即提供天然化合物Jacareubin和Xanthone V1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天然化合物Jacareubin,Xanthone V1是抗肿瘤活性较强的化合物,初步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Jacareubin主要针对于细胞凋亡的影响,而Xanthone V1能同时影响细胞的凋亡和自噬,具有较好的抗肿瘤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348440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07718.9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8F222/14 , C08F212/36 , C08F220/56 , C08F226/06 , C08F222/06 , C08J9/28 , C07C49/835 , C07C45/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blongifolin C分子印迹聚合物,所述聚合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备:(1)将0.125mmol Oblongifolin C、0.5~1mmol功能单体、1.25~5mmol交联剂、0.03~0.12mmol引发剂和0.5~6mL致孔剂混和,超声脱气,然后充氮除氧,密封后于40~80℃恒温水浴聚合12~24小时,得到含有Oblongifolin C的聚合物;(2)将步骤(1)所得聚合物研磨、过筛,用10%乙酸甲醇溶液回流除去Oblongifolin C,得到Oblongifolin C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Oblongifolin C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3554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713906.3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216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已知化合物阿魏酸松柏酯的新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已完成的动物模型试验表明,对于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使用阿魏酸松柏酯干预后可显著改善肝功能异常,降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减少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一型胶原表达,抑制肝组织胶原沉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