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4747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611056458.4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块式结构的后侧围,包括后侧围内板、后侧围上角连接板、D柱内板、D柱下角板、后轮罩外板主体、后轮罩内板、后轮罩前连接板、前护板、C柱上加强板和后轮罩上支撑板,其中,所述后侧围内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侧围上角连接板、C柱上加强板连接,所述后侧围上角连接板与所述D柱内板连接,所述D柱内板与所述D柱下角板连接,所述后侧围上角连接板、D柱内板、D柱下角板组成D柱,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底部与所述后轮罩上支撑板连接,所述后轮罩上支撑板与所述后轮罩内板连接,所述后轮罩外板主体与所述后轮罩内板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42823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53973.7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后地板横梁加强结构,包括后地板横梁连接件、连接件加强板、座椅加强板及后车架横梁,所述连接件加强板与所述后地板横梁连接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座椅加强板与所述后车架横梁形成一腔体,所述后地板横梁连接件与所述座椅加强板连接。后地板横梁加强结构分为两个零件利于成型,降低了模具开发成本及难度,零件材料利用率高,保证了后续生产效率和质量,零件料厚匹配的优化,通过增加连接件加强板厚度,在低成本状态下降低后地板处高应力,不用增加额外加强板,降低了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477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1060726.X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部车体结构,包括前上防撞杆、前大梁焊合件、前轮罩焊合件、前围板加强板、A柱下加强板和门槛加强板焊合件,其中,所述前上防撞杆与所述前大梁焊合件连接,所述前大梁焊合件与所述前轮罩焊合件连接,所述前轮罩焊合件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连接,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与所述A柱下加强板连接,所述A柱下加强板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焊合件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优化结构,以明确力的传递路径,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69671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710125546.X
申请日:2007-12-2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车架结构,当发生碰撞冲击时,引导其区域变形,从而保证变形的区域、有效的吸收能量、提高乘员的安全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发生正向碰撞时,车架的前横梁开始弯曲变形,吸收能量的同时,纵梁会按照压溃变形诱导部的诱导而变形吸收能量,不会后退,从而避免碰撞对乘员舱造成冲击挤压。另外,本发明的槽形加强板内嵌于具槽形部的纵梁本体中,提高纵梁的吸能效率;在纵梁的中部设置加强结构与门框构成封闭回路,亦大大加强乘员舱的抗冲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269670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710125583.0
申请日:2007-12-28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辆的车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变形引导装置的车辆车架结构。本发明一种具有变形引导装置的车辆车架结构,包括前横梁和前纵梁,所述前纵梁包括大梁和加强板,在所述大梁上设置压溃变形诱导部。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变形引导装置的车辆车架结构,通过在大梁前端设置压溃变形诱导部,保证发生碰撞时能从纵梁最前端开始发生变形,保证吸能有效长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吸能作用。撞击时车架的前横梁开始弯曲变形,在吸收能量的同时,纵梁会按设计的要求变形吸能,但不会后退,从而避免对乘员舱造成冲击挤压,同时剩余的冲击力在车身整个加强结构中均匀传递,避免乘员舱发生变形和影响车门开启。
-
公开(公告)号:CN10639469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611055688.9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框架,包括加强内框焊合件和与所述加强内框焊合件连接的后侧围内板焊合件,所述加强内框焊合件包括A柱下加强板、A柱上加强板和B柱加强板,其中,所述A柱上加强板的前端与所述A柱下加强板连接,所述A柱上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B柱加强板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进行合理分段、分块,有利于轻量化,降低了成本,明确了力的传递路径,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42822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55833.3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 B62D25/16 ,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部车体结构,包括纵梁,所述纵梁包括相搭接的纵梁上板和纵梁下板,所述纵梁上板、纵梁下板之间围合形成纵梁腔体,所述纵梁上板设有拐角部,所述纵梁上板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与所述拐角部的两侧相搭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拐角部围合形成三角形腔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后部车体结构的扭转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47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1056434.9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 B62D25/1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柱下接头的连接结构,包括后轮罩内板、后轮罩外板和前护板,所述前护板位于所述后轮罩内板、后轮罩外板之间,所述后轮罩内板、前护板相焊接,所述后轮罩内板、前护板、后轮罩外板相焊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前护板与后轮罩内板、后轮罩外板的连接,有效解决了接头强度不足,传力路径中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469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1055673.2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门槛外板总成,包括门槛加强板,所述门槛加强板上设有门槛外板和中门槛外板,所述门槛加强板包括前段门槛加强板和与所述前段门槛加强板连接的后段门槛加强板,所述前段门槛加强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后段门槛加强板的厚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分段式设计,将传统门槛加强板一分为二,分为前段门槛加强板和后段门槛加强板,并加强前段门槛加强板的强度和厚度,以提高前段门槛加强板的碰撞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3008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52469.5
申请日:2012-07-20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前轮罩与纵梁之间的加强结构,包括前轮罩总成和纵梁,所述前轮罩总成包括前轮罩前板,所述纵梁具有纵梁封板,所述前轮罩前板包括主板和侧板,所述主板朝向车身外侧的边为前侧边,所述侧板与所述纵梁封板连接,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一支撑加强板,所述支撑加强板具有相邻的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与所述前侧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纵梁封板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身,所述车身的前部结构具有上述汽车前轮罩与纵梁之间的加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前轮罩与纵梁之间的加强结构以及采用该结构的车身具有提高了整车的扭转刚度和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