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6602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40257.X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外部供电的自驱动电雷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自驱动电雷管包括:安装在雷管壳体内部的电极塞、阴极电极、阴极驻极体层、阻挡电极、阳极电极、阳极驻极体层、电极凸起、初级雷管装药和雷管主装药;本发明基于带异性电荷的驻极体层实现不依赖外部输入能量的电雷管击发,当电雷管需要爆炸时,外部控制电路通过雷管脚线向阳极电极施加正电压,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阴极电极与阳极电极形成的悬臂梁的自由端相互吸引使距离靠近,两个电极凸起之间发生剧烈的电荷转移,引燃初级雷管装药和雷管主装药,完成雷管输出;本发明具有自驱动特性,可显著降低电雷管配套器件的体积和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5429503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98605.9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2N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驻极体的折叠式振动发电机及其发电方法。本发明采用在柔性的基底上相对的面设置金属极板,并且在相邻且相对的金属极板上设置相反电性的驻极体层,从而相邻的金属极板间产生感应电荷并形成电容;发生振动折叠的基底进行周期性的拉伸和压缩,相邻的金属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发生周期性变化,造成电容值周期性的改变,金属极板间的感应电荷因此发生周期性变化,向电源管理电路输出交变的电流,振动能转换为电能;本发明在目前微风力MEMS发电技术中展现高发电密度的特性,同时具有尺寸和体积小、轻质、高集成度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中的各类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供电,如便捷式可穿戴设备、无人值守的无线智能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25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468247.1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42C15/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工驱动的滑块作动器,它包括电热发火元件(1),顶盖(2),微型雷管(3),滑块(4),底座(5),导爆药柱(6),传爆孔(7),做功药(8)。火工驱动的滑块作动器是一种火工作动装置,同时也是一种做功火工品。该滑块作动器可作为微机电系统的保险机构,兼顾了小尺寸、安全性、可靠性三大特性。作动前,保证微机电系统勤务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作动后,保证微机电系统完成任务的可靠性。该滑块作动器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火工作动装置,能为类似作动装置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3606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09022.8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线的驻极体极化装置及其极化方法。本发明的驻极体极化装置包括:防护箱体、射线发生器、样品固定组件、支撑架、金属薄膜和高压偏置电源;射线覆盖区域内的金属薄膜、待极化的驻极体样品和样品台周围空间充满高密度等离子体;接高电压的金属薄膜与接地的导电样品台之间形成了高压偏置电场;等离子体内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偏置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分离并沿着相反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特定电性的电荷吸附在待极化的驻极体样品的表面。本发明无需真空环境、结构简单、快速高效;极化时间可从传统的电晕极化5~20分钟时间缩短到10秒量级;同时实现了对封装外壳内的驻极体进行快速极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330001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59224.3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42C1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丝式电雷管用圆片式压敏电阻高效能静电防护组件,包含一个圆片形PCB电路板和两只压敏电阻静电防护电子器件。其中一只压敏电阻通过电路板与脚-脚发火回路并联,另一只压敏电阻通过电路板与脚-壳发火回路并联。PCB电路板的反面布置了两个锯齿形放电极,与金属管壳内壁构成脚-壳间空气隙静电泄放通道,锯齿形放电极与静电防护器件并联构成脚-壳静电防护的双重保险作用。本发明的静电防护组件对脚-壳防护效果达到抗人体静电50kV以上,脚-脚防护效果达到抗人体静电30kV以上,并且能够经受静电放电的多次冲击而不会发生任何性能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25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68554.X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42C19/12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发火电压的微型雷管,主要包括脚线、陶瓷电极塞、管壳、半导体桥芯片、发火药、起爆药、猛炸药。将RDX猛炸药和羧甲基纤维素叠氮化铅起爆药依次压入管壳中以增加微型雷管轴向输出威力,通过管壳收口工艺和口部涂密封胶使半导体桥发火组件固定在管壳的口部。采用本发明的微型雷管的技术指标特征是最小全发火电压低至3.83V(10μF),最小全发火能量为0.074mJ,安全电流不小于200mA,雷管尺寸不大于Ф2.5×4mm,用锰铜压力计法测试雷管输出爆压,得到微型雷管的输出威力最大到达8~10GPa,与现有桥丝式电雷管的技术指标相比,其综合性能优良。本发明适用于需要低成本、威力适中的微机电系统传爆序列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25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68247.1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42C15/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工驱动的滑块作动器,它包括电热发火元件(1),顶盖(2),微型雷管(3),滑块(4),底座(5),导爆药柱(6),传爆孔(7),做功药(8)。火工驱动的滑块作动器是一种火工作动装置,同时也是一种做功火工品。该滑块作动器可作为微机电系统的保险机构,兼顾了小尺寸、安全性、可靠性三大特性。作动前,保证微机电系统勤务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作动后,保证微机电系统完成任务的可靠性。该滑块作动器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火工作动装置,能为类似作动装置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259821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566014.1
申请日:2010-11-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81B7/00
Abstract: 一种杠杆式片状互锁的微机电系统(MEMS)机构,涉及MEMS结构和精确定位技术,属微机械领域。整个机构为一片状结构,该机构能在加速度较低的情况下使滑块移动,移动到预定位置时与杠杆互锁,准确定位,并且在反向的力作用时不易脱开。主要技术特征是:此MEMS杠杆式片状互锁机构由滑块,“杠杆”,外边框组成。受离心力作用的滑块运动到位后由“杠杆”上的卡头和其自身结构上的凹槽配合锁闭,滑块精准定位并且不会回弹;各部分可分别加工,然后按照预先的设计进行装配即可,实施性简单;杠杆和外边框的安装利用半圆形卡头和卡槽,可以方便和可靠的安装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546969.2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反射波的地下工事检测装置及方法,检测装置包括钻地震源弹、检波弹、局部地质结构和地下工事;检测方法为:发射钻地震源弹并布撒检波弹;钻地震源弹钻入地质结构中并启动第一微型地震仪;检波弹落地后,处理器通过螺线管通电控制限位杆收缩,支撑杆解除限位杆的限位并在扭簧的扭力下张开,使检波弹垂直地面;处理器储存第二微型地震仪的波形信号;钻地震源弹中的控制器控制周期性引发地震波;地震波与地下工事的接触面形成反射界面,并产生地震反射波;对检波弹检测的波形进行校正;绘制时距曲线,分析时距曲线,大的波形变化处表明在地形对应的位置地下存在地下工事。本发明解决了战场环境中地下工事难以识别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45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33882.1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地下建筑工事的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及方法,仿真系统包括探测设备、通信中继、服务器和用户终端;探测设备由第一组震源弹和第二组震源弹形成组网;第一组震源弹提供探测地下管道的间歇性地震波;所述第二组震源弹接收对地震波的反射信号;本发明在仿真时,采集震源弹所接收地下建筑工事的结构数据、震源弹分布及位置环境等状态数据;将步骤(1)中数据按照顺序打包编码为信号;服务器对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将数据解包并发送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处理数据后生成虚拟模型,并进行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的显示。本发明解决了对于地下未知建筑工事的探索问题以及地下建筑工事的健康管理问题,并对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的结构特点进行可视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