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4098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844698.8
申请日:2019-09-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链霉菌脂肪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及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酶蛋白结构分析,设计及构建酶突变库,筛选获得偏好偏甘油酯底物的脂肪酶突变体,并构建得到高效表达该突变体的毕赤酵母工程菌,从而为该突变体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本发明提供的海洋链霉菌脂肪酶突变体,与野生型的脂肪酶对比,其更高效催化合成富含n‑3脂肪酸的偏甘油酯,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催化产物中偏甘油酯的含量为86.48%(其中49.01%PUFA‑DAG,37.47%PUFA‑MAG),相对于野生型(PUFA‑DAG 3.8%)提高了约23倍。
-
公开(公告)号:CN1128773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53622.0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12P7/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甘油磷酸二酯的制备方法,以溶血磷脂为原料,以金属离子螯合剂处理的pfGDPD为催化剂,在水相体系中水解溶血磷脂,得到甘油磷酸二酯产物;所述pfGDPD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 No:1。本发明从溶血磷脂出发,通过单一酶法水解一步可制备获得高纯度的甘油磷酸二酯(如GPC,GPE,GPI等),转化率接近100%。本发明为甘油磷酸二酯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975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110004098.8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永华特医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油酯脂肪酶突变体G28C‑P206C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甘油酯脂肪酶突变体G28C‑P206C是在甘油酯脂肪酶SMG1中引入二硫键,该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与野生型对比,本发明获得的甘油酯脂肪酶突变体G28C‑P206C的Tm提高9.0℃,50℃半衰期提高64.8倍,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且相对于野生型,其酶活性更好,更适用于工业领域上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4547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0375132.6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肪酶重组大肠杆菌表达菌株、重组脂肪酶和应用,方法如下:(1)将脂肪酶GZEL基因克隆到pFL‑B62cl表达载体上,构建得到重组质粒;所述脂肪酶GZEL基因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将所得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Shuffle T7感受态细胞,挑选阳性克隆,获得重组大肠杆菌表达菌株。以获得的重组大肠杆菌表达菌株为发酵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制备重组脂肪酶。本发明酶来源方便,发酵工艺简单、成本低;本发明同时公开了该酶在植物油酶法脱胶中的应用。将所制备的重组脂肪酶在30℃条件下脱胶反应3h即可将毛油中的磷含量降低到10mg/kg以下,与传统酶法脱胶工艺相比,能降低反应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77717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1074797.9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粤膳特医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P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甘油二酯的方法,将脂肪酸供体与甘油、偏甘油酯脂肪酶、单甘油酯脂肪酶加水混合后,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时间8‑24h,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甘油二酯。本发明利用单甘油酯脂肪酶在酯化反应中促进偏甘油酯脂肪酶的反应效率,以提高合成甘油二酯的速率,相比于单酶,合成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而且酯化反应后得到45.50%以上的甘油二酯,因产物基本没有甘油三酯的生成,经分子蒸馏纯化后,DAG含量高达98%以上。本发明是一种快速、高效、绿色、便于工业化生产的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61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526361.8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R构型选择性的脂肪酶的重组菌及其应用,将R构型选择性的脂肪酶基因插入pET28a质粒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质粒;再将所述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SHuffle T7,得到重组菌;所述R构型选择性的脂肪酶基因为如下1)或2)的DNA序列:1)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的DNA序列;2)与1)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具有酯水解酶活性的蛋白的DNA序列。本发明重组的脂肪酶具有较高R‑构型立体选择性和催化活力,在较高温条件下酶活保留大于85%,可用于拆分外消旋2‑芳基丙酸甲酯类物质,获取光学纯的S‑型2‑芳基丙酸甲酯类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11804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1476894.1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脂酶D突变体、重组基因工程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磷脂酶D突变体是在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亲本序列基础上删除C末端12~47个氨基酸所得。本发明获得两个磷脂酶D突变体,实验测定突变体1的酶活力较野生型提高了3.7倍,同时最适反应温度由原来的45℃提高到50℃;突变体2的酶活力较野生型提高了6倍,同时最适反应温度由原来的45℃提高到60℃。本发明突变体在没有改变其最适作用pH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其最适反应温度及其自身酶活力,催化性能的提升进一步提升了该酶的工业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38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610994446.X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12P7/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酶法制备丁酸甘油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脂肪酶为催化剂,乙酸乙酯和/或甲酸乙酯作为反应助剂,正丁酸与甘油进行酯化反应;(2)分离反应产物,减压蒸馏回收反应助剂,即获得丁酸甘油酯。本发明使用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正丁酸与甘油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酯化反应,降低了反应能耗,反应条件温和,没有副反应发生,避免了带水剂的使用。此外,反应助剂的添加,提高了脂肪酶的催化效率和丁酸的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268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1292326.6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12N9/20 , C12N15/55 , C12N15/70 , C12N15/81 , C12N1/21 , C12N1/19 , C12R1/19 , C12R1/84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禾谷镰胞菌脂肪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和工程菌,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脂肪酶突变体的基因序列为SEQ ID No:4;将所述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然后进行细胞转化,获得重组基因工程菌。以橄榄油乳化法测定突变体的酶活及最适反应温度,突变体的酶活力较野生型提高了2倍以上,同时最适反应温度由原来的40℃提高到55℃。
-
公开(公告)号:CN1092340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00799.3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1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与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鱼油脱胶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磷脂酶或/和脂肪酶浓度为1-5000U/mL的酶液,向酶液中添加可溶性盐、亲水性溶剂和鱼油,配成三液相体系;(2)将配置好的三液相体系置于搅拌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静置或离心至分四层,收集最上层的鱼油相;(3)将鱼油相加入碱液,然后加入疏水性有机溶剂,静置后取上相,回收疏水性有机溶剂,取萃取上相为精制鱼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酶与多液相结合同步从粗鱼油中脱胶、脱色的方法,使工艺得以简化,处理时间短,成本降低,经济可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