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CO<base:Sub>2</base:Sub>状态下应用纳米镍催化剂氢化大豆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3402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82551.5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CO2状态下应用纳米镍催化剂氢化大豆油的方法,二氧化碳达到超临界状态时,可显示出较大的溶解能力,大大降低催化剂反应过程的传质阻力进而提高催化剂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周期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由于纳米镍独特的表面结构,使其能最大限度的吸附氢进而提高催化效率。通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状态下,采用纳米镍催化剂催化与一级大豆油进行氢化反应制备氢化油脂,实现降低氢化油脂反式脂肪酸含量。本发明优化了纳米镍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压力及反应温度等氢化工艺参数,在最优状态下进行反应,氢化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可降低到8.12%。

    一种用酶法使大豆油中生成维生素A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1286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10498788.3

    申请日:201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酶法使大豆油中生成维生素A的方法。以植物油为载体,强化VA,可避免因食入过量引起中毒,也可达到降低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病率。由于人体不能直接合成VA,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可以将β-胡萝卜素裂解生成VA,大豆三级油中含有一定量的β-胡萝卜素,即可利用此部分β-胡萝卜素在酶的催化下生成VA。所采用的酶是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该酶可以从动物体内提取,是生物酶因此对人体无危害。用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催化大豆油中的β-胡萝卜裂解生成VA,为生产VA强化大豆油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种添加海藻糖及真空包装抑制大米陈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6717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36861.1

    申请日:2016-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B9/26 A23B9/00

    Abstract: 一种添加海藻糖及真空包装抑制大米陈化的方法,将一定浓度的海藻糖均匀喷洒在大米上使得海藻糖与大米内的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充分接触。利用海藻糖与生物大分子形成一种类似水晶状的玻璃体结构,能够使生物分子维持在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防止蛋白质变性、抑制脂类物质酸败和矫正气味等,有效的抑制在储藏中的大米的陈化。大米的真空包装可以隔绝大米和氧气,使大米内的微生物不能生长,营养物质不易氧化,进而抑制大米的陈化。仓储环境下普通大米可保存12个月,运用这两种方法储存的大米储藏18个月后RVA峰值粘度达到3468cP高于普通大米;RVA最终粘度达到3822cP低于普通大米;游离脂肪酸含量13mgKOH/100g低于普通大米,进使储藏期达到18个月。

    一种不添加强碱脱酸控制油脂脱臭中产生TFA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765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36900.8

    申请日:2016-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添加强碱脱酸控制油脂脱臭中产生TFA的方法,针对大豆毛油在脱臭过程中产生较多的TFA,植物油的品质低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油脂降低油脂中TFA的方法。利用脂肪酶使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可有效降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取消油脂脱酸过程中添加NaOH的过程,发现合理的酶法酯化脱酸工艺条件可以有效控制油脂中脂肪酸双键的能量,影响后续脱臭过程中生产TFA的含量,使得大豆毛油在脱臭过程中仅产生0.42%的TFA含量,其关键问题是在脱酸过程中没有添加NaOH,油脂中脂肪酸的双键活化能没有改变,减少了油脂中脂肪酸双键异构化的机会,有效控制了大豆毛油在脱臭过程中产生较少TFA。

    一种富含亚油酸的改性分离蛋白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36918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677057.0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一种富含亚油酸的改性分离蛋白制备方法属于大豆蛋白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亚油酸进行一系列活化处理得到活化的亚油酸,将活化的亚油酸溶解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形成活化的亚油酸溶液;(2)将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在NaHCO3溶液中形成蛋白溶液;(3)将亚油酸溶液与蛋白溶液混合后进行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4)向水浴加热后的混合体系中加入甘氨酸,然后进行离心分离、真空干燥即得改性分离蛋白;本发明方法利用亚油酸酰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酰化程度高达61.47%,改性后的蛋白中富含亚油酸,营养价值高,并且具有高乳化性,乳化活性为74.21m2/g,是未改性蛋白乳化活性的1.21倍。

    一种改性乳清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64146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541756.2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一种改性乳清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牛乳蛋白加工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乳清蛋白溶于水,配成一定浓度的蛋白溶液;(2)在乳清蛋白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磷酸,(3)将磷酸处理过的蛋白溶液放置于水浴中加热,同时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结束后即形成乳清蛋白凝胶;本发明方法利用磷酸改性乳清蛋白后用超声仪在水浴下对蛋白溶液进行处理,即得到乳清蛋白凝胶,所需要的设备简单、耗时短、操作安全、所得乳清蛋白凝胶强度高,稳定性好,可替代果胶应用在食品加工中。

    用于大豆分离蛋白干燥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78404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390203.1

    申请日:2013-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本发明涉及大豆分离蛋白干燥过程中的一种加热方法,用燃煤炉的热烟气代替传统装置中蒸汽机产生的热蒸汽。以热管热风炉作为生产大豆分离蛋白过程的热风源。热管热风炉的热管主要由密封管,吸液芯三部分组成。热管采用变相传热,具有极高的传热效率。在热管的两侧装有强化传热翅片,热管风炉采用的是气-气换热器。在换热器壳体中用一块隔扳分为两个部分,形成的高温烟气和冷空气的流动通道,将两种流体间的换热全部移至管外,通过传热热管束进行热量转换。850-950℃的烟气进入热管换热器中与由鼓风机进入的-20-30℃冷空气相互接触换热,烟气由850-950℃降到160℃左右,冷空气升到160-250℃,最后得到160℃左右的气体被传送至喷雾干燥塔为备喷雾干燥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