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7052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812826.1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26 , H04B17/309 , H04B17/336 , H04W24/02 , H04W2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认知无线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认知无线电多用户协作频谱感知方法,该方法包括四个过程:(1)数据准备:各认知用户分别计算接收信号的能量、频谱宽度和信噪比;(2)本地判决:各认知用户通过对比门限值与对应统计量的大小进行本地判决;(3)判决结果传输:本地判决结束之后,将判决结果和自身参数发送至融合中心;(4)最终判决:融合中心根据周围网络情况设置门限值,并将各个认知用户发来的数据进行两轮加权融合与判决,并根据最终结果来判定授权用户是否存在。本方法考虑了无线环境中噪声的影响以及数据融合过程中各个认知用户信噪比的不同,对提高频谱利用率,缓解频谱匮乏的现状提供了解决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359920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623104.1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切比雪夫迭代法的大规模MIMO预编码方法。包括步骤如下:首先基站通过获得的信道状态信息估计信道矩阵,根据得到的信道矩阵计算RZF预编码的表达式。然后采用切比雪夫迭代法对RZF预编码矩阵中的逆矩阵进行迭代估计,将求解逆矩阵的过程转化成矩阵加法和矩阵乘法运算,最后利用得到的预编码矩阵对发射信号进行预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经过两次迭代,切比雪夫RZF预编码算法可以获取的与RZF预编码算法近似的平均用户到达率,并且计算复杂度要低。当获取相同的平均用户到达率时,切比雪夫RZF预编码算法的复杂度要小于牛顿RZF预编码算法的复杂度,收敛速度也快。
-
公开(公告)号:CN104159308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410378155.9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闲用户设备辅助的OFDMA系统上行子信道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在现有的基于消息传递策略的OFDMA系统上行子信道分配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对演进型基站和接入用户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迭代进行子信道分配决策的过程运算中涉及的选择运算进行了优化,由接入用户和其周围的空闲用户共同完成选择算法的初次partition运算,并且对选择算法也予以了改进,使之只需调用一次选择算法即能完成序号相连的两个元素的选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极小的额外通信开销和延时,通过空闲用户协助,以及新的选择算法,使得子信道分配提速。本发明对信道快速变化的通信系统,具有尤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33028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79143.9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8 , H04B7/04 , H04B17/391 , H04L2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854 , H04B7/0456 , H04B17/391 , H04L25/021 , H04L25/0242 , H04L25/02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复杂度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向量形式的MIMO信道模型;根据建立的MIMO信道模型,利用MMSE算法对信道矩阵进行估计,得到信道估计值以及与真实的信道矩阵的估计误差;对信道估计值采用Kapteyn级数多项式展开,并对级数进行截短,得到最终的信道估计结果和估计误差。本发明复杂度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824003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10779717.0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IPC: G01S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轨迹平滑的室内移动目标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移动UWB节点通过轮询的方式获得与各个锚节点之间的距离;(2)将某一时刻锚节点测得距离通过无迹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修正;(3)将时刻滤波后的UWB测量值采用三边测量定位法获得移动目标的位置坐标;(4)通过无迹卡尔曼滤波对定位结果进行修正;(5)采用自适应平滑算法对滤波后的定位结果进行平滑,从而到达移动目标当前时刻的位置估计值。本发明充分利用当前时刻与先前时刻的测量值和估计值,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方式,减小了由于环境、器件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三边测量法的定位精度,并对定位结果进行二次滤波和自适应平滑,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53067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18551.X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30 , H04W40/02 , H04L67/1095 , H04W40/08 , H04W5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该方法为:当监测区域有突发业务时,管控中心执行路由调整过程,包括如下步骤:根据SDSN节点剩余能量情况选择接入节点,执行最小跳数路由发现,根据网络中数据业务情况和接入节点功率上限计算最优接入节点发射功率和各链路业务流速率矩阵,根据计算结果生成镜像文件并传输给各SDSN节点、SDSN节点接收管控中心分发的镜像文件并通过重编程调整发射功率及路由。整个路由协议可在基于CC2530和PC搭建的平台上验证。该方法有效实现了网络中控制平面和数据转发平面的解耦,弥补了传统传感器网络分布式算法收敛性差、调整延时的缺点,确保了网络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8803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738895.3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4/025 , H04W64/006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协作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基于每个待定位节点的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和估计位置的克拉美罗下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为其划分不同的节点簇,并从节点簇中选取对定位精度更有利的参考节点,利用所选取参考节点的已知位置信息,使用线性最小二乘(Linear Least Squares,LLS)算法计算该待定位节点的位置。通过上述方法为待定位节点选取参考节点,以轻微降低定位精度的代价,极大减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消耗以及协作定位的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25495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85890.7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W16/14 , H04W72/04 ,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认知网络全局频谱信息协作感知方法,利用基于变分贝叶斯推断技术的迭代算法,快速求解指定的无阴影衰落地域内的主用户信号的全局功率谱模型系数向量的概率密度函数近似值,然后根据最大后验概率准则得到各主用户发射机的位置坐标、占用频段和各占用频点上信号功率三种信息的最优值,由此得到指定区域内全局频谱分布图,获得频谱在时间、空间、频谱上的多维信息,使得从用户网络可以高效复用空闲频谱。
-
公开(公告)号:CN104363564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93884.3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W4/12 , H04W88/02 , H04B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10 , Y02D70/46 , H04W4/12 , H04B10/116 , H04W8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标签的移动终端信息推送系统,包括可见光通信标签、用户移动终端和管理移动终端,其中可见光通信标签用于将预先存储的推送信息通过可见光通信信道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用户移动终端用于通过可见光通信信道接收可见光通信标签的推送信息,并将接收的信息解码后输出,管理移动终端用于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对可见光通信标签中存储的推送信息进行更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可见光通信技术,实现一种便于管理、绿色低功耗的数字标签,它比普通印刷标签更容易实现数据更新,能够实现文字信息和音频信息的推送,且接收设备实现简单、操作方便,在超市,博物馆等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15923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75436.9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认知无线电中用于求解感知时隙长度的近似方法,而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感知通常安排在数据帧内的感知时隙进行,随后的时隙用于传送数据。设置多少长度的帧内静默期,即感知时隙,以求达到最大的数据吞吐率,是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一般使用二分法、黄金分割法或其他数值方法求解,所需的计算量很大,不便于实际应用。本发明提出一种复杂度更小的近似方法,能显著减少运算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