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4212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213721.X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牛奶酒(Kefir)发酵液综合抑菌能力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添加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与Kefir发酵液进行混合培养的方式,从而提高了Kefir发酵液的综合抑菌能力。本发明选用来源不同的Kefir Grain制备Kefir发酵液,测定Kefir发酵液对腐败或致病菌的抑菌能力,发现发酵液抑菌能力提升40%-60%,且具有广谱抑菌能力。本发明可应用于制作调节胃肠功能的保健食品。
-
公开(公告)号:CN11059195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04567.4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副干酪乳杆菌F2,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354。副干酪乳杆菌F2能够降解调和油、花生油和芝麻油,对花生油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为27.12%。该菌株具有明显的脂肪酶活性,酶活高达5.88U/mL。同时,副干酪乳杆菌F2能够降解花生油中的多种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Z)-十六烯酸及二十碳烯酸等脂肪酸,对花生油中脂肪酸的总降解率可达4.65mg/mL。副干酪乳杆菌F2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的耐受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耐酸耐胆盐能力,能够耐受人体的胃液和肠液,可作为性能优良的益生菌,在肠道中存活并发挥作用。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F2能够作为食品添加剂或者直接制成食品、保健品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544300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1035826.7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发酵果蔬专用乳酸菌组合及发酵剂制备,该乳酸菌组合为植物乳杆菌grx1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rx15);发酵乳杆菌grx07(Lactobacillus fermentum grx07)和grx19(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x19)以1:1:1(v/v)的比例混合。本发明对筛选获得的益生菌进行混合发酵及高密度增殖研究,制备发酵剂,用于发酵果蔬。发现混合乳酸菌经过优化的培养基培养,不仅能显著提高发酵液的活菌数,同时对其生长速率的促进也更加明显。另外,采用食品级材料制备的泡菜种子培养基,廉价易得、食用安全,对人体无害,将其应用于发酵果蔬,能确保纯种发酵产品的快速成熟、风味良好,易于消费者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0425593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410543578.1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C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鹰嘴豆乳饮料及其制备,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本发明方法是:将鹰嘴豆经炒制粉碎后,所得豆粉与水按1:7‑1:11(w/w)的比例混合后,在75‑80℃糊化35‑45min,添加液化酶在90‑95℃液化35‑45min,添加糖化酶在60‑65℃糖化8‑10h,经过滤后得鹰嘴豆乳基料,再经调制,均质,灭菌后制备而成的鹰嘴豆乳饮料。本发明通过研究鹰嘴豆全豆在糊化、液化与糖化过程中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使所所制备的豆乳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最高。并利用其他常规方法,添加蔗糖、稳定剂,经均质、灭菌、灌装等工艺,可制备具有良好功能特性的鹰嘴豆乳饮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686682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150600.0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和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益生菌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是在利用胰蛋白酶水解复原脱脂乳得到脱脂乳酶解液的基础上,添加乳清粉处理液、啤酒、香蕉浆、红薯浆、低聚果糖、木糖醇,添加山楂、丹参、葛根中药浸提液,制备混合培养液;经热处理冷却后,接种混合益生菌发酵剂,经发酵24‑72h制备而成的,具有润肠通便和辅助降血脂功能的益生菌发酵饮料。本发明产品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C、TG、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及ApoAI含量;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提高肝脏组织中SOD活力,有效缓解脂质过氧化造成的肝损伤,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和辅助降血脂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18995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56053.0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225 , A23C9/1234 , A23C9/1238 ,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瑞士乳杆菌grx09及其应用。所述的瑞士乳杆菌grx09(Lactobacillushelveticusgrx09),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4073。该菌可用于制备后酸化弱的发酵乳产品。瑞士乳杆菌grx09和嗜热链球菌grx02的以活菌数比为1:2混合作为发酵剂制备的发酵乳后酸化较弱。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发酵剂制备的发酵牛乳不仅质构状态较好,且后酸化较弱。
-
公开(公告)号:CN10672254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5827.1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Y2220/35 , A23Y2220/67 , A23Y222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天然发酵莲藕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莲藕清洗干净后,切片或整段,添加天然添加物,利用混合乳酸菌发酵剂发酵制备制得产品。本发明利用筛选获得的益生菌高活菌数发酵剂,由植物乳杆菌grx15混合其他乳酸菌构成,发酵的莲藕泡菜不仅风味良好,且低盐、低亚硝酸盐、低生物胺含量,绿色健康、食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54430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035826.7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发酵果蔬专用乳酸菌组合及发酵剂制备,该乳酸菌组合为植物乳杆菌grx15(Lactobacillus plantarum grx15);发酵乳杆菌grx07(Lactobacillus fermentum grx07)和grx19(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x19)以1:1:1(v/v)的比例混合。本发明对筛选获得的益生菌进行混合发酵及高密度增殖研究,制备发酵剂,用于发酵果蔬。发现混合乳酸菌经过优化的培养基培养,不仅能显著提高发酵液的活菌数,同时对其生长速率的促进也更加明显。另外,采用食品级材料制备的泡菜种子培养基,廉价易得、食用安全,对人体无害,将其应用于发酵果蔬,能确保纯种发酵产品的快速成熟、风味良好,易于消费者接受。
-
公开(公告)号:CN10425593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43578.1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C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鹰嘴豆乳饮料及其制备,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本发明方法是:将鹰嘴豆经炒制粉碎后,所得豆粉与水按1:7-1:11(w/w)的比例混合后,在75-80℃糊化35-45min,添加液化酶在90-95℃液化35-45min,添加糖化酶在60-65℃糖化8-10h,经过滤后得鹰嘴豆乳基料,再经调制,均质,灭菌后制备而成的鹰嘴豆乳饮料。本发明通过研究鹰嘴豆全豆在糊化、液化与糖化过程中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使所所制备的豆乳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最高。并利用其他常规方法,添加蔗糖、稳定剂,经均质、灭菌、灌装等工艺,可制备具有良好功能特性的鹰嘴豆乳饮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333847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309222.7
申请日:2013-07-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发酵乳杆菌grx08,包括以下步骤:从广西巴马、如皋长寿人体肠道中分离出乳酸菌,通过对分离株的人工胃液耐受性、人工肠液耐受性和耐胆盐试验,获得具有良好耐受性菌株;通过体外比较不同分离菌株分解胆固醇能力,筛选出具有降胆固醇能力强的乳酸菌,通过动物实验,表明本发明菌株具有促进体内胆固醇的转化和分解,能有效降血脂功能,经生理、生化和API及16sDNA鉴定,本发明菌株为发酵乳杆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