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大功率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接收端多模块SIPO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911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70861.3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动汽车大功率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接收端多模块SIPO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所述电路拓扑结构具体包括磁耦合机构和补偿拓扑,接收端电能变换器和负载;所述磁耦合机构和补偿拓扑与接收端电能变换器相连接,接收端电能变换器与负载相连接;所述接收端电能变换器分为两个电能变换模块,每个电能变换模块均由H桥,变压器和可控整流电路顺次串联构成;本发明应用于电动汽车,自动导引车,轨道交通等对象的动态无线供电领域;双接收端变换器磁路独立,输出侧的整流电路可控,双模块协同控制输出功率,电能输出侧两组并联可控整流电路可以独立工作,在不同功率下高效率运行,系统的扩展能力和鲁棒性强。

    一种无线能量信息同步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4977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711261224.8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能量信息同步传输系统,包括信号调制器(1)、第一耦合变压器(2)、交流源(3)、第一多谐振单元(4)、主耦合线圈(5)、第二多谐振单元(6)、第二耦合变压器(7)、负载(8)和信号解调器(9)。本发明构建了多谐振单元,该单元至少包含两个谐振频率,在保障良好的能量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信号频率,两者在同步传输时可以达到互不干扰。本发明使能量以及信息均可以获得最佳的传输特性。同时本发明还给出了一种可以调节耦合系数的信号耦合变压器,通过调节该耦合变压器的旋转角度可以达到调节通信系统信号接收电压以及信噪比的目的。

    一种高压巡线机器人的可移动非接触感应取电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989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556100.8

    申请日:20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压巡线机器人的可移动非接触感应取电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属于可移动非接触感应取电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取电CT、机械臂、减速电机、驱动器、系统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根据当前时刻压力信号,系统控制器控制减速电机输出,使得开启式分体取电CT达到完全闭合状态;系统控制器控制所述光电传感器采集机械臂的位置信号,根系统控制器控制减速电机持续输出,当此时开启式分体取电CT间的距离达到参考距离时,即达到完全开启状态,控制器停止对减速电机的输出,CT打开动作结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从架空线路取电的巡线机器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电能驱动减速电机,因此造成移动困难,难以实现全线路的检查。

    一种无人机集群无线充电电路拓扑及功率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647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06338.7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无人机集群无线充电电路拓扑及功率流控制方法,属于无人机无线充电领域。所述无线充电电路拓扑包括电力电子装置和若干充电电路,所述若干充电电路均并联在所述电力电子装置上,每个充电电路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本发明采用多个逆变器和多套独立补偿拓扑分别对应多个接收端的方式,通过控制各逆变器的导通与关闭即可实现各充电平台工作状态的切换,以实现对无人机集群的“一对多”无线电能补给。降低了设备的建造成本,而且提高了无人机集群充电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本发明提出的无人机无线充电控制与管理中心的能量发射端,此功能是通过功率控制与功率分配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实现的,可提高无人机集群无线充电系统能量补给灵活性。

    提升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线圈互操作性的发射端位置自适应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7452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172318.0

    申请日:2019-03-07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升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线圈互操作性的发射端位置自适应调节方法。本发明采用控制器、发射端和接收端建立系统电路模型,根据获取矩形和DD线圈互操作时满足充电要求的耦合系数和计算得到的耦合系数,调节发射端位置,进一步使得XY方向的耦合系数无限接近矩形和DD线圈互操作时满足充电要求的耦合系数。本发明基于变步长的“扰动‑观测”算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不需要额外的通信电路,仅通过发射端或地面设备参数的测量可实现耦合系数预测,并将其作为位置调节的依据,简化了系统结构,避免了强磁场对无线通信的干扰。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磁耦合机构位置自动对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9615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0896791.9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磁耦合无线充电传输系统的磁耦合机构位置自动对准方法,属于无线充电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基于LCL‑S补偿拓扑建立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模型,得到互感值与系统电路参数的函数关系,从而实现互感值的在线估计。在分析磁耦合机构的位置偏移与互感值的特性曲线基础上,结合在线估计的互感值,通过扰动观测法实现磁耦合机构位置的自对准。

    适用于高频磁耦合式无线充电系统的利兹线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6261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11613098.2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适用于高频磁耦合式无线充电系统的利兹线的制备方法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高频无线电能传输应用中、大股数绝缘绞合线内电流分布依然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单股绝缘铜线的半径Rs选取依据、利兹线所需的高频导线的总绞合次数i、参与每次绞合的高频导线线束复数数量和绞距的确定。相对于现有无线充电系统利兹线,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利兹线结构可降低导线内部由于高频磁场作用导致的趋肤效应和内部邻近效应,起到抑制交流阻抗的作用,从而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降低损耗,提升传输效率。

    兼具恒压及恒流输出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71173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366759.X

    申请日:2018-04-23

    Abstract: 兼具恒压及恒流输出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恒压以及恒流输出的转换过程中需要专门的控制器配合实现,增加系统复杂性并增加损耗的问题。它的可变频逆变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多谐振原边补偿拓扑的输入端,多谐振原边补偿拓扑的输出端连接耦合机构的原边线圈,耦合机构的副边线圈输出端连接多谐振副边补偿拓扑的输入端,多谐振副边补偿拓扑的输出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的输入端;所述状态识别及频率控制器用于检测负载的充电状态,并根据负载的充电状态控制可变频逆变电源的输出频率。本发明用于无线能量传输。

    一种模块化磁场发生装置
    1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119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518632.X

    申请日:2019-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磁场发生装置,属于电磁场应用领域。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模块化磁场发生装置中n2(n=1,2,3,…)个正方形线圈单元构成一个主线圈,每个正方形线圈单元各引出一个相互匹配的单芯公头和单芯母头连接器,同一圈上的正方形线圈单元之间串联连接,不同圈上的正方形线圈单元之间并联连接且每个并联支路连接一个可变电阻器。本发明提出的磁场发生装置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通过若干个正方向线圈单元,可以方便地构成不同主线圈形状和尺寸,继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产生不同大小的均匀区的直流或交流磁场;本发明提出的磁场发生装置,可以方便地拆卸和安装正方形线圈单元,可方便地搬运相关实验设备和操作人员进出磁场发生装置内部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