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6726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30166.8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深度学习的显微内窥镜图像数据增强方法,包括:(1)对获取的内窥镜细胞核图像进行标注,得到细胞核掩码图像,(2)构建并训练对抗生成网络模型,(3)生成仿真细胞核掩码图像数据集,(4)将生成的仿真细胞核掩码图像数据集输入训练好的对抗生成网络模型中,生成合成数据集;(5)将生成的合成数据集进行染色分离,随机调整染色配比,再进行染色融合,得到数据增强的样本集。本发明能够生成具有一定多样性的、质量足够好的显微内窥镜图像,能够解决深度学习显微内窥镜数据集不平衡以及数据量不足的难题,使得模型能够提供获得更好的预测能力辅助医生诊断,进一步提高医生的诊断精确度并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51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49810.1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荧光光学仿体,呈多宫格结构,多宫格的每个单元格中均设置有荧光仿体;不同单元格中的荧光仿体中的荧光染料浓度呈梯度变化;或,不同荧光灵敏度仿体中的荧光染料浓度相同,荧光仿体深度、荧光仿体直径或者相同深度的荧光灵敏度仿体上无荧光染料掺杂且具有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仿体的深度呈梯度变化;所述荧光灵敏度仿体的制备过程包括:对于聚氨酯固化剂和聚氨酯预聚物分别在真空状态下加热以去除水分;将荧光染料、预定比例的聚氨酯固化剂和聚氨酯预聚物混合均匀后加入单元格中,抽气泡后固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7102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62617.7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6T5/50 , G06T5/77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图像的景深扩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不同聚焦平面对应的原始图像;设计编码‑解码网络模型用于获取内窥图像的底层特征;利用高维空间频率对底层特征进行焦点度量分析得到初始决策图以及初始融合图像;同时确定边界区域范围并据此设计边界度量指标修复焦面边界过渡,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该装置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融合模块,图像修复模块,图像显示模块。本发明降低了图像融合方法在实际内窥镜系统应用中对不同相机采集的图像之间的高配准要求,并且可有效地实现内窥镜系统的景深扩展,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本发明在景深扩展性能、处理速度和性价比等方面均优于现有景深扩展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52302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16633.5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强分布调校的数字仿体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投影图像进行图像逆操作以实现相机标定;其中,图像逆操作包括畸变校正、视野均匀度校正和/或照明均匀度校正,分别得到畸变坐标映射关系、视野均匀度变换矩阵和/或照明均匀度变换矩阵;根据畸变坐标映射关系、视野均匀度变换矩阵和/或照明均匀度变换矩阵对待输入空间光调制器的图像进行校正,经成像投影后形成数字仿体。本发明通过图像逆操作校正,减小数字仿体的畸变,提高了数字仿体的均匀度和光强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8902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82730.X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显微物镜组件及内窥探头。内窥显微物镜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开口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成像面,第一棱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成像面沿光轴分布,光轴与物面位于同一平面且相交设置;通过物面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棱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后成像于成像面上;其中,内窥显微物镜组件的通光孔径不大于1.8mm。本申请可在488nm的波长下工作距离为8‑12mm、视场达1500μm,景深可达200μm,如此满足大物距的工作场景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34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00300.4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 无锡光子芯片联合研究中心
IPC: H01L29/786 , H01L27/146 , H01L21/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FT背板技术集成的仿生视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光敏电阻器件与薄膜晶体管器件通过异构集成工艺实现单片集成传感器。薄膜晶体管器件采用顶底双栅结构,此结构可实现薄膜晶体管器件的阈值电压可调,增强了传感器的像素电路对工艺均一性的容忍性和提升了像素电路灵活性。本发明提出的器件制备工艺简单,易展开大面积制备,成本低廉,衬底可选用柔性材料,可实现柔性传感器的制备,且得益于TFT背板技术的成熟,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2894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004244.2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2B7/04 , G02B27/62 , G02B7/02 , G02B26/00 , G03F7/20 , G03F9/00 , G01B11/24 , G01B11/06 , G01B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面型干涉的高度对焦装置及方法。包括二维运动平台、面型干涉模块、现有光路系统和工件,二维运动平台上方分别安装有现有光路系统和面型干涉模块;本发明通过采用离轴干涉测量的方法,能够实现对大尺寸工件全尺寸高度面型快速重构,并通过工件绝对坐标转换实现对应工件位置的高度映射,从而在现有光路系统工作过程中驱动高度执行机构进行高度对焦动作。本发明减少了晶圆对准的时间,提高了检测节拍;避免了在现有光路系统引入对焦模块对光学设计提出的难度、机械干涉和光学干扰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06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1506981.9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 浙江大学 , 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9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晶圆缺陷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处理单元、控制组件、位移组件、检测组件和信号采集单元,所述位移组件与检测组件配合设置,位移组件通过位移控制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采集及运动,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指令控制位移组件的移动,间接控制检测组件的检测信号采集,所述检测组件采集的信号及控制组件的指令信息传输到信号采集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将采集的信号传输给处理单元处理,得到缺陷信息;本发明降低了对面阵探测器灵敏度的要求,可以有效地降低探测器成本;相对传统扫描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整个系统的检测速度;由于面阵探测器在面区域曝光过程中不移动,可以改善传统扫描方式抖动模糊的问题,提高缺陷的检测识别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7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04237.2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谱极紫外聚焦光路系统设计方法。通过提出级联式圆柱面反射镜组的聚焦光路系统,能够在降低加工成本的基础上,在高聚焦能力的配置下,对像差进行补偿,从而获得高成像质量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掠入射反射聚焦光路系统中遇到的加工成本、成像质量、聚焦能力三者难以平衡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设计在极紫外研究领域,特别是工业应用领域具有较好的现实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0128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284518.8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1L29/18 , H01L29/06 , H01L29/10 , H01L29/772 , H01L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和干法相结合刻蚀二维碲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单晶二维碲烯;将单晶二维碲烯放入次氯酸溶液中浸泡,洗涤、烘干备用,得到第一样品;洗涤第一样品,并将第一样品在Ar气氛围下进行刻蚀。本发明方法首先采用次氯酸溶液对其表面活化,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机进行第二步刻蚀。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原子级厚度二维碲烯表面平整,而且最终对碲烯没有产生结构破坏,该方法简单可控,为碲烯未来的性能提升以及工业化大规模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