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药丸自动成型装置
    1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74133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810243319.1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毫米药丸自动成型装置是一种采用挤压(达3500-4000个大气压)成型技术将放射性药粉压制成直径0.6-1.0毫米,长约2.0-4.0毫米的圆柱形药丸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上顶针机构(1)、振动机构(2)、下顶针机构(3)、机架(5);振动机构(2)通过连杆(8)固定在机架(5)的中部,上顶针机构(1)位于振动机构(2)的上部,下顶针机构(3)固定在振动机构(2)的下部,且与上顶针机构(1)同轴线,普通电机(6)位于机架(5)的中部的外侧,通过软轴(7)与振动机构(2)连接,在机架(5)内的下部设有盛料瓶(4)。可以通过无人值守自动完成,从而减轻操作强度并避免放射性药粉对人员的危害。

    中压一体化智能断路器
    1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69776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98739.7

    申请日:2011-04-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固封真空极柱一侧设置有上触臂和下触臂,另一侧上部设置有真空极柱支柱,支柱通过支柱螺栓与断路器骨架上部连接,固封真空极柱下端与断路器骨架底座连接;固封真空极柱上端固封有上触臂连接导体,上触臂连接导体下端与真空灭弧室连接,固封真空极柱下部一侧设有与真空灭弧室连接的下触臂连接导体,真空灭弧室的下端设置连杆一;真空极柱支柱内固封有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套在上触臂上并与上触臂固封为一体。断路器骨架内设置有永磁操作机构、智能单元,永磁操作机构下端的连杆二通过连杆三与连杆一连接;智能单元通过控制线分别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永磁操作机构连接。

    串联型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0043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73894.6

    申请日:2010-05-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机型广泛的串联型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使其既可以用于新机组,又可以用于已投运机组的低电压穿越功能的改造,在电网发生低电压故障的情况下,系统可快速输出平衡电压以补偿电网电压的跌落,使发电机端口观察到的电压基本稳定,从而使得风力发电机组具有低电压穿越的能力,根据需要系统还可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并且避免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振荡过程,保证发电机组机械部件的安全可靠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城市轨道交通用初级永磁型直线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1499707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24455.6

    申请日:2009-0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初级永磁型直线电机包括初级(1)、次级(2),均采用凸极结构;初级(1)包括初级铁芯(5)、永磁体(3)和电枢绕组(4),永磁体(3)设置在初级铁芯(5)上,电枢绕组(4)绕于初级齿上,初级(1)安置于列车上;次级(2)为导磁性钢轨,安置于列车轨道上。电枢绕组(4)采用集中绕组结构,永磁体(3)安置于初级齿间、初级轭部或初级齿部表面,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包括设置在列车上具有电枢绕组、永磁体磁极以及铁芯的初级,以及沿导轨线路铺设的次级钢轨结构简单,以安装和维护。本发明可以降低轨道交通成本,提高电机效率,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紧凑型荧光灯接桥工艺
    1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7061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610040281.9

    申请日:2006-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9

    Abstract: 紧凑型荧光灯的接桥工艺采用快换夹持装置是一种应用于24工位的间歇转位式接桥设备的技术,对2U或2π~4U或4π形紧凑型荧光灯的夹持装置采用可同时装夹4只U形玻管的夹头;每台接桥设备顺序布置2组加热、爆孔和对接工位,本发明首次将整只4U(π)形紧凑型荧光灯的接桥集成在一台间歇转位式接桥设备上完成;同时,在设备回转速度相同条件下,将2U(π)形紧凑型荧光灯的接桥生产率提高了4倍。

    定子永磁型变磁阻电机
    1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8608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610039358.0

    申请日:2006-04-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程明 张建忠

    Abstract: 定子永磁型变磁阻电机是一种关于新型变磁阻永磁电机的结构设计技术,永磁体(1)位于电机的定子(2)侧,内嵌于定子齿(4)的中间并延伸至定子轭部(11);电机的定子(2)为齿槽结构,即沿定子(2)内径的圆弧面均匀分布有用以安放电枢绕组(10)的定子槽(9),定子槽(9)与圆弧面的开口处收缩形成尺寸较小的槽口;转子(7)为凸极结构,即在转子(7)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凸极,凸极与凸极之间为转子槽,转子槽宽与槽开口处宽相等,而转子凸极的极弧宽度大约等于定子齿极弧宽度的一半,转子凸极的极弧宽度小于或等于转子槽开口处宽度;电枢绕组为集中绕组,即电枢绕组的导体安放于定子槽(9)中;电机转子无绕组、无永磁体、无电刷和滑环。

    全距分布绕组和带辅助励磁绕组的双凸极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845428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610039357.6

    申请日:2006-04-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全距分布绕组和带辅助励磁绕组的双凸极永磁电机是一种关于新型双凸极永磁电机的电枢绕组构造的方法,该永磁电机中定子(2)的内圆周上均布定子凸极(3),永磁体(1)对称于定子的圆心成对布置;在定子(2)上,第一电枢绕组(5)、第二电枢绕组(7)为全距分布绕组,即保持相邻永磁体(1)的距离为两个定子凸极(3),电枢绕组线圈跨永磁体两侧的两个定子凸极(3)分布,即每个安放电枢绕组的定子槽(8)内容纳两个线圈,每个线圈中间则有一个空槽,电枢绕组只占用定子侧一半的槽空间。该电机可以在不减少电机输出功率的条件下,节省一半的槽内导体,从总体上大大减少电机用铜量,提高电机的效率,提高电机加工的效率。

    一种基于交错传感器的级联单元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3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53800.2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交错传感器的级联单元及其控制方法,包括N个完全相同的半桥子模块和N‑1个完全相同的电压传感器,其中,N个半桥子模块的输出端口顺序级联,并以第一个半桥子模块的输出正极作为所述级联单元的输入端口,以最后一个半桥子模块的输出负极作为所述级联单元的输出端口;各电压传感器分别并联在两个相邻半桥子模块级联后的输出端口,一端连接上端半桥子模块的输出正极,另一端连接下端半桥子模块的输出负极。此种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子模块开关管的开路故障快速定位及电压传感器误差校正,从而观测更精确的电容电压,避免级联子模块的电容电压不平衡,实现准确容值监测。

    一种双端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的外玻璃管封装设备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211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623914.8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建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端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的外玻管封装设备,包括设置于工作台面上的外管定位输送机构、外管夹持与回转供气机构、内管定位夹持机构、加热与传动机构、双端合模封口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封装方法,包括将外玻璃管套装在电弧管外;在外玻璃管的两端封装区域加热;待外玻璃管两端封口区域的石英玻璃达到熔融状态时,由双端合模封口机构同时对两端的熔融态石英玻璃进行合模压封。本发明采用双端同时加热封口的方法可以缩短总的外玻璃管封装工艺时间,通过固定平面火头,外玻璃管旋转加热的方法,可降低火头设计的复杂性,提升安全性能;通过回转供气装置实现了在外玻璃管转动过程中,向外玻璃管内提供惰性保护气体。

    一种基于仿真数据迁移学习的多电平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98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74503.3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仿真数据迁移学习的多电平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所述诊断方法包括仿真训练模型构建、实验训练模型构建和实时故障诊断,通过搭建多电平逆变器仿真模型,模拟故障来构建仿真故障样本库;利用仿真故障样本库训练深度学习网络,获得满足性能要求的预训练模型;在多电平逆变器实验平台上模拟特定运行工况获得少量原始故障样本,构建迁移学习故障样本库;抽取迁移学习样本库中少量、全类型故障样本,微调预训练模型参数后得到实时故障诊断模型;对实际运行的多电平逆变器,通过实时采样获取三相电流,提取图像数据特征,由实时故障诊断模型获得故障诊断结果。能有效解决成本高、训练数据不足、诊断模型鲁棒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