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开(公告)号:CN10346875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451445.7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香港浸会大学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12P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蓼大青叶为原料制备靛玉红的方法,为将鲜活的蓼大青叶粉碎,添加吲哚醌,发酵超过12h;利用蓼大青叶作为原料直接制备靛玉红,不仅是用生物化学方法合成靛玉红,引入吲哚醌,提高了反应的另外一个原料吲哚酮的生物量,同时也增加了蓼大青叶中的靛玉红生物量,操作简便;本发明在发酵的过程中通过控氧和添加吲哚醌有效的将反应方向向靛玉红方向发展;使整个生产产业化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4610211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6911.0
申请日:2015-02-03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D311/00 , A61K31/35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如结构式(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前药,所述结构式(Ⅰ)为: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式(Ⅰ)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肿瘤。本发明还涉及含有上述结构式(Ⅰ)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49086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41469.8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5/00 , A61P37/02 , A61P37/08 , A61P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86 , A61K31/352 , A23V2002/00 , A23V2200/308 , A23V220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化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下列结构式的藤黄酮类化合物的医药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上述化合物可用于防治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或白血病。
-
公开(公告)号:CN104257745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61972.8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536 , A61K9/06 , A61P31/22 , C08B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 , A61K9/06 , A61K31/715 , A61K36/536 , A61K47/18 , A61K47/32 , A61K2236/331 , A61K223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夏枯草多糖提取物,所述夏枯草提取物可用如下方法制得:将夏枯草果穗加水10~22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4次,每次0.5~2h,过滤,滤液过0.45um水膜微滤,收集过0.45um水膜微滤后的滤液,将所收集的过0.45um水膜微滤后的滤液再过截留分子量为3~500KDa的超滤膜,收集未透过超滤膜的药液,浓缩,干燥。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夏枯草多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剂和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4163868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185248.5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调节蛋白(MgrA)为靶点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药物的筛选系统。它是通过将MgrA蛋白N端、MgrA蛋白C端与荧光蛋白连接成融合蛋白。本发明还提供了以该融合蛋白为基础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药物的高通量筛选系统。本发明为寻找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药物前体提供了简捷,快速、准确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89322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86012.8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185 , A61P19/06 , A61P29/00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山木瓜枝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制药用途。所述山木瓜枝乙酸乙酯提取物可用如下方法制得:将山木瓜枝经石油醚提取之后的残渣,经70%—90%(体积)乙醇提取,得到乙醇提取物,将上述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醇全部挥发掉,再经乙酸乙酯萃取即得;或将山木瓜枝经石油醚提取之后的残渣,经乙酸乙酯冷浸或热回流提取即得。本发明的上木瓜枝乙酸乙酯提取物可用于治疗痛风和炎症。
-
公开(公告)号:CN10384531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507960.8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122 , A61P35/00 , A61P35/04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公开了云南藤黄中活性化合物Guttiferone?K和Oblongifolin?C在抑制食管癌转移药物或治疗食管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Guttiferone?K和Oblongifolin?C具有抑制食管癌转移的活性,实现了中药藤黄作为制备治疗食管癌药物的应用,开拓了中药藤黄应用范围和药物价值,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创造性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0356605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498969.1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香港浸会大学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55 , A61K36/704 , A61K36/315 , A61K36/282 , A61P1/16 , A61P35/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青药对组合药物,所述药对组合药物为青蒿和大青叶药材混合物的提取物;本发明提供的青蒿的大青叶的药对组合药物,对于治疗肝癌具有良好的活性,更重的是两种药材共同提取的产生的药对作用,是采用两种药材混合乙醇回流提取得到的产物的活性明显由于两种药材分别提取得到的提取物的组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