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玄武岩界面性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368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74112.6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玄武岩界面性能的制备方法,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玄武岩纳米包覆纤维,再将制备的PAN-玄武岩纳米包覆纤维经碳化工艺制得界面性能增强的皮芯结构的玄武岩碳化纳米材料,最后将制得的皮芯结构的玄武岩碳化纳米材料与树脂基体进行固化形成界面性能增强的复合材料,其既有皮层碳纳米材料大的表面积、相对高的电导率、结构完整、吸附性能好等特征,又有芯层玄武岩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同时发挥两种材料的优点,且本方法对环境污染少可广泛应用在纤维增强材料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差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复合材料的性能,并且可推动新型纤维复合材料的设计,便于更好地应用与开发。

    一种连续生产压电纤维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2481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45847.6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压电纤维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熔融纺丝装置、水冷却罗拉、温度控制罗拉和极化装置,熔融纺丝装置包括上表面连接有料斗、端部连接有喷丝头的纺丝箱体,极化装置包括装有硅油的极化池,硅油中设置有两个高压电极板,两个高压电极板之间形成纤维行进通道,纤维行进通道两边分别设置有慢速罗拉和快速罗拉,极化池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本发明装置将生产极化与收集一体化,提高了压电纤维生产的效率。本发明一种连续生产压电纤维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加热硅油,调节快速罗拉和慢速罗拉的转速比,调节高压电极板的电压,本方法操作简单,精确控制各项参数,良品率高。

    一种三维机织携纱器
    10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77990U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721744991.X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三维机织携纱器,包括储纱轮,沿储纱轮轴心位置开设有通孔,储纱轮通过通孔穿接有中心转轴,中心转轴连接有固定架。中心转轴两端均开设有凹槽,固定架包括n型框体,框体开口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凹槽相适配的连接头。通过固定架将储纱器与编织机连接,拆卸方便;在储纱器上设置卷簧,不仅能保证回纱量,并且能防止纱线张力过度变化导致的织造质量降低。

    一种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隐身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206502922U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621199327.7

    申请日:2016-1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隐身复合材料,包括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包芯纱织造而成的布,布的纹路缝隙和表面均固化有TDE‑86环氧树脂,TDE‑86环氧树脂通过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与布复合固化,碳纤维/玻璃纤维包芯纱以碳纤维为芯纱,玻璃纤维为编织纱,采用二维编织技术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隐身材料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包芯纱结构,利用玻璃纤维的透波性能,使电磁波能够最大限度的进入到包芯纱线内部,然后利用碳纤维的电阻损耗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而耗散掉。同时碳纤维作为芯纱,处于伸直状态,可以有效的发挥其力学性能,使得隐身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一种废旧纺织纤维增强复合面料

    公开(公告)号:CN218749690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2813925.0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旧纺织纤维增强复合面料,包括:三维复合结构,三维复合结构包括若干针刺毡,以及与若干针刺毡上下面贴合的织物层;针刺毡的层数不小于2,三维复合结构沿厚度方向由若干缝线贯穿;每个针刺毡由纤维薄膜针刺形成,纤维薄膜为若干废旧纺织单纤维交叉折叠形成;织物层为定制花纹的织物或纤维织物;三维复合结构的表面包覆有树脂层。本实用新型既节省了后续加工成本,又绿色、环保、无甲醛;选用的纺织品为纺织废料,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纺织废料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避免纺织废料的填埋和燃烧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一种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无针式气流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533224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0864275.0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无针式气流纺装置,属于纳米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倒锥旋转体的内腔与气体助推系统和核层纺丝液供液系统连通,气体助推系统用于向倒锥旋转体内腔中的核层纺丝液施加压力;倒锥旋转体的底部设有出液口,顶部通过转动密封结构与端盖连接,倒锥旋转体与旋转动力系统连接;壳层纺丝液涂液系统正对倒锥旋转体外锥面设置;高温高速气流喷射系统和接收装置分别相对设置在倒锥旋转体底部出液口的两侧。结构设计合理、工艺流程短,能够获得不同结构与性能的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纤维,效率高、产量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双层纳米纤维膜复合载药粘附贴剂

    公开(公告)号:CN210409032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0400630.6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双层纳米纤维膜复合载药粘附贴剂,属于医疗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将纳米纤维膜结构的突释药剂层、缓释药剂层与粘附膜复合,突释药剂层和缓释药剂层可以负载不同类型的药物,根据伤口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形成梯度释放,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作为载体的纳米纤维膜,具有比表面积高、孔隙率高、透湿透气、纤维直径细等优点,能增大药物的负载量,孔隙率高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增殖,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透湿透气可以模拟黏膜或是皮肤的天然环境,有利于创面的新生细胞生长,纤维直径细能够为细胞提供更多生长位点,可以加速创面修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