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感应电机稳态特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5858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616372.2

    申请日:2013-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感应电机稳态特性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直线感应电机的一维磁密分布模型;(2)根据一维磁密分布模型,计算y轴磁通密度;(3)利用磁障面特性,由y轴磁通密度得到电场强度;(4)计算正常磁密行波、入端磁密反射波和出端磁密反射波的幅值的复数形式;(5)计算正常磁密行波阻抗、入端磁密反射波阻抗和出端磁密反射波阻抗;(6)计算直线感应电机单相电路的总阻抗;(7)对直线感应电机在不同稳定状态下的性能参数进行分析。本方法明显降低了直线感应电机电磁特性的分析难度和计算时间,准确性高,可方便应用于直线感应电机的初期电磁优化设计以及中后期的电磁参数和驱动性能分析。

    基于模型预测的双凸极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15961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700676.7

    申请日:201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凸极永磁同步电机的新型模型直接转矩预测控制方法,具体为:采集双凸极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电流和转子角速度;分别在八组逆变器开关矢量信号下,结合定子电流和转子角速度,依据八种开关状态下电流变化量及微分量与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约束关系,预测出每种逆变器开关矢量下一时刻的电机输出电流;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理论,进一步预测每种逆变器开关矢量下一时刻的机转矩和电机磁链;以转矩和磁链波动总量最小为目标,合理选择出相关电压矢量,实时控制逆变器工作。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开关频率及损耗,并减小电机的力矩波动。

    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6239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15595.3

    申请日:2015-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环引入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对速度控制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得到了较为稳定的q轴参考电流,进而得到比较理想的转速、转矩等。本发明能在系统受到干扰和不确定参数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快速有效地调节永磁同步电机的各项输入和输出参数,动态响应速度快,鲁棒性高,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精度及其运行的可靠性。

    一种基于切线角的变步长光伏MPPT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4468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008946.2

    申请日:2014-01-09

    Inventor: 徐伟 唐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切线角的变步长光伏MPPT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光伏电池的功率-电压特性曲线;(2)由功率-电压特性曲线,得到速度因子NL=1-cosθ,其中,为功率-电压特性曲线的切线角,P为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u为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3)由速度因子NL得到步长Di;(4)根据扰动观察法的基本原理,得到比例积分调节器的参考电压Uref(i+1)=Uref(i)±Di,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变步长控制方法中最大步长选择困难,以及容易因参数设计不当导致MPP右侧跟踪不收敛或产生死区的问题,能同时兼顾最大功率点跟踪的速度和精度,准确快速地跟踪到光伏阵列输出的最大功率点。

    一种基于线性迭代的光伏MPPT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7671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004123.2

    申请日:2014-01-06

    Inventor: 徐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迭代的光伏MPPT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功率-电压特性曲线上电压分别为uL和uR的点A和点B,其中,uL∈[0,Um],uR∈[Um,UOC],Um为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UOC为开路电压;(2)获取功率-电压特性曲线上与点A和点B的切线交点C电压相同的点D作为近似最大功率点;(3)获取过点D的切线,判断切线斜率的绝对值|P′(uC)|是否小于预定的精度阈值ε,是则执行(5),否则执行(4);(4)如果P′(uC)>0,则将点D作为新的点A,返回(2);如果P′(uC)

    直线感应电机驱动特性分析等效电路及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497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31650.X

    申请日:2014-04-02

    Inventor: 徐伟 穆朝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感应电机驱动特性分析等效电路及分析方法。把Maxwell方程和绕组函数法相结合,从直线感应电机初级实际绕组的分布出发,得到直线感应电机的初级绕组函数、次级基波绕组函数和次级边端效应波绕组函数。然后根据绕组函数基本理论,分析计算出直线感应电机的等效电感、运动电势系数,并建立直线感应电机的电压和磁链方程式,进一步建立直线感应电机新型等效电路模型。利用新型等效电路模型,对直线感应电机的稳态和动态特性进行分析。本发明从电机的实际绕组分布情况出发,合理考虑了直线感应电机的横向边缘效应、纵向边端效应和初级半填充槽对电机电感和次级电阻的影响,可对直线感应电机的驱动特性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

    基于模型预测的双凸极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6624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40488.7

    申请日:2013-12-28

    Inventor: 徐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凸极永磁同步电机(DSPM)的电流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得到八组逆变器开关矢量信号;在当前时刻k,在每一组逆变器开关矢量信号下,预测下一时刻k+1的p相定子电流其中,p表示电机A、B和C相;在每一组逆变器开关矢量信号下,根据得到d轴和q轴的电流预测值;在每一组逆变器开关矢量信号下,计算下一时刻k+1的d轴预测电流误差和q轴预测电流误差根据和选取转矩波动和磁链波动总量最小时的开关矢量信号作为逆变器开关的驱动信号,实时控制逆变器开关管的通断。该方法通过对DSPM电机输出电流的精确控制,精确控制逆变器开关矢量变化,使电机转矩波动和磁链波动最小,对电极参数要求低,响应速度快。

    直线感应电机稳态特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5858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16372.2

    申请日:2013-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感应电机稳态特性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直线感应电机的一维磁密分布模型;(2)根据一维磁密分布模型,计算y轴磁通密度;(3)利用磁障面特性,由y轴磁通密度得到电场强度;(4)计算正常磁密行波、入端磁密反射波和出端磁密反射波的幅值的复数形式;(5)计算正常磁密行波阻抗、入端磁密反射波阻抗和出端磁密反射波阻抗;(6)计算直线感应电机单相电路的总阻抗;(7)对直线感应电机在不同稳定状态下的性能参数进行分析。本方法明显降低了直线感应电机电磁特性的分析难度和计算时间,准确性高,可方便应用于直线感应电机的初期电磁优化设计以及中后期的电磁参数和驱动性能分析。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点云拼接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678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94065.7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视觉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点云拼接方法与系统。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多传感器的点云拼接方法,通过提取并融合包括相机、单目线激光扫描仪和惯性测量单元在内的多个传感器数据,构建高精度的目标齐次变换矩阵,结合该目标齐次变换矩阵,将各个帧时刻的第一图像的中心线点集在第一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到第二坐标系下的坐标,并对各个帧时刻的第一图像的中心线点集在第二坐标系下的坐标进行点云拼接,避免了因单目线激光扫描点云重合度低导致拼接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点云拼接精度以及重建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初级磁场定向的分段LPDSLIM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106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67461.8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初级磁场定向的分段LPDSLIM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估算初级磁链,并计算其幅值和相位角;然后对初级总磁链进行闭环控制获得初级总电流d轴分量参考值;最后对初级总电流d轴分量进行闭环控制获得初级电压的d轴参考值。对于电磁推力控制环,首先对速度进行闭环控制获得电磁推力参考值;然后计算推力补偿值,进而获得初级总电流q轴分量参考值,实现d轴和q轴之间的控制解耦;最后对初级总电流q轴分量进行闭环控制获得初级电压的q轴参考值。对初级电压的d轴和q轴参考值进行坐标变换即可获得初级电压的α轴和β轴参考值,利用SVPWM控制方法实现对分段LPDSLIM的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