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沉淀池排泥及污泥回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961998U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20582435.8

    申请日:2012-1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沉淀池排泥及污泥回流系统,所述高效沉淀池包括设置在主池体底部的浓缩排泥区,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于主池体底部浓缩排泥区末端的排泥斗,位于排泥斗上部的排泥槽,排泥槽与排泥斗之间设置有污泥气提装置,该排泥槽与中间储泥池连接,中间储泥池分别设有污泥回流泵组与污泥排放泵组。本实用新型技术可以更好的监测污泥含固率,灵活调节污泥的回流及排放,使回流污泥的浓度和回流比更易控制,能够进一步确保高效沉淀池的出水水质,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排至污泥处理系统的污泥浓度。

    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011795U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20065350.8

    申请日:2011-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输出端与气浮池的输入端连接,气浮池的输出端与过滤设备连接,过滤设备的输出端与超滤膜组的输入端连接,超滤膜组的输出端与清水池连接,清水池通过送水泵房连接配水管网。本实用新型针对原水水质低浊高藻的特性对常规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和超滤工艺进行优化组合,并充分考虑厂区地热资源利用,形成强化常规处理体系。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用地,优化运行流程,充分利用地热资源,简化生产管理,并在确保出水水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一种滤池布水布气系统
    10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70531U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1020233789.2

    申请日:2010-0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池布水布气系统,它主要包括布水布气渠,其特征在于布水布气渠上方设有二次浇捣的渠顶板,渠顶板内设有布水立管和布气立管,渠顶板上方设有与布水布气渠垂直的布水布气横管,布水布气横管和布水布气渠之间分别通过布水立管和布气立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布水立管和布气立管距离拉开,既便于施工又避免气水冲洗干扰;二次找平板的应用确保布水布气横管下部水孔高出池底,又确保布水布气横管水平;布水布气管及找平固定件的合理优化,使系统安装更加灵活可靠。本实用新型可确保滤池反冲洗时在布水布气渠和布水布气横管内形成上下双气垫层,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适宜在给水厂新建或改建气水反冲洗滤池工程中应用。

    一种微型喷头
    10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84678U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20111995.6

    申请日:2010-0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喷头,包括喷头喷水管,其特征在于:喷头喷水管上焊接导流片支架,并与橡胶隔污垫圈卡环通过螺纹连接,橡胶隔污垫圈装在卡环与支架中间,导流片支架上部安装导流片。导流片支架上部设有导流片安装孔,导流片安装在导流片安装孔内,导流片安装孔的边缘设有多个凹槽。通过均匀布设多个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喷头可以实现道路路面水膜厚度的均匀。拆装时将拆装工具中的拨爪分别插入导流片支架边缘的相应凹槽内,转动手柄导杆,拨爪带动喷头旋转。本实用新型清洗维护时,只需简单水冲或更换橡胶隔污垫圈即可,十分简单和方便。

    一种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

    公开(公告)号:CN214530904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22460648.0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该构筑物包含取水前池、泵房、上层消能流道、下层重力流道、配电间及控制室、功能切换井、出水后池、防洪闸门、后池流量调节堰。本实用新型的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构筑物可以适应不同取水水位变化,通过管道、渠道、水泵等多种取水方式实现重力取水、提升取水、输水、防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且具备与上下游系统串联泵站单元相衔接的创新型组合构筑物设计。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构筑物之间的合理布置和流程设计,在较小的占地面积上实现多个工艺流程集成布置,能够实现水利与市政取水相结合,流程顺畅、管理十分便捷,适应近远期的功能衔接。

    一种外挂式地下综合管廊
    10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30342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101647.8

    申请日:2016-02-02

    Inventor: 许嘉炯 危有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挂式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其特征在于燃气管沟或/和雨水箱涵与管廊叠合形成整体,布置于管廊上部,在管廊设置吊装口、通风口处,燃气管沟或/和雨水箱涵采用局部外挂的形式设置在吊装口、通风口侧面。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将雨水、燃气管线整合纳入综合管廊,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营,实现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开发并经济有效的目的。

    一种具有破冰功能的冲吸泥机

    公开(公告)号:CN204608858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170737.8

    申请日:2015-03-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破冰功能的冲吸泥机,其包含:若干水泵,其分别设在所述的导杆机构上,其进口对准淤泥,起到清除积泥或板结的作用;若干岀泥管路,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各个水泵的出口,起到收集淤泥的作用;若干反冲管路,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每根岀泥管路的出口,其出口分别对应设在所述的各个刮板前端,起到冲刷刮板上的板结的作用;若干排泥管路,其进口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的每根岀泥管路的出口,以将集齐的淤泥从冲吸泥机内排出;其中,每根所述的反冲管路上分别设有破冰角。其优点是:具备防冻破冰功能,并能够对阻挡刮板前行的淤泥板结进行冲泥操作,确保设备的持久高效运行。

    季节性金属污染的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465420U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20051911.3

    申请日:2012-0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季节性金属污染的低浊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絮凝沉淀池和气浮池之间设置第一阀门,在絮凝沉淀池的输出端和超滤膜组之间设置第二阀门,在絮凝沉淀池的输出端和提升泵房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三阀门,在提升泵房的输出端和曝气池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第四阀门,在提升泵房的输出端和砂滤池的输入端之间设置第五阀门,在进水管网设置水质监测点。该装置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水质实际情况,在原水水质较好时采用混凝沉淀+超滤的短流程工艺,实现节能运行和简化生产管理的目标;在季节性水质变化时,采用全套工艺流程,确保出厂水质,总体流程体现生产运行的灵活性和对水质变化的适应性。

    一种安全水箱
    10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90890U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20548402.7

    申请日:2011-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城市二次供水等对水质安全保障要求较高条件下使用的具备自动消毒功能的安全水箱,包括水箱,该水箱设有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和放空管,其特征在于水箱内设置导流隔板,将水箱分隔成蛇形通道,进水管与该蛇形通道的入口端连接,出水管与该蛇形通道的出口端连接,出水管连接有回流管,该回流管上设有增压泵,回流管接回蛇形通道的入口端,在该回流管上设有消毒剂投加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隔板优化水流条件,以减少水箱死水区;通过设置液位计和进水管上的电动阀门控制水箱进水,并按照进水时间确定是否补消毒剂后回流;出水管上设置紫外线消毒,确保出水水质。

    微污染高氨氮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011815U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20065357.X

    申请日:2011-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污染高氨氮原水组合强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输出端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输入端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输出端与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砂滤池的输出端与臭氧接触池的输入端连接,臭氧接触池的输出端与活性炭砂滤池的输入端连接,活性炭砂滤池的输出端与清水池的输入端连接,清水池的输出端通过送水泵房连接到配水管网。本实用新型将生物接触氧化池设于絮凝平流沉淀池或高效沉淀池后,减少污泥沉积对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的影响。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用地,优化流程,充分利用地形和地热资源,简化生产管理,并对确保出水水质有明显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