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液位虹吸自流浸没式膜滤池及其产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6888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10029030.1

    申请日:201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液位虹吸自流浸没式膜滤池,其特征在于进水室与膜滤池之间通过进水堰连接,出水室与出水总渠之间设有出水堰,进水堰的高度高于出水堰的高度,膜滤池设有液位仪,产水管设有受液位信号控制的调节阀门。本发明利用进、出水堰高差,实现虹吸自流,利用进水堰均衡各滤格分配的水量,利用液位仪控制调节阀门的开度实现恒液位等滤速过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设抽吸水泵,可充分利用系统的水头差虹吸自流,并且控制方式十分简单成熟,不光设备大大简化,管理方便且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本发明可用于新建水厂,也可用于老水厂的改扩建中与原系统高程匹配。

    一种带提升泵房的浸没式膜滤池及其产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6887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10029028.4

    申请日:201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提升泵房的浸没式膜滤池,其特征在于进水室与膜滤池之间通过进水堰连接,产水管与出水总渠连接,产水管出口设有挡水堰板,出水总渠与出水总管连接,进水堰高度高于挡水堰板高度,该膜池一端设有提升泵房,出水总渠延伸至提升泵房内,提升泵房内设有提升泵,出水总渠通过提升泵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再与出水总管连接,在出水总管上形成旁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取消了单格滤池产水管上并联的抽吸水泵,依靠提升泵房降低出水总渠水位实现膜产水的完全虹吸自流,单格滤池设备简单、控制管理方便,适应性更强,节能效果更好。提升泵房内水泵台数较少,投资、能耗减少,运行管理方便。

    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67458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060414.X

    申请日:2011-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当原水冬季浊度在5NTU左右且气温低于5℃、或夏季藻类超过100万个/升的常规条件下,处理工艺包括:先采用絮凝平流沉淀池或高效沉淀池进行沉淀,然后用气浮池气浮除藻,出水通过超滤膜组进一步去除浊度和藻类,再通过清水池调蓄后由送水泵房送入配水管网。本发明针对原水水质低浊高藻的特性对常规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和超滤工艺进行优化组合,并充分考虑厂区地热资源利用,形成强化常规处理体系。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用地,优化流程,充分利用地热资源,简化生产管理,并对确保出水水质有明显的优势。

    富氧回流沉淀池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2491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710047046.9

    申请日:2007-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氧回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主池体进水端设有强化曝气区,强化曝气区内设有曝气管路,强化曝气区与混合搅拌区连通,混合搅拌区与提升搅拌区连通,主池体出水侧底部设置浓缩排泥区,在主池体外部设置鼓风机,鼓风机与曝气管道连接。本发明的各部分通过管路紧密配合,比其它常用沉淀池和澄清池结构更合理,布水更均匀。曝气系统为池内污泥微生物提供充足溶解氧强化生物作用。本发明可以充分发挥生物降解有机物、氮和磷等指标,进一步降低池体占地面积,放大处理规模,解决沉淀处理中的表面负荷率不高、出水不均匀和水中溶解氧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集中式好氧推泥沉淀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72695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0710047044.X

    申请日:2007-1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式好氧推泥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主池体内设有曝气管路,污泥回流泵和污泥排放泵设在主池体内部侧面,位于主池体外部的进水管设置有药剂投加点,主池体内部也设有药剂投加点。本发明的各部分通过管路紧密配合,结构更合理,布水更均匀,实现完整的泥水体内循环。曝气管路为池内污泥微生物提供充足溶解氧以强化生物作用。池体内外多种药剂多点投加进一步强化物理絮凝作用。提升搅拌机和污泥回流泵受变频电机控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节,更能确保出水水质。浓缩推泥机可实现污泥集中,污泥浓缩,适宜在给水厂加强常规处理、污水厂处理和特种水处理中使用。

    一种沉清叠合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池及其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102041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110356507.7

    申请日:201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清叠合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池,主要包括机械混合池、折板絮凝池、平流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下部叠合消毒接触池和清水池,外部另设独立的鼓风机房和后续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清水池合建,与后续生物滤池及辅助鼓风机房结合,将生物预处理和常规处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生物预处理和常规处理沉淀过滤的全部功能,简化管路系统,便于管理;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用曝气器曝气充氧,不但提高了填料接触氧化的处理效果,且改善了后续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保证了总体处理工艺的出水水质。

    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67458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10060414.X

    申请日:2011-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浊高藻原水组合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当原水冬季浊度在5NTU左右且气温低于5℃、或夏季藻类超过100万个/升的常规条件下,处理工艺包括:先采用絮凝平流沉淀池或高效沉淀池进行沉淀,然后用气浮池气浮除藻,出水通过超滤膜组进一步去除浊度和藻类,再通过清水池调蓄后由送水泵房送入配水管网。本发明针对原水水质低浊高藻的特性对常规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和超滤工艺进行优化组合,并充分考虑厂区地热资源利用,形成强化常规处理体系。该组合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用地,优化流程,充分利用地热资源,简化生产管理,并对确保出水水质有明显的优势。

    一种滤池布水布气系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4136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010207459.0

    申请日:2010-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池布水布气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气水反冲洗滤池下部设有布水布气渠,布水布气渠上部的渠顶板在施工时结合布水立管和布气立管一并实施,预埋找平板后进行渠顶板浇注,利用预埋找平板进行找平;B、将二次找平板焊至预埋找平板上部,在二次找平板上部设置布水布气横管,布水布气横管分别通过布水立管和布气立管与布水布气渠连通;C、布水布气横管上置压板,对布水布气横管进行找平及固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注意施工的步骤与质量的情况下,可确保滤池反冲洗时在布水布气渠和布水布气管内形成上下双气垫层,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适宜在给水厂新建或改建气水反冲洗滤池工程中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