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40166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368768.4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节性高浊原水处理工艺,原水先进入预沉浓缩回用池预沉后,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沉淀出水进入滤池过滤后,出水进入清水池调蓄后,由二级泵房加压送入市政管网,预沉浓缩回用池的排泥接入平衡池进行储存,出泥进入脱水机房进行脱水处理,脱出干泥外运处置,滤液排入浓缩质能转化池。该工艺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排泥水处理工艺和净水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将生产废水浓缩和脱水工艺中易于超标排放的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滤液用浓缩质能转化池进行二次处理,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出水达标排放和生产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能源进一步回收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94136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010207459.0
申请日:2010-06-2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B01D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池布水布气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气水反冲洗滤池下部设有布水布气渠,布水布气渠上部的渠顶板在施工时结合布水立管和布气立管一并实施,预埋找平板后进行渠顶板浇注,利用预埋找平板进行找平;B、将二次找平板焊至预埋找平板上部,在二次找平板上部设置布水布气横管,布水布气横管分别通过布水立管和布气立管与布水布气渠连通;C、布水布气横管上置压板,对布水布气横管进行找平及固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注意施工的步骤与质量的情况下,可确保滤池反冲洗时在布水布气渠和布水布气管内形成上下双气垫层,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适宜在给水厂新建或改建气水反冲洗滤池工程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94136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07459.0
申请日:2010-06-2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B01D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池布水布气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气水反冲洗滤池下部设有布水布气渠,布水布气渠上部的渠顶板在施工时结合布水立管和布气立管一并实施,预埋找平板后进行渠顶板浇注,利用预埋找平板进行找平;B、将二次找平板焊至预埋找平板上部,在二次找平板上部设置布水布气横管,布水布气横管分别通过布水立管和布气立管与布水布气渠连通;C、布水布气横管上置压板,对布水布气横管进行找平及固定。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注意施工的步骤与质量的情况下,可确保滤池反冲洗时在布水布气渠和布水布气管内形成上下双气垫层,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适宜在给水厂新建或改建气水反冲洗滤池工程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973707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10370648.2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节性高浊原水处理工艺,原水先进入预沉浓缩回用池预沉后,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沉淀出水进入滤池过滤后,出水进入清水池调蓄后,由二级泵房加压送入市政管网,预沉浓缩回用池的排泥接入平衡池进行储存,出泥进入脱水机房进行脱水处理,脱出干泥外运处置,滤液排入浓缩质能转化池。该工艺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排泥水处理工艺和净水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将生产废水浓缩和脱水工艺中易于超标排放的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滤液用浓缩质能转化池进行二次处理,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出水达标排放和生产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能源进一步回收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973707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70648.2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节性高浊原水处理工艺,原水先进入预沉浓缩回用池预沉后,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沉淀出水进入滤池过滤后,出水进入清水池调蓄后,由二级泵房加压送入市政管网,预沉浓缩回用池的排泥接入平衡池进行储存,出泥进入脱水机房进行脱水处理,脱出干泥外运处置,滤液排入浓缩质能转化池。该工艺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排泥水处理工艺和净水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将生产废水浓缩和脱水工艺中易于超标排放的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滤液用浓缩质能转化池进行二次处理,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出水达标排放和生产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能源进一步回收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22839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67993.5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1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向可滑移管道支座,包含:支墩;用于承载管道的管托,设置在所述支墩的上方;所述的支墩与管托之间设有滑移机构;所述的滑移机构包含与所述管托连接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下方的槽盘,所述槽盘内嵌在支墩的顶面,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与槽盘之间的滚珠。本发明既能满足镇墩难以实施情况下管道架空明敷的需要,更能从管道本身的应力释放角度出发,减少管道支座处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以及管线曲线布置时温差变形需要的轴向与径向两个方向的伸缩量要求,确保管道强度及变形等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128020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368716.7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沉浓缩回用池,池体内设置带配水孔的中心配水桶,所述中心配水桶与设置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连接,池体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出水槽以及与出水槽相配合的堰板,出水槽通过出水管与后续沉淀池连接,池体内设置浓缩刮泥机,池体底部设置排泥斗,池体底部设置出砂管与排泥斗连接,抽泥泵房设置水泵,水泵的进口管道通过抽砂管与出砂管上游连接,水泵的出口管道通过排砂管与出砂管下游连接,水泵的进口管道通过抽泥管与进水管连接,水泵的出口管道还与排泥管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原水预沉处理和排泥水浓缩处理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和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14016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68768.4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节性高浊原水处理工艺,原水先进入预沉浓缩回用池预沉后,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沉淀出水进入滤池过滤后,出水进入清水池调蓄后,由二级泵房加压送入市政管网,预沉浓缩回用池的排泥接入平衡池进行储存,出泥进入脱水机房进行脱水处理,脱出干泥外运处置,滤液排入浓缩质能转化池。该工艺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排泥水处理工艺和净水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将生产废水浓缩和脱水工艺中易于超标排放的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滤液用浓缩质能转化池进行二次处理,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出水达标排放和生产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能源进一步回收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28020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68716.7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沉浓缩回用池,池体内设置带配水孔的中心配水桶,所述中心配水桶与设置在池体底部的进水管连接,池体的上端边缘设置有出水槽以及与出水槽相配合的堰板,出水槽通过出水管与后续沉淀池连接,池体内设置浓缩刮泥机,池体底部设置排泥斗,池体底部设置出砂管与排泥斗连接,抽泥泵房设置水泵,水泵的进口管道通过抽砂管与出砂管上游连接,水泵的出口管道通过排砂管与出砂管下游连接,水泵的进口管道通过抽泥管与进水管连接,水泵的出口管道还与排泥管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适应不同原水情况和运行要求,将原水预沉处理和排泥水浓缩处理工艺结合在一起,同时适应季节性高浊度和平时低浊度工况,高效利用构筑物处理能力以节约占地面积,实现净水工艺和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219569613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270138.8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固定橡胶止水带的装置。包括橡胶止水带,所述橡胶止水带中心“O”上下侧设置止水带夹板,所述止水带夹板安装于混凝土外侧,所述止水带夹板端部呈“U”形且与所述橡胶止水带中心“O”紧贴,所述橡胶止水带左侧翼缘置入混凝土内部且位于钢筋卡中心。采用本模板可牢靠固定橡胶止水带,提高橡胶止水带的施工安装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