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粘稠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62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30365.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粘稠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谷氨酸棒杆菌由由谷氨酸棒杆菌ATCC 13032突变得到,突变位点包括:将862902位点上的胞嘧啶突变为胸腺嘧啶;将862903位点上的鸟嘌呤突变为腺嘌呤;将862953位点上的胞嘧啶突变为胸腺嘧啶;将862961位点上的腺嘌呤突变为鸟嘌呤;在862958位点上插入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将862963位点上的鸟嘌呤缺失突变。本发明的谷氨酸棒杆菌在高粘稠环境中的耐受性和在低溶解氧环境下的生长代谢能力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粘多糖的产量,避免因产生的粘多糖使得发酵液粘稠,溶氧不足进而限制谷氨酸棒杆菌代谢,最终影响粘多糖合成的问题。

    一种酪氨酸酶突变体及其在生物染发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78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54009.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酪氨酸酶突变体及其在生物染发中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筛选并构建了酪氨酸酶突变体,对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多刺疣微菌(Verrucomicrobium spinosum)来源的酪氨酸酶序列,对氨基酸定点突变,实现了酪氨酸酶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活性表达,得到的酪氨酸酶突变体具有高效催化酪氨酸合成黑色素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了酪氨酸酶的稳定性,在保存多日后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酶活。基于该酪氨酸酶突变体,建立了酶法催化的生物染发体系,实现了无毒、绿色安全、高效便捷的生物染发,提高了头发的机械强度,安全性优于传统化学染发,染发底物相比于其他生物染发剂所用黑色素前体也更廉价易得。

    制备不同分子量肝素的磺酸化修饰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6357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060434.7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备不同分子量肝素的磺酸化修饰体系构建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手段,以毕赤酵母GS115为出发菌株,在细胞内异源表达了肝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双功能N-脱乙酰/N-磺酸转移酶(NDST)、葡萄糖醛酸C5‑变构酶(C5epi)、磺酸乙酰肝素2‑磺酸转移酶(2‑OST)、磺酸乙酰肝素6‑磺酸转移酶(6‑OST)、磺酸乙酰肝素3‑磺酸转移酶(3‑OST),本发明实现了利用微生物发酵碳源生产肝素修饰酶,并首次实现了从ATP出发全酶法体外催化合成肝素。

    对酶进行再设计促进其在原核生物中可溶表达及活性提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04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7846.8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酶进行再设计促进其在原核生物中可溶表达及活性提高的方法,属于计算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活性位点及其 范围内的氨基酸残基、底物结合位点及其 范围内的氨基酸残基设置为不允许变动位点,将半胱氨酸残基所在位点设置为氨基酸变动位点,不允许出现半胱氨酸且保持该位点氨基酸α碳原子不变,蛋白序列上其余位点设置为虚拟饱和突变位点,再经筛选得到再设计的酶。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设计得到的胰蛋白酶突变体可以在原核微生物中实现高效可溶表达,酰胺酶比酶活达到77.48U/mg,通过多位点突变实现了酶活的进一步提高,达到了137.05U/mg。

    一种基于调控sigma因子改变大肠杆菌细胞生长与代谢合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4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63758.2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调控sigma因子改变大肠杆菌细胞生长与代谢合成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过表达sigma因子实现对大肠杆菌全基因组基因的表达调控,以提高大肠杆菌的生长强度,进而强化其代谢物的生产。与其他调控方法相比,本发明无需额外表达异源元件,也不需要对目的基因进行改造,即可实现全基因组水平的表达调控。且经验证,利用本发明提升细胞生长和代谢产物合成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5‑氨基乙酰丙酸的产量。

    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制备超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161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396678.6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制备超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谷氨酸棒杆菌中游离表达透明质酸合酶编码基因pmhasA,构建了透明质酸的合成途径;采取弱化RBS强度的方法,弱化合酶pmHAS的表达;采取定点突变的策略理性改造透明质酸合成酶编码基因pmhasA;在谷氨酸棒杆菌中通过组合调控策略强化表达前体UDP‑葡萄糖醛酸和UDP‑N‑乙酰葡萄糖胺的合成途径酶编码基因;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采取低温发酵的策略;重组谷氨酸棒杆菌生产的透明质酸分子量达到5‑9MDa。本发明构建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