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刺激响应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2150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132615.1

    申请日:2010-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刺激响应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通过硅烷化处理,得到末端带羧基官能团的纳米粒子,用合成的硫代烷基氨-2-硫吡啶盐酸盐通过化学共价偶联的方法在纳米粒子表面形成自组装单分子层,然后和还原型的谷胱甘肽混合,通过硫硫键的断裂生产巯基吡啶小分子,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紫外检测在343nm处有明显吸收峰,以此证明硫硫键对含硫化合物的刺激响应性,由此制备对含硫的有机或生物分子刺激响应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分子识别功能,刺激响应性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一种制备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3554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83412.2

    申请日:2010-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方法,它以生物发电厂的稻壳灰、冶炼企业的含SiO2烟尘、冶金硅厂的微硅粉及天然硅藻土矿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原料,磨细后,与摩尔浓度为0.5~4mol/L的盐酸溶液搅拌混合,再在40~60℃温度下处理2~4小时,分离出中间原料;再按中间原料∶NaOH∶结构导向剂∶H2O=1∶0.2~0.5∶0.05~0.2∶150~200的摩尔比混合搅拌8~24小时;进行水热合成或者微波合成后,调整合成液pH值10~12;烘干合成液后,于400~800℃下焙烧2~5小时,冷却后即得到介孔二氧化硅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产品性能优异,环境负荷小、能耗低、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解决了介孔二氧化硅原料难以寻求等问题。

    一种制备高纯球形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676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18379.2

    申请日:2009-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高纯球形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特别是用等离子体氢热还原法制备高纯球形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工艺步骤如下:将含SiO2原料在450~1000℃下处理,研磨成粉,酸浸除杂;等离子体反应炉内密闭进行氢热还原,生成Si气体和SiO气体;以10~1000℃/min的速度冷却,SiO歧化反应,离开等离子体区的气体生成Si和SiO2球形纳米颗粒;SiO2和Si的混合物加热到300~800℃氧化处理,最后得到高纯球形纳米SiO2。本方法获得的球形纳米SiO2纯度大于99.99%,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50~200纳米。工艺流程短、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节能环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