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基丙烯基亚磷酰胺单体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1950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101673.6

    申请日:2014-03-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甲基丙烯基亚磷酰胺单体及其合成方法,涉及水凝胶。所述甲基丙烯基亚磷酰胺单体的分子式为C(38+n1)H(50+2n1)N3O6P,其中,n1为CH2基团的个数,n1=1~3。先制备acrylic-OH2,再制备acylic-DMT,最后在氮气保护下,将acylic-DMT和N,N-二异丙基乙基胺混合后,用二氯甲烷溶解,再加入2-氰乙基N,N-二异丙基氯代亚磷酰胺反应后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甲基丙烯基亚磷酰胺单体。合成原料廉价,步骤简单可行;合成DNA后纯化效率更高,进而可以得到更高的聚合效率;可以根据需要嵌入到DNA序列的任何一个位置。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7845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362899.2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核酸。提供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核酸适体具有G四聚体结构或者茎环结构,制备方法包括:设计并合成单链DNA随机寡核苷酸库,筛选目的寡核苷酸序列,并通过流式分析法鉴定其与靶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和亲和力。筛选获得的核酸适体无毒性,分子量小,渗透性好,易于合成与标记,只特异性识别EpCAM蛋白,并且特异性识别表达EpCAM蛋白的细胞系,对不表达此蛋白的细胞系不具有识别功能。

    黄曲霉毒素B1的核酸适体AFB1-20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25686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410015498.9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黄曲霉毒素B1的核酸适体AFB1-20及其应用,涉及一种核酸。还涉及所述核酸适体的衍生物,包括截短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黄曲霉毒素B1的核酸适体是通过基于琼脂糖微珠分离-流式细胞术分析的亲和SELEX方法筛选制备。所述黄曲霉毒素B1的核酸适体及其衍生物富含G碱基,具有茎环结构,亲和力高,稳定性好,无毒,易于合成和标记,可作为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一种潜在分离富集和检测试剂。

    黄曲霉毒素B1的核酸适体AFB1-0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69543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410015297.9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黄曲霉毒素B1的核酸适体AFB1-01及其应用,涉及一种核酸。所述黄曲霉毒素B1的核酸适体AFB1-01是通过基于琼脂糖微珠分离-流式细胞术分析的亲和SELEX方法筛选制备。所述黄曲霉毒素B1的核酸适体AFB1-01富含G碱基,具有茎环结构,亲和力高,稳定性好,无毒,易于合成和标记,可作为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一种潜在检测试剂。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核酸适体EpCAMB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87990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28301.2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核酸适体EpCAM B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核酸。提供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核酸适体具有G四聚体结构或者茎环结构,制备方法包括:设计并合成单链DNA随机寡核苷酸库,筛选目的寡核苷酸序列,并通过流式分析法鉴定其与靶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和亲和力。筛选获得的核酸适体无毒性,分子量小,渗透性好,易于合成与标记,只特异性识别EpCAM蛋白,并且特异性识别表达EpCAM蛋白的细胞系,对不表达此蛋白的细胞系不具有识别功能。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核酸适体EpCAMD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87989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28291.2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核酸适体EpCAM D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核酸。提供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的核酸适体具有G四聚体结构或者茎环结构,制备方法包括:设计并合成单链DNA随机寡核苷酸库,筛选目的寡核苷酸序列,并通过流式分析法鉴定其与靶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和亲和力。筛选获得的核酸适体无毒性,分子量小,渗透性好,易于合成与标记,只特异性识别EpCAM蛋白,并且特异性识别表达EpCAM蛋白的细胞系,对不表达此蛋白的细胞系不具有识别功能。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的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0087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580661.8

    申请日:2010-1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的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核酸,提供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的核酸适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的核酸适体具有平行G四聚体结构,制备方法包括:设计并合成单链DNA随机寡核苷酸库,筛选目的寡核苷酸序列,并通过流式分析法鉴定其与靶蛋白结合的特异性和亲和力。筛选获得的核酸适体无毒性,分子量小,渗透性好,易于合成与标记,只特异性识别SHP2蛋白,对其他同源蛋白不具有识别功能,可成为选择性控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活性的一种潜在的抑制剂。

    一种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分型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88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35510.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分型分析方法,通过肿瘤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PD‑L1+、EpCAM+)与免疫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PD‑L1+、EpCAM‑)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的不同,设计PD‑L1蛋白识别适体PD‑L1‑L、EpCAM蛋白识别适体EpCAM‑L以及分子信标Connector。当DNA探针识别细胞外囊泡时,肿瘤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的Cy5‑PD‑L1‑L适体荧光淬灭,Connector的荧光信号恢复,而免疫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无响应,从而对两种细胞外囊泡进行分型分析。本发明方法的优势在于,使用基于双适体与双开关的策略可对不同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进行分型分析,并且避免了单种适体识别可造成的假阳性信号。

    一种循环胎儿细胞的动态异源多价富集捕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35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226812.8

    申请日:2024-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胎儿细胞的动态异源多价富集捕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微流控芯片;(2)将表面修饰有CD71纳米抗体和CD71核酸适配体的磁珠输送入步骤(1)中的微流控芯片中,然后将微流控芯片置于磁铁上进行稳定,使磁珠均匀稳定地分布在微流控芯片的进样口和出样口之间的内部;(3)将含有循环胎儿细胞的孕妇外周血裂红后输送进入步骤(2)处理后的微流控芯片内,使循环胎儿细胞被磁珠捕获;(4)捕获完成后,撤去磁铁,接着向微流控芯片内通入释放试剂,使被捕获的循环胎儿细胞从磁珠上释放,进而实现循环胎儿细胞的捕获富集。本发明利用多价效应原理,实现了对胎儿细胞的快速识别和高亲和性捕获。

    一种对靶细胞进行定向保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178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761852.7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靶细胞进行定向保护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使用至少两种的包含DNA序列的识别分子、核酸连接序列、HCR活性组件,所述识别分子包含可触发杂交链式反应的关联足趾DNA序列,所述HCR活性组件可与关联足趾DNA序列发生杂交链式反应,所述HCR活性组件包含DNA发卡链,至少一种所述DNA发卡链末端包含有一个以上偶联有含羧基聚合物;所述步骤包含所述识别分子对所述靶细胞进行靶向识别结合,所述至少两种识别分子在结合至所述靶细胞表面后通过所述核酸连接序列杂交连接,并触发所述识别分子与所述HCR活性组件进行杂交链式反应,在所述靶细胞外围形成壳层。本发明能够细胞表面形成保护层,加强了细胞的保护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