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087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552927.4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18 , B01J19/0093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4/64 , C12Q1/686 , G01N21/6486 , C12Q2563/1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的快速合成方法。该方法利用全氟硅烷与正硅酸酯在碱性条件下共水解,直接合成了一种氟基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可重复性高等优点。解决了之前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步骤繁琐,可重性低的问题。本发明同样涉及基于这种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基于此种表面活性剂构建的微反应器可广泛的应用于医疗诊断,生物、化学检测分析,材料合成等领域,尤其应用于单分子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4499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670159.8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000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集成纸芯片及可视化快速定量检测靶标方法,本发明将信号识别、探针分离、信号转导与放大以及信号输出集成3D纸芯片上,可实现对靶标的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本发明利用靶标和信号识别分子的特异性结合,引发信号放大探针的释放。同时,利用微球和滤纸孔径大小的差异,实现被释放的信号放大探针和固定在微球表面探针的分离。再通过折叠3D纸芯片装置,实现探针的转移,进而触发酶的级联反应,最终以距离最为信号输出方式。本发明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高度集成化以及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前处理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27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347565.6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573 , G01N33/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酶的ELISA检测方法,适用于双抗体夹心法或双抗原夹心法,先在金纳米颗粒上修饰检测抗体/检测抗原;再进行ELISA检测形成捕获抗体/捕获抗原‑待测抗原/待测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抗原‑金纳米颗粒复合物;然后进行银铂染,在金纳米颗粒表面包裹银壳层和铂壳层,得到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酶Au@AgPt颗粒,再利用其在密闭体系中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使密闭体系中气压增强,检测气压变化即可检测得到待测抗原/待测抗体的量。本发明采用先修饰后成酶的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的优点和很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非特异性吸附及修饰导致的纳米酶颗粒催化活性下降,为环境监测和疾病诊断提供新的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709893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23455.3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9/65517 , C07K1/113
Abstract: 一种邻苯二醛衍生物亚磷酰胺单体、合成方法和及DNA快速偶联蛋白质的方法,涉及DNA快速偶联蛋白质。所述邻苯二醛衍生物亚磷酰胺单体的分子式为C28H46N3O6P。首先邻苯二醛羧酸衍生物(OPA‑COOH)与6‑氨基‑1‑己醇反应制备邻苯二醛羟基衍生物(OPA‑OH),然后在氮气保护及二氯甲烷溶剂和N,N‑二异丙基乙胺条件下,与2‑氰乙基‑N,N‑二异丙基氯代亚磷酰胺室温条件下反应2h,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邻苯二醛衍生物亚磷酰胺单体。利用邻苯二醛衍生物的相邻醛基能够与蛋白质赖氨酸残基上的氨基进行快速、高效生成苄甲内酰胺的反应特点,最终实现OPA‑DNA与天然蛋白质快速偶联的目的。与其他偶联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快速、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7113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59534.4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535 , G01N33/542 , G01N33/54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35 , G01N33/542 , G01N33/54326 , G01N33/54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距离检测靶标的集成化ELISA芯片及其检测方法,该芯片设有多个水相腔和油相腔,该水相腔和油相腔交替排列为一行,且前后的腔体互相连通,水相腔设有水相进口,油相腔设有油相进口,最左边的水相腔和一染料腔连接,该染料腔另设有第三进口;染料腔和一染料气柱通道连通,染料气柱通道旁设有刻度。本发明将繁琐的免疫实验步骤、清洗步骤、距离信号输出集成到一块微流控气动芯片上,可用于对蛋白、细胞等多种靶标的高灵敏定量即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81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7888.5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58 , G01N33/543 , B01J3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81 , B01J23/52 , B01J31/06 , B01J35/0013 , B01J35/026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纳米酶的ELISA检测方法,适用于双抗体夹心法或双抗原夹心法,先在金纳米颗粒上修饰检测抗体/检测抗原;再进行ELISA检测形成捕获抗体/捕获抗原‑待测抗原/待测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抗原‑金纳米颗粒复合物;然后进行银铂染,在金纳米颗粒表面包裹银壳层和铂壳层,得到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纳米酶Au@AgPt颗粒,再利用其催化过氧化物酶底物得到有色产物,从而可以检测得到待测抗原/待测抗体的量。本发明采用先修饰后成酶的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的优点和很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非特异性吸附及修饰导致的纳米酶颗粒催化活性下降,为环境监测和疾病诊断提供新的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5925572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99668.7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11 , C12Q1/686 , C12Q1/6862 , C12Q2563/159 , C12Q2563/149 , C12Q2521/5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编码微球及其合成方法,编码微球由微球、通用引物、细胞编码、分子编码和捕获探针五部分组成,其合成包括如下步骤:(1)通用引物与微球的偶联;(2)将偶联有通用引物的微球与PCR反应溶液混合均匀,将单个微球包裹在油包水液滴中,继而将细胞编码DNA扩增到微球上;(3)分选出带有荧光的微球,去除不带荧光的微球,所得到的微球用变性试剂处理将微球上的双链DNA产物变成单链DNA;(4)将扩增有细胞编码DNA的微球与混合有分子编码DNA文库的反应溶液混合进行混合,将分子编码DNA反应到微球上;(5)经过PBS洗涤的微球,用变性试剂处理将双链DNA产物变成单链DNA完成DNA编码微球的合成。该方法具有设计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59620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10193295.3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金纳米棒上快速修饰HS‑DNA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CTAB存在下,通过种子生长的方法合成CTAB双分子层稳定的金纳米棒;(2)通过离心再用mPEG‑SH和Tween 20混合液重悬的方法取代金纳米棒表面的CTAB分子,在金纳米棒上修饰上mPEG‑SH和Tween 20;(3)向修饰有mPEG‑SH和Tween 20的金纳米棒溶液中加入HS‑DNA和高浓度的酸或盐,20‑40℃老化1小时;(4)通过离心再用缓冲液重悬去除游离的HS‑DNA就能够获得修饰有HS‑DNA的金纳米棒。该方法快速、高效、经济,使金纳米棒具有很高的稳定性,避免了缓慢增加盐浓度的老化过程,使金纳米棒上修饰HS‑DNA的修饰步骤简化、修饰时间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278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47565.6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573 , G01N33/5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73 , G01N33/532 , G01N2333/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酶的ELISA检测方法,适用于双抗体夹心法或双抗原夹心法,先在金纳米颗粒上修饰检测抗体/检测抗原;再进行ELISA检测形成捕获抗体/捕获抗原?待测抗原/待测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抗原?金纳米颗粒复合物;然后进行银铂染,在金纳米颗粒表面包裹银壳层和铂壳层,得到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纳米酶Au@AgPt颗粒,再利用其在密闭体系中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使密闭体系中气压增强,检测气压变化即可检测得到待测抗原/待测抗体的量。本发明采用先修饰后成酶的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的优点和很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非特异性吸附及修饰导致的纳米酶颗粒催化活性下降,为环境监测和疾病诊断提供新的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586129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85666.8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杨朝勇 , 梅塔格斯·加绍·艾哈迈德 , 宋彦龄 , 朱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5/0693 , C12M23/16 , C12M41/40 , C12M47/04 , G01N33/5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芯片及其应用。该微流控芯片结合确定性侧向位移及特异性生物亲和识别原理,实现了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协同高效率、高纯度捕获检测。在微芯片内,设计了修饰有亲和识别分子如核酸适体或抗体、具有特定几何排列方式的三角形微柱阵列。通过调控三角形阵列的旋转角度、距离、偏移角度等参数,可控制不同尺寸的细胞经过微通道的流动行为。该芯片可实现三方面的功能从而提高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效率和纯度。同时,亦设计了一种气驱动进样系统,可一路气压同时控制多路液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