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70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94476.2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12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参数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与系统整体效率关联的参数数据;以系统整体效率为对象建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优化目标函数;建立优化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根据遗传算法设置迭代步长和种群规模,并采用随机初始化生成第一代的系统参数;评估求解操作:根据系统参数进行适应度评估得到评估结果,求解优化目标函数,得到目标函数值;判断目标函数值是否满足预设阈值,若满足,则输出系统参数,若不满足,则执行系统参数迭代操作:在约束条件下模拟自然过程,通过选择、交叉、变异对系统参数迭代,以更新系统参数并返回评估求解操作。本方法能实现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参数优化的效率和适应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3251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11981.0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塔结构健康监测装置,通过将监测模块贴近输电塔角钢,并通过固定模块将监测模块固定于输电塔上,能够更准确的监测输电塔的结构状态;通过供电单元实现对监测模块的自动供电,并通过蓄电单元存储多余的电能,能够保证监测模块无需额外供电,确保监测的实时性;通过加速度测量单元和倾角测量单元实时测量输电塔结构的加速度响应数据和倾角数据,并将测量数据储存至通信单元,以便通信单元对测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通过无线传输进行远程监控,克服了采用人工监测,工作量大和人力成本高的问题,保证了对输电塔结构健康的实时监测,提高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4811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322345.1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图像的电力设备缺陷识别方法、装置与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电力图像,构建含有多尺度电力图像块的电力图像数据库;对电力图像数据库中的电力图像块进行扩增处理,得到扩增电力图像数据库;获取扩增电力图像数据库中的电力图像块和待检测电力图像的图像特征向量;根据图像特征向量和待检测图像特征向量,计算电力图像块与待检测电力图像之间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的大小对电力图像块进行排序,得到相似度递减的电力图像块排序列表;根据电力图像块排序列表构建相似度分布图,识别与待检测电力图像含有相同电力设备缺陷的电力图像。该方法能够准确、及时地识别电力图像中的电力设备缺陷,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5079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193972.2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雾图像清晰化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有雾图像数据集和无雾图像数据集;构建循环生成对抗网络和感知损失网络;其中,循环生成对抗网络包括第一生成器、第二生成器、第一判别器和第二判别器;将有雾图像数据集和无雾图像数据集输入到循环生成对抗网络,联合所述感知损失网络进行训练,以得到最优生成模型;将待去雾图像输入到最优生成模型,得到对应的预测无雾图像;将预测无雾图像进行拉普拉斯金字塔还原,得到清晰无雾图像。本发明能自动提取有雾图像特征,完成单幅有雾图像和无雾图像的风格转换,不需要获取同一场景下成对匹配的有雾图像和真实无雾图像进行训练,从而方便灵活地使有雾图像清晰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915335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802141.3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合式输电抢修塔塔头,包括塔头连接装置、对称设置的第一塔头主体及第二塔头主体;第一塔头主体包括第一支撑曲臂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曲臂一端上的第一连接机构,第二塔头主体包括第二支撑曲臂及设置在第二支撑曲臂一端上的第二连接机构;第一支撑曲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塔头连接装置的第一端上,第二支撑曲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塔头连接装置的第二端上,第一塔头主体的转动平面与第二塔头主体的转动平面相重合;第一连接机构用于与第二连接机构固定连接,以固定第一塔头主体及第二塔头主体;第一连接机构或第二连接机构用于通过绝缘子悬挂导线。本发明实施例结构对称,不存在偏心受力,提高了抢修塔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1533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801754.5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H1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抢修塔,包括塔身主体、塔头连接装置以及塔头;所述塔身主体包括N个第一塔身分段以及M个第二塔身分段;所述第一塔身分段及所述第二塔身分段均呈直多棱柱结构;N个所述第一塔身分段以及M个所述第二塔身分段依次相间排布,所述第一塔身分段的底部套接在相邻的一第二塔身分段的顶部上,所述第一塔身分段的顶部套接在相邻的另一第二塔身分段的底部上;所述塔头连接装置的底部具有用于与所述塔身主体的顶部连接的第一连接机构,所述塔头连接装置的顶部具有用于与所述塔头连接的第二连接机构。本发明能通过组装的方式形成输电抢修塔,避免了对输电塔整体进行运输,减少了运输过程的限制,保证抢修工作能及时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013619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24251.8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巡检图像的表计位置检测方法,包括:将巡检图像按预设的比例分为训练图像和待测试图像;构建初始训练神经网络,并去除初始训练神经网络中的小尺度的训练卷积层,得到表计训练神经网络;表计训练神经网络接收训练图像,训练图像经过第一层卷积层后,对训练图像进行一次下采样;训练图像经过采样单元后,对训练图像进行下采样;根据采样结果训练表计神经网络;其中,采样单元包括两层卷积层及一层残差层;将待测试图像输入训练后的表计训练神经网络,得到表计检测结果。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机器人巡检图像的表计位置检测方法,能够提高检测速度,降低背景检测错误率,避免重复识别现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巡检图像的表计位置检测装置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43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10485907.6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电流抑制装置,包括:中性点接入端口、接地端口、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容和可控间隙元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用于在直流入地电流增大时,抑制直流偏磁电流;电容用于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抑制所述直流偏磁电流时,为变压器的中性点非直流电流分量提供通路;其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连接在中性点接入端口和接地端口之间;电容连接在中性点接入端口和接地端口之间;可控间隙元件连接在中性点接入端口和接地端口之间。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消除直流偏磁电流对变压器的影响,而且不影响电网的线路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175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10286498.1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种布置埋地管道局部接地点的方法及装置,涉及埋地管道防护技术领域,为解决根据经验对埋地管道进行局部接地点布置的方法准确性低,以及缺乏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的问题。该布置埋地管道局部接地点的方法包括:获得初始管地电位差、第管地电位差至第H管地电位差;再获得最小管地电位差和对应的位置向量;接着将最小管地电位差与埋地管道允许的最大管地电位进行比较,当满足条件时,所获得的与最小管地电位差对应的位置向量即为目标结果;否则将局部接地点的数量加1并重新获得最小管地电位差,直到满足条件为止。本发明提供的布置埋地管道局部接地点的方法用于优化布置埋地管道局部接地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65616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973090.6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3 , G01N17/00 , G01N17/004 , G01N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绞合式碳纤维导线老化特性的试验装置及分析方法,涉及输配电技术领域,以对绞合式碳纤维导线的老化特性进行分析,为绞合式碳纤维导线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其中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密封罐,用于安置绞合式碳纤维导线,密封罐的侧壁中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绞合式碳纤维导线一端的固定点;设置于密封罐外部的施力部件,施力部件能够与绞合式碳纤维导线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向绞合式碳纤维导线施加拉力;能够接入绞合式碳纤维导线的电源电阻回路,用于向绞合式碳纤维导线施加电压和电流;位于密封罐底部的腐蚀液,用于在密封罐内创造腐蚀环境。上述试验装置应用于绞合式碳纤维导线的大规模应用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