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4843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10485899.5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抑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非线性(PTC)热敏电阻、氧化锌电阻、可控间隙两球电极、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数字监控器和远程监控系统;氧化锌电阻与非线性(PTC)热敏电阻并联,用于保护非线性(PTC)热敏电阻,防止变压器中性点电压过高;可控间隙两球电极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调整、整定;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很小、安装方便、资金投入较少、不需要控制设备、不改变变压器正常运行时接地方式;本装置控制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对线路保护基本无影响、可以有效降低线路短路电流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43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85907.6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电流抑制装置,包括:中性点接入端口、接地端口、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容和可控间隙元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用于在直流入地电流增大时,抑制直流偏磁电流;电容用于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抑制所述直流偏磁电流时,为变压器的中性点非直流电流分量提供通路;其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连接在中性点接入端口和接地端口之间;电容连接在中性点接入端口和接地端口之间;可控间隙元件连接在中性点接入端口和接地端口之间。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消除直流偏磁电流对变压器的影响,而且不影响电网的线路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43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10485907.6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电流抑制装置,包括:中性点接入端口、接地端口、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容和可控间隙元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用于在直流入地电流增大时,抑制直流偏磁电流;电容用于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抑制所述直流偏磁电流时,为变压器的中性点非直流电流分量提供通路;其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连接在中性点接入端口和接地端口之间;电容连接在中性点接入端口和接地端口之间;可控间隙元件连接在中性点接入端口和接地端口之间。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消除直流偏磁电流对变压器的影响,而且不影响电网的线路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43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85899.5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抑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非线性(PTC)热敏电阻、氧化锌电阻、可控间隙两球电极、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数字监控器和远程监控系统;氧化锌电阻与非线性(PTC)热敏电阻并联,用于保护非线性(PTC)热敏电阻,防止变压器中性点电压过高;可控间隙两球电极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调整、整定;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很小、安装方便、资金投入较少、不需要控制设备、不改变变压器正常运行时接地方式;本装置控制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对线路保护基本无影响、可以有效降低线路短路电流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835522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598803.1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抑制装置,该装置包括非线性(PTC)热敏电阻、氧化锌电阻、可控间隙两球电极、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数字监控器和远程监控系统;氧化锌电阻与非线性(PTC)热敏电阻并联,用于保护非线性(PTC)热敏电阻,防止变压器中性点电压过高;可控间隙两球电极之间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调整、整定;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很小、安装方便、资金投入较少、不需要控制设备、不改变变压器正常运行时接地方式;本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对线路保护基本无影响、可以有效降低线路短路电流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835520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598805.0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电流抑制装置,包括:中性点接入端口、接地端口、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容和可控间隙元件;其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连接在中性点接入端口和接地端口之间;电容连接在中性点接入端口和接地端口之间;可控间隙元件连接在中性点接入端口和接地端口之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中性点与地线之间设置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以消除直流偏磁电流对变压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3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16249.5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吕乾勇 , 屈路 , 毛先胤 , 廖民传 , 黄欢 , 胡健 , 吴瑀 , 赵林杰 , 姜继彬 , 田松 , 朱启雪 , 王玉贺 , 周宗国 , 刘刚 , 王冕 , 胡上茂 , 高勇 , 贾磊 , 胡荣俊 , 胡泰山 , 吴寿长 , 姚成 , 邹雕 , 吴泳聪 , 张义钊 , 陈怀飞 , 任孝东 , 刘浩 , 梅琪 , 蔡汉生 , 孟森 , 姚露露
IPC: G01R2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种传播路径的广域雷电定位管理系统,包括:数字式雷电探测站采集云对地雷击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类标记;中心处理分析基台记录云对地雷击的发生时间,标记单次云对地雷击的时间段生成雷击时间段值;将在对应区域地图上标记云对地雷击区域出现位置,并直线连接相邻云对地雷击点坐标生成雷击区域面值;将各季度的雷击区域面值和云对地雷击时间段进行组合并对重叠区域进行标定,得到各季度的雷击频繁出现时间段和位置;传播器设置基台中标定信号的传播路径以及受众群体的分类,并将分类信号值存储至一级、二级服务器中。本申请改善了现有系统无法进行雷击线路时间的区域性标记,雷电信号传播路径单一,覆盖受众群体较少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0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11210.5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毛先胤 , 屈路 , 吕乾勇 , 廖民传 , 胡荣俊 , 赵林杰 , 吴寿长 , 刘刚 , 欧阳广泽 , 贾磊 , 黄欢 , 胡上茂 , 张义钊 , 陈怀飞 , 刘卓娅 , 吴泳聪 , 周宗国 , 陈喜鹏 , 胡泰山 , 欧阳泽宇 , 梅琪 , 刘浩 , 姚成 , 孟森 , 蔡汉生 , 田松 , 王玉贺 , 胡健 , 姚露露
IPC: G06N5/025 , G06F18/26 , G06F18/2413 , G01W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雷电活动气象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首先利用Bi‑Eclat算法挖掘出雷电活动的第一气象关联规则,相较于常规的Eclat算法逐步缩小搜索空间,减小冗余度、减小内存并提高挖掘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KNN模型确定每个地理网格的邻域网格,利用邻域网格的气象因子数据挖掘出雷电活动的第二气象关联规则,对第一气象关联规则和第二气象关联规则求交集得到最终的气象关联规则,Bi‑Eclat算法和KNN模型的挖掘结果相互修正,克服了传统方法低效、内存占用大、对数据密集度敏感、适应性有限、需要多次扫描数据等缺点,实现了更高效率及更强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6253.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怀飞 , 吕乾勇 , 胡上茂 , 毛先胤 , 廖民传 , 黄欢 , 屈路 , 吴瑀 , 赵林杰 , 姜继彬 , 刘刚 , 王冕 , 贾磊 , 高勇 , 陈喜鹏 , 朱启雪 , 胡泰山 , 盛兴隆 , 姚成 , 周宗国 , 刘浩 , 熊林麟 , 梅琪 , 张晓俊 , 孟森 , 吴耀 , 胡健 , 胡荣俊 , 田松 , 吴寿长 , 王玉贺 , 邹雕 , 蔡汉生 , 张义钊 , 吴泳聪 , 张啟黎 , 牛唯 , 任孝东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区域雷暴传播路径智能监控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在检测到高海波区域处于雷暴天气时,根据雷暴区域在雷暴天气时段内雷暴天气产生时刻与雷暴出现时刻的间隔时长、雷暴数量的增长跨度以及雷暴峰值数量的最大持续时长进行区域雷暴特性分析,判断雷暴区域内当前雷暴天气的影响程度高低;根据雷暴天气时段内雷暴产生区域内同一路径的雷暴出现频率以及雷暴产生区域的位置移动偏差值进行传播路径分析,确定雷暴天气时段内当前雷暴路径传播影响程度高低,进而对雷暴区域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雷暴天气影响程度和雷暴路径传播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以至于雷暴路径预警效率降低,且不能准确进行监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3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6305.5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廖民传 , 吕乾勇 , 刘刚 , 毛先胤 , 陈怀飞 , 黄欢 , 屈路 , 吴瑀 , 赵林杰 , 姜继彬 , 贾磊 , 朱启雪 , 陈喜鹏 , 周宗国 , 姚成 , 熊林麟 , 胡泰山 , 张晓俊 , 刘浩 , 郭举富 , 梅琪 , 陈乐 , 胡健 , 吴耀 , 田松 , 胡荣俊 , 王玉贺 , 吴寿长 , 吴泳聪 , 邹雕 , 孟森 , 张义钊 , 姚露露 , 张啟黎 , 牛唯 , 任孝东
IPC: G01R19/00 , G01R19/165 , G01R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电工程线路通道雷电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对输电工程线路通道进行雷电监测分析,通过时段划分与路段划分的方式对子通道在各个检测时段内的雷电参数进行采集与分析,从而通过雷电系数对子通道在检测时段内的雷电威胁程度以及雷电威胁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实现根据时间线与输电路线对雷电特征进行分析,提高了雷电监测结果精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