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50015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129857.X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C07D239/06 , C07D401/04 , C09K11/06 , H01L51/42 , H01L51/50 ,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06 , C07D239/06 , C07D401/04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44 , H01L51/005 , H01L51/50 , H01L51/5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集诱导发光的五取代四氢嘧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聚集诱导发光的五取代四氢嘧啶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R1选自直链或支链烷基或取代烷基;R2、R4各独立选自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取代环烷基、芳香基、取代芳香基、稠环芳香基、取代稠环芳香基、杂环基、取代杂环基、芳杂环基或取代芳杂环基;R3选自芳香基、取代芳香基、稠环芳香基、取代稠环芳香基、芳杂环基或取代芳杂环基。所述聚集诱导发光的五取代四氢嘧啶可以通过多组分反应制备得到。本发明所述五取代四氢嘧啶化合物结构中含有1~3个芳香基,具有很强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可以应用于制备有机电致或光致发光器件或化学及生物荧光传感器和探针。
-
公开(公告)号:CN10147555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910036807.X
申请日:2009-01-20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C07D311/62 , A61K31/353 , A61P3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是1″,2″,3″,7″-四氢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其化学结构式如(2)所示。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通过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经氢化还原得到,具有抑制逆转录酶和HIV gp41形成六股螺旋核心结构的活性,可阻止HIV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其对逆转录酶的活性和HIV gp41形成六股螺旋核心结构的抑制作用比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512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38666.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A61K31/444 , A61P31/22
Abstract: 化合物RepSox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疱疹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化合物RepSox或其药物可接受盐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疱疹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化合物RepSox的化学结构式如下式Ⅰ所示。本发明首次发现RepSox可以在体内外显著抑制HSV的感染,对于本发明涉及的RepSox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HSV感染药物中的用途属于首次公开,显示出良好的抑制HSV活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251614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706969.6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IPC: A61K31/565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甲酸雌二醇或其药物可接受盐在制备抗冠状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提出苯甲酸雌二醇或其药物可接受盐在制备抗冠状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该应用扩大了苯甲酸雌二醇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在全球新冠肺炎流行的情况下,为抑制SARS‑CoV‑2导致的新冠肺炎提供新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40351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967027.2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C07D211/60 , C07D211/62 , C07C253/30 , C07C255/54 , A61P35/00 , A61K31/277 , A61K31/445 , A61K31/4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D‑L1/CXCL12双靶点抑制剂。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如下式(I)所示,式(I)中,其中,R1代表Br、Cl;R2代表H、R3代表X代表H、本发明所述的一种PD‑L1/CXCL12双靶点抑制剂能够抑制PD‑1/PD‑L1的相互结合,以及CXCL12/CXCR4的结合,该抑制剂的在小鼠黑色素瘤荷瘤实验中,表现出很好的抑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1612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420247.4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IPC: A61K31/192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素或其药物可接受盐在制备抗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提出丹参素或其药物可接受盐在制备抗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提供存在慢性基础疾病的新冠感染者新的治疗手段,该应用扩大了丹参素的使用范围,且为病毒抑制,特别是在全球新冠流行的情况下,为抑制SARS‑CoV‑2提供新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8980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911100562.2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A61K31/404 , A61P3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Obatoclax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在制备HIV‑1潜伏感染逆转剂中的应用,Obatoclax具有良好的激活HIV‑1潜伏细胞库的活性,同时是Bcl‑2家族蛋白的抑制剂,可防止HIV潜伏库的补充、促进再活化细胞的死亡,有望实现对HIV真正的“功能性治愈”。
-
公开(公告)号:CN10960273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047565.8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桑色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寨卡病毒药物中的应用。经验证:桑色素具有明显的抗寨卡病毒活性,能明显抑制感染寨卡病毒产生的空斑效应、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和NS2B‑NS3蛋白酶的活性,其作用于寨卡病毒进入阶段,可以达到100%的抑制效果。桑色素对细胞的毒性较小,在0~200μM的浓度范围内对Vero细胞基本没有毒性。桑色素对寨卡病毒的IC50为3.077±0.83μM,安全指数大于66。本发明开发桑色素的新用途,提高了桑色素的经济价值,也为桑色素在制备抗寨卡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
-
公开(公告)号:CN10723341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422942.2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南方医科大学
IPC: A61K36/756 , A61K9/06 , A61P17/00 , A61P31/02 , A61K31/045 , A61K31/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婴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婴儿湿疹膏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乳木果油1‑3%、椰子油0‑4.6%、羊毛脂1.9‑5%、黄芩提取物0.5‑2%、黄柏提取物0.4‑2%、蛇床子提取物0.05‑0.2%、地肤子提取物0.1‑0.5%、尿囊素0.1‑0.5%、红没药醇0.05‑0.2%、乳酸薄荷酯0.1‑2%、表面活性剂2‑5%、甘草酸二钾0.1‑0.5%、硬脂酸1‑10%、十八醇1‑5.5%、甘油0.3‑7%、羟苯甲酯0‑10%、羟苯丙酯0‑0.5%、香精0‑1%、增稠剂0.1‑25%、水余量。本发明婴儿湿疹膏采用多种中草药配伍,发挥其相互协同效应,具有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抗菌消炎、祛风止痒多种功效,药性温和、见效快、对皮肤无刺激和无副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