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86100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0810198771.0
申请日:2008-09-25
IPC: H04L12/823 , H04L12/807 , H04W28/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处理丢包的方法、传输质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处理丢包的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统计窗口中,第一分组数据包的总丢包率、第二分组数据包的总丢包率以及当前存储的所述第一分组数据包的无线丢包率与所述第二分组数据包的无线丢包率的比值,计算拥塞丢包率;将所述计算出的拥塞丢包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拥塞丢包率大于所述阈值,判定所述第一统计窗口中的丢包为拥塞丢包,如果所述拥塞丢包率小于等于所述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统计窗口中的丢包为无线丢包。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提高丢包类型判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52367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173412.6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D的全球汽车智慧感知与统一标识系统,将一种具有全球移动识别能力的、能够唯一性地代表使用载体个性的新型ID结构组成的GID系统应用于车联网领域。该系统通过智能感知包含终端、网络、业务端到端的使用者和使用载体,形成包含车辆使用者和车辆的静态与动态信息的多维、多态模式的汽车DNA(V-DNA),并通过V-DNA来描述和标识移动车辆,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高扩展性等特点,能够解决诸如大量以前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套牌、走私、保险欺诈、定位追踪、溯源、盗窃、伪冒、全天候计费、匿名入侵、4S服务、召回管理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854693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79800.6
申请日:2010-05-21
Abstract: 应用于移动自组织网络的路径稳定度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引入相关因子描述相邻链路之间相关程度,通过分析相邻两个链路的稳定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导出相关因子应满足的五个基本性质,从而准确界定了相关因子的内涵,其次,根据Sklar定理,将相邻两个链路的联合稳定概率即子路径稳定度分解为各链路稳定的边缘概率即每个链路的稳定度和类似于Copula函数的两个链路稳定事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构;再次,通过改进的Kendall相关系数来近似估计相关因子,从而能够利用统计样本序列的方法在实际网络中获得相关因子的具体值;最终,得出整个路径R的稳定度计算公式:本发明既可与任意单一链路稳定度计算方法相结合计算路径稳定度,具有很大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86100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10198771.0
申请日:2008-09-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处理丢包的方法、传输质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处理丢包的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统计窗口中,第一分组数据包的总丢包率、第二分组数据包的总丢包率以及当前存储的所述第一分组数据包的无线丢包率与所述第二分组数据包的无线丢包率的比值,计算拥塞丢包率;将所述计算出的拥塞丢包率,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拥塞丢包率大于所述阈值,判定所述第一统计窗口中的丢包为拥塞丢包,如果所述拥塞丢包率小于等于所述阈值,则判定所述第一统计窗口中的丢包为无线丢包。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提高丢包类型判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1724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537823.2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6/29 , G06F16/2457 , G06F16/2458 , G06Q10/04 , G06Q5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迹预测的行人碰撞预警方法,首先获取研究区域内行人移动轨迹和碰撞数据生成相应的样本数据集;根据样本数据集获取行人的历史轨迹,再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根据得到的参数级联,输入到潜空间编码器刻画潜变量参数,最后根据潜变量参数对可能的轨迹终点进行采样完成轨迹和终点预测,对行人进行碰撞预警。本发明通过对样本数据集进行分析,获取行人的历史轨迹,进行预测行人轨迹和终点,可以有效地对碰撞进行预警,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6684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185518.1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28/14 , H04W4/44 , H04W4/46 , H04W4/06 , H04L67/568 , H04L67/5683 , H04W40/32 , H04L4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协作缓存方法,包括:构建核心服务器、宏基站以及各车辆之间的网络边缘缓存模型;将边缘层中的节点按区域划分为多个集群,每个集群节点数不超过阈值β;将一组流行文件集通过拉链分布建模,寻找不同的用户对不同车辆节点中最流行的文件;通过使用编码缓存,把内容分割为分离的编码包,构建内容放置矩阵m;以最小化总能耗为优化目标,进一步优化内容放置矩阵m的具体值,制定内容放置策略。本发明旨在最小化能耗的情况下,选择内容缓存节点,并对内容进行协作放置,具有更高的内容传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72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38979.3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车辆的多无人机最佳边缘服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研究范围内,存在多个搭载移动边缘计算MEC的无人机为移动车辆提供边缘计算服务,同时还存在一个基站为无人机提供额外计算服务。每个移动车辆只携带一项任务,通过优先级判决任务类型:常规、紧急。某项常规任务在其最初无人机覆盖内完成任务卸载以及计算,若在初始无人机内未完成任务计算,随车辆行驶区域更改,任务于无人机之间二次卸载。在携带紧急任务的车辆出现时,该初始无人机内所有常规任务二次卸载至基站BS完成后续计算,该初始无人机跟随携带紧急任务的车辆完成任务计算后返回原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84242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336720.X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V20/54 , G06V10/80 , G06V10/774 ,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智慧交通的复杂多目标自适应检测方法,首先构建面向三维场景的目标检测模型,然后将时间类、天气类这两个维度的场景作为先验知识,根据当前时间类、天气类选择相对应的面向三维场景的目标检测模型,用以目标检测,最后提出了一种阈值自适应调整机制,将得到的多个模型的检测结果进行自适应融合并输出待检测目标的最终类别及其对应的概率。本发明能广泛应用于机器视觉领域中全天时、全天候环境下先验驱动的多目标自适应精准检测,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0060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210768433.6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视角特征群智融合的特定行人目标匹配方法利用监视区域布置的多个角度的摄像头的优势,主摄像头和辅助摄像头联动,智能的提取加权多视角融合特征,减少障碍物对特定行人目标匹配的影响,降低了漏匹配的概率;根据加权多视角融合特征与监视行人目标特征集的多视角融合特征计算匹配相似度,进而计算不匹配概率,获得初级目标待匹配行人。之后进行进一步匹配,提供了两种匹配方法,通过阈值条件和最大相似度分层判断待匹配行人是否是目标被监视行人,或者计算利最大相似度,对被监视行人剔除,循环计算最大相似度,本发明降低了误匹配概率,提高了待匹配行人和目标被监视行人的匹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7852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805140.0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库迁移重构的5G室内定位方法,包括:提取源域,基于源域与目标域的基站相似度进行自适应源域筛选,构建高质量的源域数据库;基于源域与目标域的同构特征对源域数据进行聚类模型的训练,使目标域数据生成伪标签;基于投影矩阵进行两域之间特征知识的迁移,并基于同现样本与异现样本重构一个新的域不变的共享指纹库,并更新类标签;在线实时定位阶段,在数据投影重构的基础上在对应类别中采用WKNN算法得到定位点的坐标。本发明中的知识迁移具有较好的指纹库重构效果,降低了重新采集指纹库数据的成本,降低了在线阶段与大量的指纹数据进行匹配的复杂度和在线定位时间,提高了定位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