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52367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173412.6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D的全球汽车智慧感知与统一标识系统,将一种具有全球移动识别能力的、能够唯一性地代表使用载体个性的新型ID结构组成的GID系统应用于车联网领域。该系统通过智能感知包含终端、网络、业务端到端的使用者和使用载体,形成包含车辆使用者和车辆的静态与动态信息的多维、多态模式的汽车DNA(V-DNA),并通过V-DNA来描述和标识移动车辆,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高扩展性等特点,能够解决诸如大量以前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套牌、走私、保险欺诈、定位追踪、溯源、盗窃、伪冒、全天候计费、匿名入侵、4S服务、召回管理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752367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173412.6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D的全球汽车智慧感知与统一标识系统,将一种具有全球移动识别能力的、能够唯一性地代表使用载体个性的新型ID结构组成的GID系统应用于车联网领域。该系统通过智能感知包含终端、网络、业务端到端的使用者和使用载体,形成包含车辆使用者和车辆的静态与动态信息的多维、多态模式的汽车DNA(V-DNA),并通过V-DNA来描述和标识移动车辆,具有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高扩展性等特点,能够解决诸如大量以前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套牌、走私、保险欺诈、定位追踪、溯源、盗窃、伪冒、全天候计费、匿名入侵、4S服务、召回管理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685249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173411.1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全球泛在通信功能的GID系统。GID系统包括移动终端、GID桥接功能模块、无线通信网络、云业务平台;本发明还公开了该GID系统的终端身份唯一可信识别方法,首先,基于网络泛在、通信桥接、全球定位、网络兼容以及网络漫游等实现GID系统的Global功能,即全球化通信功能;其次,通过智能感知用户的各种客观属性信息,即客户参数、动态参数、固态参数、终端侧参数、网络侧参数以及业务侧参数构建基于用户客观元素信息的聚合物—网络基因ID,实现GID系统的智能、统一、可信的身份标识。
-
公开(公告)号:CN10268524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73411.1
申请日:2012-05-30
Applicant: 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全球泛在通信功能的GID系统。GID系统包括移动终端、GID桥接功能模块、无线通信网络、云业务平台;本发明还公开了该GID系统的终端身份唯一可信识别方法,首先,基于网络泛在、通信桥接、全球定位、网络兼容以及网络漫游等实现GID系统的Global功能,即全球化通信功能;其次,通过智能感知用户的各种客观属性信息,即客户参数、动态参数、固态参数、终端侧参数、网络侧参数以及业务侧参数构建基于用户客观元素信息的聚合物—网络基因ID,实现GID系统的智能、统一、可信的身份标识。
-
公开(公告)号:CN10259480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3567.1
申请日:2012-02-02
Applicant: 江苏南亿迪纳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空间中基于实体自身特征的网络基因识别方法,在信息空间中通过使用网络实体自身的物理或虚拟的客观属性信息来实现一致的、基于自身特性的身份标识。这是一种信息空间中基于网络实体自身天然属性所拥有的唯一性的结构性数据规律,并用其作为该实体的网络基因标识与识别的方法。采用本发明可以实现PS和CS中实体的唯一性标识与唯一性映射,即实现网络实体在CS中的本我实名,以及CS中实名和PS中匿名,或在CS中匿名而在PS中实名,同时,这种实匿名间的转换和映射都是与网络实体唯一对应的原理和机制,从而使得任何网络实体拥了可信身份标识。
-
公开(公告)号:CN102123138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110000394.7
申请日:2011-01-0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中基于ONS的安全加密方法,属于物联网系统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混合加密技术实现ONS系统与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安全交互,在子ONS服务器与根ONS服务器之间,使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实现数据保密;在客户端和子ONS服务器之间,使用基于身份加密算法IBE实现数据保密;所述IBE算法按照CPK方法中用户密钥生成方法生成用户公钥,实现身份到椭圆曲线点群的映射,利用系统主密钥矩阵代替单个系统主密钥,扩展系统主密钥空间。该发明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实现物联网的ONS数据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025539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010576211.1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认知网络中基于Agent的可用资源评估方法,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评估Agent根据要评估业务的各项评估指标对网络资源进行评估、统计和计算,最后得到该业务关于可用资源的综合评估矩阵M;本发明能够根据用户业务需求,确定所需资源的类型和权重,经过评估agent的评估生成综合评估矩阵,从而确定资源的评价等级,判断网络资源能否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为认知网络中的资源重配置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111822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110000308.2
申请日:2011-01-0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认知技术的物联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测层:物联网网络层信息的采集以及处理;决策层:根据监测层提供的信息做出决策,如果策略库中有匹配的策略,则直接使用相应的策略;否则,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出新的策略;控制层:依据决策层做出决策采取相应的行动,采取端路协同的方式进行控制,只对网络中的终端进行调整。本发明将认知平面加入传统物联网的网络层,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可以缓解网络拥塞等传统网络中的问题。认知平面又分为监测层、智能决策层和控制层。本架构中,网络的实时状态信息在认知平面和物联网的网络层中循环从而可以保证网络的QoS。
-
公开(公告)号:CN102076025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110000306.3
申请日:2011-01-0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Stackeberg博弈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域认知服务器的参数采集;域认知服务器的信息汇聚和处理;向中心服务器汇报网络当前状态及QOS参数;中心服务器汇总全网信息;中心服务器向各个域服务器下放策略信息;域认知服务器生成策略空间;闭环信息反馈:本发明主要研究如何将博弈论中的主从激励思想引入认知网络中,通过自我感知网络的动态信息,引入网络诱导策略,采用动态博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网络由一般状态到最优运行状态的动态调节算法,从而实现了认知网络的自我控制。该方法涉及到业务识别、网络QoS、博弈论、认知网络等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025733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76217.9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认知网络的健康度评价方法,属于网络健康评价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建立综合模糊评价体系,所述模糊评价体系包括业务评价模块、路由器评价模块、链路评价模块;通过业务评价模块、路由器评价模块、链路评价模块综合得出网络的健康度值,并将结果输入策略库,对网络进行调整和优化。本发明从业务角度出发,综合网元和链路全面评价认知网络的QoS性能,使得网络服务质量通过反馈做出调整,从而提高认知网络的自适应性,自管理性及其端到端的QoS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