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季节冻土中有机污染物运移的模型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638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762254.5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季节冻土中有机污染物运移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范畴,本发明包括试验土样室、真空隔热系统、恒温系统、污染物入渗系统、供水系统、冻胀量测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可模拟真实地层条件。本发明通过恒温系统,对试验土样室中试样的顶部和底部施加恒温边界条件;通过真空隔热系统阻止试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交换;通过污染物入渗系统和供水系统模拟场地的污染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冻胀量测系统量测冻融过程中试样的胀缩量;数据采集系统对污染物运移进行定时拍照,对试样中测点温度进行定时量测,记录污染物运移锋面和冻结锋面的变化情况。

    一种用于精确量测土体渗透系数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5135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711344405.7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土体渗透系数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通过歧管组件连接的压力表、传感器端口、出气口、钻杆和注气口;所述传感器端口另一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记录仪;所述出气口另一端连接有泄气阀;所述钻杆由探杆,与探杆连接的透水井节段,与透水井节段另一端连接的钻头组成;所述钻杆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导线传输数据;所述注气口另一端连接有注气管道,注气管道上设置有开关阀和气体调节阀。本发明装置可快速、准确测量地下土体渗透系数。

    一种土体中污染物运移参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770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25745.4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中污染物运移参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进行三轴柔性壁土柱渗透试验,测定土体试样两侧水位变化值和渗出液污染物浓度值;2)测定土体试样横截面积、高度、含水率和比重,计算孔隙率;3)计算渗流速度;4)计算各测试时段内渗出液体积数;5)计算各测试时段内污染物击穿质量;6)绘制不同测试时段结束时刻渗出液体积数总和-污染物击穿质量总和曲线,根据对流-扩散-弥散模型获得水动力弥散系数和阻滞因子。本发明的确定方法可以准确、高效地测定土体中污染物的运移参数。

    振杆密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448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482316.1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振杆密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准备;2)振点定位;3)振动与注液;4)振动下沉;5)孔底留振;6)振动提升;7)回填反插;8)提升结束。施工中按照预先设计的振点间距,采用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布点方式,依次进行振点施工,直至加固区施工结束。所述振动中的注液为工业废液,它能与黄土中的碳酸钙等成分反应,进而加速“软化”土体,有利于振动翼的振动下沉。所述孔底留振的时间不小于10s。所述回填反插工艺的次数至少1次。所述振点间距的范围为1.0m~1.8m。本发明在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时,无需额外填料,经济效益显著,且施工方便、简单。

    一种基于互联网与云平台的可远程传输的CPTU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6657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57547.7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与云平台的可远程传输的CPTU系统,包括CPTU现场采集系统、云平台服务器和客户端,CPTU现场采集系统包括探头装置、探杆、同轴电缆、远程传输采集仪、深度编码器和上位机,探头装置内设置有地下采集卡、探头芯片和侧壁摩擦筒,探头装置底部设置有圆锥探头,地下采集卡分别连接着探头芯片、侧壁摩擦筒和圆锥探头,地下采集卡通过同轴电缆连接着远程传输采集仪,远程传输采集仪分别连接着深度编码器和上位机。本发明基于先进的互联网与云平台技术,不仅可将现场的CPTU测试数据进行实时显示,还可积累不同静力触探测试的勘探成果,实现静力触探CPTU测试和数据采集的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大大促进了CPTU原位测试技术智能化、便捷化。

    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4462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75251.3

    申请日:2019-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相变蓄冷降温系统,包括蓄冷段和降温段,蓄冷段是由隧道地温能换热器、水泵、分水管、集水管和蓄冷硐室内的相变蓄冷板组成的封闭循环系统;相变蓄冷板先在蓄冷硐室内完成蓄冷,沿隧道运输到靠近隧道施工面的降温段,降温段包括降温施工台车、隔热层、移动式屏蔽门、外循环通风和内循环通风,隔热层与移动式屏蔽门在隧道开挖掌子面后方形成封闭隔热空间;降温施工台车上的降温片与水泵、分水管、集水管及相变蓄冷板形成封闭循环降温系统,与外循环通风和内循环通风对封闭隔热空间联合降温。本发明相比既有的人工制冰降温方式,具备施工便捷、能效高、可再生、运行成本低等显著的进步。

    一种软土地基灌注桩水平承载增强体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8300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155308.7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灌注桩水平承载增强体及其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一组结构、尺寸均相同的翼板和一个环箍,翼板均匀布置在环箍的周侧,翼板上设置有小孔;翼板为类圆角梯形,翼板的短边设置有卡槽,环箍上沿圆周均匀设置有与翼板数量一致的凸齿,翼板和环箍之间通过卡槽和凸齿的间隙配合实现铰接;所述翼板可以相对环箍实现90°范围内的转动。本发明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灌注桩水平承载力提升与单一靠增加桩径带来的造价浪费以及异型桩基又必须依靠特殊施工装备间的矛盾;本发明方法采用翼板、环箍与注浆混凝土共同形成水平承载增强体,实现了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提升,也增强了竖向承载力,且无需特定桩基施工装备,安装方法简单,高效快捷。

    一种精确评估扁铲侧胀仪上原位应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089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052559.2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精确评估扁铲侧胀仪上原位应力的方法,属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领域,具体涉及扁铲侧胀仪试验数据处理分析过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确评估扁铲侧胀仪原位应力的方法,不仅能够计算扁铲侧胀传统试验土体压力‑位移线性关系的情况,还能够精确计算扁铲侧胀仪试验土体压力‑位移非线性关系的情况。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图形的方法来确定扁铲侧胀压力‑位移关系曲线屈服点Y,Y=ex+f‑ghx,其中e、f为线性渐近线的参数,g表示非线性部分的范围,h表示非线性速率。然后通过一个拟合后屈服荷载曲线拟合方程来确定扁铲侧胀仪上的原位应力P0。

    一种碳化搅拌桩-透气管桩复合地基的施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84428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0224418.4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蔡光华 刘松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搅拌桩‑透气管桩复合地基的施工装置,属于土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复合地基和碳化加固方法中的不足,保留各种方法的技术优点,提供一种承载力高、施工效率高、质量可靠和低碳环保的碳化氧化镁水泥土管桩复合地基,该施工装置包括搅拌桩制作装置、透气管桩贯入装置和密封碳化装置,从而可以满足加固软弱地基和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