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64789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487487.1
申请日:2012-11-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纳米碳材料的聚羟基烷酸酯可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为在聚羟基烷酸酯基体中引入高热导纳米碳材料,在所得复合材料中构成高效导热网络,促进结晶放热的消散;纳米碳材料同时作为成核剂,促进聚羟基烷酸酯基体形核结晶;纳米碳材料还作为增韧剂对所得复合材料强韧化;所述的聚羟基烷酸酯基体与纳米碳材料的质量比为10∶1~2000∶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加工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6511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37663.9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料敏化多层二氧化钛纳米管太阳能电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该阳极为负载染料的2-6层二氧化钛纳米管。由多次电化学方法制得多层纳米管结构,进行染料负载,作为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阳极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多层二氧化钛纳米管结构增大了阳极的比表面积,提高了电池阳极材料吸附染料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07242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33856.4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FTO基板上制备钒酸铋(BiVO4)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包括:前驱体溶液的配制,单斜多晶钒酸铋薄膜的制备。使用玻璃基板作为基底,通过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钙钛矿结构BiVO4氧化物薄膜,然后通过物理溅射法在薄膜上制备上电极即可获得BiVO4太阳能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以低的成本在玻璃基板上制备出一致性高,重复性好的钙钛矿结构BiVO4薄膜。该薄膜具有良好的光伏特性并具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可以满足微电子及光电器件对半导体材料的要求,对钒酸铋薄膜的制备技术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3266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9127.0
申请日:2012-01-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正电阻温度系数的高分子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包括基体及导电填料,导电材料的含量为0.01~10wt%,将各组份混合均匀,后经模压或者挤出注塑成型,成型材料经烘干后,进行辐照处理,即制备得到具正电阻温度系数的高分子基石墨烯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加工过程简单,对基体材料性能的影响较低,不易氧化,电阻率也较稳定,而且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更好,不易产生NTC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1445646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204387.7
申请日:2008-12-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的聚合物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按照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10%的比例,将碳纳米管直接加入或者预先分散于液体介质中,加入聚合物基体材料的单体、齐聚物或者单体或齐聚物的溶液中,通过混合得到混合物;第二步,将所得混合物用电子束进行辐照处理,获得含碳纳米管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电子束辐照直接在碳纳米管表面制造不饱和碳原子,并使之立刻充分参与基体聚合反应制备复合材料,可增加碳纳米管与基体间的界面强度,可提高碳纳米管的改性效率,且保持了电子束固化的环保、高效、低耗、灵活、可靠等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806773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510023510.1
申请日:2005-01-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上海滔滔转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卵母细胞的活体取卵方法,首先确定供体母牛的发情时间,然后分别在母牛发情周期的第3天和第10天对母牛进行活体取卵操作,发情周期的后半段则不进行取卵操作,如此周而复始。本发明的牛卵母细胞的活体取卵方法与国际上常用的长期连续的一周一次取卵的方式相比,不仅可节约取卵实验成本,而且可减少对供体母牛的损伤。在对供体母牛的负面影响上,本发明的牛卵母细胞的活体取卵方法显著较小,从而保证了活体取卵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98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45029.5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马彦涛 , 杜征宇 , 李华 , 王辉 , 房小健 , 孙秦宇 , 张翔 , 王铠丰 , 曾志武 , 罗垚 , 杨洪 , 王奇 , 袁文超 , 史玉柱 , 薛文 , 吴少扬 , 赵素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叶片切割装置及切割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传送风机叶片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正上方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切割风机叶片的切割刀头;所述液压杆上方设置有防尘罩,所述传送带沿运行方向两侧面分别设置有透明护罩;所述传送带进口端和出口端上方分别设置有防尘挡板;所述防尘罩顶端连通有抽尘器,所述抽尘器出口连通有输尘管,且输尘管出口端连通有粉末储存器。本发明不仅实现叶片表面与内层的精准分离,达到叶片内层纤维低损伤可控切割的目的,而且将切割粉尘集中收集,避免粉尘散发至环境中造成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71803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48029.X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糖降脂功能的小球藻油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旨在延长小球藻油储藏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在肠道缓慢释放,提高在体内降糖降脂的生物活性。本发明主要以具有降脂功能的大豆卵磷脂与β‑谷甾醇为壁材,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对小球藻油进行包埋制备。本发明通过试验发现小球藻油纳米脂质体的储藏稳定性提高了;揭示了小球藻油纳米脂质体的释放机制,发现采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小球藻油释放的相关系数最高;经模拟胃肠道消化发现小球藻油纳米脂质体的生物利用率明显提高;同时还发现小球藻油的降糖降脂功能作用也显著增强。本发明实现了提供一种糖脂调控功能更强的功能性油脂载体及产品的开发与工业化生产应用的制备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69029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26838.8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治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甲烷催化裂解制备氢气‑碳纳米材料的方法及联产氢气‑碳纳米材料的集成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包括甲烷的气体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催化裂解反应,得到氢气和碳纳米材料,在氧化性气体存在的条件下进行。集成系统包括原料气制备设备、甲烷催化裂解反应器、氢气提纯设备和碳纳米材料卸料设备。本发明裂解反应在氧化性气体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优化裂解性能,延长催化剂寿命并实现更高转化率。本发明可连续性生产、成本低、效益高、耗能低,并具备自动化及易规模化特征,进一步,本发明可资源化回收利用废弃物,该废弃物如湿垃圾及废弃高分子有机物等可产出以甲烷为主的原料气,为其高效回收利用提供一种全新且理想的实用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68916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779135.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175/04 , C09D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碳纤维复合电热防/除冰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再生碳纤维1‑10份,纤维素1‑10份,黏结剂5‑15份,改性导电填料0‑275份,树脂50‑350份,将制得的涂料涂覆于结冰防护表面。固化后,贴覆电极片将其与电源连接,即可具有电热防/除冰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利用了热裂解回收的再生碳纤维表面清洁、导电性高的特点,并采用不同尺寸再生碳纤维级配,利用纤维素和黏结剂辅助分散,协同构建导电网络,有效解决了再生碳纤维表面能低、形态杂乱、难分散的难题,实现了对废弃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值循环利用,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