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隧道灯光检测疲劳驾驶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886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61136.7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交通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隧道灯光检测疲劳驾驶的方法及系统。获取驾驶人在非疲劳状态及实车驾驶状态下的瞳孔区域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瞳孔区域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并绘制瞳孔面积变化轨迹,得到基准轨迹及实车驾驶轨迹,将实车驾驶轨迹与基准轨迹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符合要求,则驾驶人处于正常驾驶状态;若对比结果不符合要求,则驾驶人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本发明利用隧道环境内的照明灯光来检测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从而保障隧道内驾乘人员的安全,该方法可用于不同类型的隧道,适用范围广泛。

    一种隧道自动巡检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030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16401.9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刘伟 吴玲 王文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巡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自动巡检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巡检车车体和设置在每种机电设备旁边的巡检门,巡检车车体的顶部设有聚光灯,巡检车车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摄像头,巡检车车体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电子标签;巡检车车体上分别设有处理器、GPS定位器和速度控制器;巡检门的两竖框分别设在隧道的两侧,巡检门的两竖框内侧分别设有电子标签扫描器,电子标签扫描器的位置和电子标签的位置对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隧道内机电设备的外观巡查采用人工巡检方式,该方式易发生疏漏且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一种有毒液体运输罐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2441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014559.4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毒液体运输罐,它包含罐体(1),该罐体(1)的开口处两侧上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稀释孔,所述稀释孔的上面设有一圈下法兰盘(2),其下面固定有漏网,所述的漏网包含一个固定底板(3),该固定底板(3)整体为圆盘状结构,其外侧边沿处固定有由钢条等距排列所围成格栅(4),所述格栅(4)的上端固定在稀释孔下面的圆周附近,所述稀释孔的上面安装有液压缸(5)。本发明结构简单,一旦发生泄漏的情况,可通过驾驶员在第一时间启动液压缸,压碎漏网内的陶瓷容器,使陶瓷容器内的稀释或者中和的液体迅速的进入到罐体内的有毒液体中,大大的降低了因泄漏对环境所造成的伤害。

    高速公路匝道合流区车辆多场景汇入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18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53035.1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公路匝道合流区车辆多场景汇入控制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高速公路管理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合流区车辆数据采集模块、合流区车辆控制模块和智能网联车交互模块;所述合流区车辆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设置于高速公路两侧的感知设备采集智能网联车辆和人工驾驶车辆空间位置和运动状态参数,并通过通信传输设备传输至合流区车辆控制模块;本发明通过路侧感知设备和通信传输设备采集智能网联车辆和人工驾驶车辆空间位置和运动状态,并根据汇入车辆及周边影响范围内相关车辆空间及运动状态信息,综合考虑了汇入车辆在禁止跨越同向车行道区域和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区域之间的关系,得到当前汇入车辆的汇入场景。

    考虑驾驶员情境意识的自解释型隧道环境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19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79962.6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驾驶员情境意识的自解释型隧道环境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将隧道划分为多个功能区段;根据划分的多个功能区段,通过情境意识理论模型,结合隧道不同功能区段行车变化,得到隧道环境下驾驶员的情境意识图式;根据所述驾驶员情境意识图式,结合与自解释型设计的关系,得到隧道不同功能区段的环境自解释型设计要素;根据环境自解释型设计要素,得到设计场景集,通过正交实验获得最终整体设计方案,实现隧道环境的设计;本发明利用道路自解释设计理念,针对隧道不同路段的环境特征,按照驾驶员的情境意识对隧道环境进行自解释型改善,提高了隧道路段的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一种智能手环及其腕带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629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815628.1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智能手环及其腕带的加工方法,该智能手环包括壳体和腕带,所述壳体与腕带可拆卸连接,所述腕带上设置有卡扣和通孔,所述卡扣与通孔相适配,所述卡扣与腕带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和触摸屏,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控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和蓝牙模块,所述主控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和蓝牙模块依次闭合电性连接,所述主控芯片分别与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和触摸屏信号连接,所述主控芯片外侧设置有电源管理芯片、振动器和三轴加速器。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手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备测量运动数据和心跳功能,采用可拆卸壳体,可针对不同用户进行调节。此外,本发明采用的腕带材料和加工方法能够保持柔软,耐磨,使用寿命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