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2983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671916.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轮系内部动态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行星轮系参数与弹流润滑参数;设定运行步长与运行步数;摩擦系数设定为初始摩擦系数;S2,考虑轮齿变形与摩擦激励,基于行星轮系动力学方程,根据行星轮系参数和摩擦系数,计算当前啮合位置的啮合力、齿轮运行速度与曲率半径;S3,考虑轮齿粗糙表面弹流润滑油膜厚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计算当前啮合位置的摩擦系数;S4,判断啮合是否结束;如果结束,执行步骤S5;如果没有结束,步骤S3计算的摩擦系数用于更新步骤S2的摩擦系数,更新啮合位置,重复步骤S2和S3,计算下一啮合位置的啮合力和摩擦系数;S5,计算输出啮合过程中各啮合过程的啮合力和摩擦力,记作动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50209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33512.4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物料计量运输装置,包括输送螺杆组件,输送螺杆组件外部套设有导料管,输送螺杆组件包括多段直线输送螺杆和过渡螺杆,相邻两个直线输送螺杆之间设有过渡螺杆,过渡螺杆与直线输送螺杆之间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导料管形状与输送螺杆组件外形适配;本发明通过将直线螺杆分为多段,并通过过渡螺杆和万向联轴器连接;实现了对粉末弯曲运输,通过与旋转螺杆相适配的导料管设计,进一步保证了弯曲运输状态粉末的精确计量输送,使得本发明的运输装置可以适应任意角度的布置,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性,另外本发明的在连接处采用相匹配的可快速拆卸、更换的弯曲外壳段,从而实现了变方向传递转速和转矩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97043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655965.2
申请日:2018-06-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混输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固体输送装置、混合腔和输出装置;所述混合腔上设置有液体进口;所述输出装置包括与所述混合腔连接的输送腔,所述输送腔连接有螺杆泵,所述螺杆泵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腔外部的第一电机和与之连接并伸入所述输送腔的螺杆。本发明设备响应速率高,工作效率高;实现了流量变化传输,输送稳定,液力脉动小;固液比例可调;结构简单,安装快捷,容易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767215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180100.7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29C64/112 , B29C64/245 , B29C64/227 , B29C64/30 , B33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的智能3D打印机,包括控制器、用于分送打印材料的喷头、用于接收打印材料的打印平台、用于驱使喷头在X-Y平面中移动的X-Y轴移动装置及用于驱使打印平台在Z轴平面中移动的Z轴移动装置;所述Z轴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均匀设置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连接在打印平台底部并支撑打印平台,所述电动推杆的外壳固定在一可在X-Y平面中旋转的支撑平台上;每一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本发明的打印平台的运动灵活多变,有利于提高打印精度及打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0188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671900.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轮系的损耗及效率仿真计算方法。所述行星轮系的损耗仿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初始摩擦系数,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到轮齿的动态啮合力,相对滑移速度和轮齿相对曲率半径;S2,基于滚滑弹模型,根据计算的轮齿的动态啮合力、相对滑移速度和轮齿相对曲率半径,计算轮齿摩擦力;S3,根据计算的轮齿摩擦力重复进行动力学仿真和滚滑弹模型计算,经过多次迭代操作,计算得到修正的轮齿的动态啮合力和修正轮齿摩擦力;S4,计算行星轮摩擦功率损耗、轴承功率损耗和搅油功率损耗。本实施例考虑了三个损耗机制之间的耦合影响,减少了损耗计算时的误差,提高了损耗的计算精度,进而,提高了效率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83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71916.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轮系内部动态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行星轮系参数与弹流润滑参数;设定运行步长与运行步数;摩擦系数设定为初始摩擦系数;S2,考虑轮齿变形与摩擦激励,基于行星轮系动力学方程,根据行星轮系参数和摩擦系数,计算当前啮合位置的啮合力、齿轮运行速度与曲率半径;S3,考虑轮齿粗糙表面弹流润滑油膜厚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计算当前啮合位置的摩擦系数;S4,判断啮合是否结束;如果结束,执行步骤S5;如果没有结束,步骤S3计算的摩擦系数用于更新步骤S2的摩擦系数,更新啮合位置,重复步骤S2和S3,计算下一啮合位置的啮合力和摩擦系数;S5,计算输出啮合过程中各啮合过程的啮合力和摩擦力,记作动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20188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671900.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轮系的损耗及效率仿真计算方法。所述行星轮系的损耗仿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初始摩擦系数,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到轮齿的动态啮合力,相对滑移速度和轮齿相对曲率半径;S2,基于滚滑弹模型,根据计算的轮齿的动态啮合力、相对滑移速度和轮齿相对曲率半径,计算轮齿摩擦力;S3,根据计算的轮齿摩擦力重复进行动力学仿真和滚滑弹模型计算,经过多次迭代操作,计算得到修正的轮齿的动态啮合力和修正轮齿摩擦力;S4,计算行星轮摩擦功率损耗、轴承功率损耗和搅油功率损耗。本实施例考虑了三个损耗机制之间的耦合影响,减少了损耗计算时的误差,提高了损耗的计算精度,进而,提高了效率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671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77186.6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西安亚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1R31/00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物联网的套管及互感器末屏在线监测组网系统,涉及变电站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若干末屏传感器,用于对套管试验抽头、电压抽头处、互感器试验抽头的电气量信号进行采集;若干PT采集终端,用于对三相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进行采集;若干集中器,用于接收末屏传感器和PT采集终端的采集信息并发送;一后台监控平台,用于接收集中器和和PT采集终端发送的采集信息并进行监控;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和第四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于末屏传感器上,第二通信模块和第四通信模块设置于PT采集终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套管末屏在线监测组网方法。本发明实现物联网的套管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62580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1641832.6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式螺旋输送机变量输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控制2)控制3)控制4)控制本发明通过考虑轴向移动速度、水平运输距离与物料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找到了物料完全填充于螺旋输送机时螺旋输送机的轴向移动速度、水平运输距离和螺旋直径的临界值,通过控制轴向移动速度、水平运输距离和螺旋直径的范围,确保了输送量与转速的正比例关系,进而实现了通过控制转速而改变输送量的变量输送,且物料始终填充于螺旋输送机的内部,无功率浪费,输送效率为对应速度状态下的最高输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0758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449376.5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设备的风场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模拟箱,模拟箱形状与被测试增材制造设备箱体结构相同,模拟箱侧面上开设有模拟进风口,对面上开设有与模拟进风口对应的模拟出风口,模拟箱顶部设有测量组件;测试方法就是移动测量组件,记录风速检测仪的的数据,以及对比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本发明能够模拟增材制造设备,并检测出增材制造设备内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形成的风场的稳定性,能够及早检测和发现增材制造设备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是否有问题,防止进风口和出风口有异常的情况下批量生产或者搭建,进而有效避免了增材制造设备局部打印质量低的问题,提高了增材制造设备的打印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