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54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65465.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车作为移动能源的多模态有线和无线交直流充电集成系统,包括与车内高压电池相连的集成于车侧的放电接口,放电接口采用以内置的开关管、触点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的串联型S拓扑结构,包括含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的第一串联电路,还包括含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的第二串联电路;第一触点一侧经自感线圈LP与第一串联电路相连,另一侧经补偿电容CP与第二串联电路相连;第二触点与电压为VINV的高压电池相连;当两车的放电接口对接时,通过调整开关管启闭状态及触点连接关系,使接收侧的放电接口转换为充电接口,发送侧放电接口工作于V2V充电应用场景,对接收侧的充电接口充电;本发明能满足多种充电需求,提高充电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9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510081268.0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交流有线充电系统与直流有线充电系统的集成系统,包括车侧集成模块以及地面集成模块;车侧集成模块的第一发射线圈和车侧集成模块的第一接收线圈为强耦合线圈,作为高频变压器,实现交流有线充电功能;地面集成模块的第二发射线圈与地面集成模块的第二接收线圈为强耦合线圈,作为高频变压器,实现直流有线充电功能;地面侧经第二发射线圈发射,第一接收线圈接收,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第二发射线圈和第一接收线圈为弱耦合;本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集成来简化充电系统,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减小充电部分体积,也可以提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00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51463.2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车载充电与辅助电源系统的集成结构,所述电池汽车的电池系统包括给电动汽车运行提供动力的高压电池,还包括向动力转向系统、空调器及其他辅助设备提供动力的低压电池;所述高压电池由经有线方式接收外部电能的车载充电系统或经无线方式接收外部电能的无线充电系统进行充电;所述低压电池由辅助电源充电系统进行充电;所述集成结构中,电动汽车内设与有线车载充电系统相连的车载发射线圈;所述车载发射线圈能够向车内的无线充电系统供能;本发明能减小车侧充电系统的成本和体积;同时,在电动汽车未使用时还能作为良好的储能源参与电网的调度,减小电网能源浪费的同时也能给电车用户带来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9017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59505.2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车到车应急充电的强耦合双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设置于第一车辆上的第一电池、第一变换器、发射线圈Tx以及第一线圈Mx1;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车辆上的第二电池、第二变换器、接收线圈Rx以及第二线圈Mx2;所述第一线圈Mx1以及第二线圈Mx2通过绞线连接。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较高效率的能量传输,适合用在急需电能的紧急情况下。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6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7706.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侧独立电压控制的紧凑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涵盖耦合机构设计和接收侧PWM控制方法。耦合机构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均采用多层、多匝螺线管线圈绕制构成;所述线圈内侧设置有凹槽型铁氧体磁芯,用于形成磁屏蔽空间,以设置逆变器或整流器。进一步通过结合螺线管结构、反向绕组和凹槽型磁芯,提供了一种强抗偏移性能的紧凑型耦合机构,可有效降低偏移范围内的互感波动。接收侧有源整流器采用PWM控制方法,通过调节占空比生成奇对称三电平电压,实现宽范围的输出电压独立调控。本发明可实现高功率密度、高集成度和强抗偏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9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44955.7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2M3/335 , H02M7/5387 , H02M7/219 , H02M5/10 , H02M1/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可调节变压器匝数比的多桥臂电路,包括原边绕组、副边绕组、继电器、由开关管构成的桥臂;所述桥臂包括由开关管Q1和Q2构成的桥臂BL1、由开关管Q3和Q4构成的桥臂BL2以及由开关管Q5和Q6构成的桥臂BL3;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R1.2连接第一副边绕组NS.1.2,所述第二继电器R2.3连接第二副边绕组NS.2.3,所述第三继电器R1.3连接第三副边绕组NS.1.3。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不同变压器匝数比工作模式的数量大量增加,在超宽电压范围下保证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匹配或接近匹配,提高变换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27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76046.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2J50/12 , B60L53/122 , H02J50/40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对称辅助接收线圈和占空比调制实现单向抗偏移的无线充电系统,通过一组对称的辅助线圈与主接收线圈交叠消除主副线圈的交叉耦合;通过与主接收线圈产生交叠实现主接收线圈与辅助线圈的磁场解耦;辅助线圈与主接收线圈交叠部分接收正磁通,非交叠部分接收负磁通,通过调节交叠面积与非交叠面积的大小至某个值实现辅助线圈所围面积内部正负磁通的抵消,从而实现主接收线圈与对称辅助接收线圈的解耦。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77893.8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开关,集成金属和生命体检测功能的无线充电异物检测系统。包括一种自谐振线圈的设计以及,无开关设计的实现,在无开关设计中,每个检测支路不设置开关,且每个检测支路对应配置有单独的谐振频率点fi,确保所有非工作支路的等效阻抗远大于工作支路的阻抗使非工作支路处于失谐状态,以实现工作支路的检测;通过依次调整信号源的输出频率分别为f1、f2…fn,以完成所有检测支路的检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