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防内涝的屋顶蓄排水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45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54116.7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防内涝的屋顶蓄排水控制装置。该用于城市防内涝的屋顶蓄排水控制装置包括楼房、屋顶、四个排水控制器、四个引水器与四个挡水板组件,每个排水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闸门、连动杆与浮板,四个排水控制器能够尽可能减缓城市地面雨水短期内的暴增,从而减少城市突降暴雨时城市内涝情况的发生以及城市内涝发生时洪峰时刻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人民财产安全的损害,挡水板组件能够防止蓄水从溢流口与出水口中流出,直接掉落造成蓄水的飞溅,沾湿过路人员的衣物,同时清洗楼房的外墙,使楼房的外墙的洁净,充满美感。通过控制闸门能够控制屋顶的蓄排水,浮板用于拉动闸门的升降。

    一种浮游动物样品鉴定前的机体复原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792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256430.4

    申请日:2018-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游动物样品鉴定前的机体复原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用甲醛固定保存的浮游动物样品过滤,得到浮游动物和固定滤液;(2)向固定滤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6.8~7.2,得到机体复原液;(3)将浮游动物加入到机体复原液中,得到浮游动物样品A;(4)将步骤(3)中得到的浮游动物样品A缓慢升高温度使机体膨胀复原,再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处理后的浮游动物样品。为了加快复原,还可将经过水浴之后的样品放入摇床中震荡,加速其复原。本发明针对用甲醛固定保存较长时间后的浮游动物附肢蜷缩导致难以观察鉴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预处理方法,使浮游动物机体复原,便于后续的观察和鉴定。

    一种农田灌溉用水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078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19538.1

    申请日:2018-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6 G05D9/12 G08C17/02 H02J7/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灌溉用水测量装置,包括若干个土壤水分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校准机构、太阳能供电机构、微控制器和数据管理机构,若干个土壤水分传感器均设置于农田,所述水位传感器通过校准机构安装于农田,水位传感器和若干个土壤水分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太阳能供电机构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无线模块与数据管理机构连接。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农田灌溉用水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本发明可精确检测农田的水位及土壤含水率,以形成数据库,以对农田灌溉用水提供指导。同时本发明的智能程度高,减少了繁琐的任务量。

    一种水环境保护用的水体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77449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10055168.7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水体净化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环境保护用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装置箱,所述装置箱上开设有进水口,还包括: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蓄力机构,所述蓄力机构包括移动件、移动座、拨动件、拨盘、固定件、蓄力件和第一转动件;粉碎机构,所述粉碎箱与压缩机构相连通;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与粉碎机构连接。本发明中的水环境保护用的水体净化装置,排水机构在对水进行排放的同时,也带动蓄力机构进行蓄力,蓄力机构带动粉碎机构对收集的垃圾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垃圾经压缩机构压缩成块,使得垃圾在装置箱内的占地面积减少,提高装置对垃圾的收集效率,进而提高装置对水体的净化效率,降低水体净化的成本。

    锚定浮式立体仿生鱼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2152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210903.7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鱼礁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锚定浮式立体仿生鱼礁装置,包括漂浮结构,漂浮结构呈网状;漂浮结构的下方连接有多个固定绳,固定绳的上端与漂浮结构连接,固定绳的下端朝下延伸;固定绳上设有多组用于粘附鱼卵及微生物的外部粘附基质,外部粘附基质环绕固定绳的外周,呈伞状布置;固定绳的底部连接有筑巢容器,筑巢容器中具有供鱼类栖息、庇护以及索饵的容纳腔;锚定浮式立体仿生鱼礁装置,为鱼类创造仿自然生境,实现使鱼类产卵、觅食、栖息、庇护为一体,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生境保护措施,其利用多组外部粘附基质可以为鱼类产卵提供场所,可以粘附鱼类的鱼卵,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

    仿生人工鱼礁的栖息生境多功能复合粘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5215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10950.1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人工鱼礁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仿生人工鱼礁的栖息生境多功能复合粘附结构,包括悬浮在水中的固定绳,固定绳的上端与水面上的浮动体连接,固定绳的下端朝下延伸至河流内;固定绳上设有多组用于粘附鱼卵及微生物的外部粘附基质,外部粘附基质环绕固定绳的外周,呈伞状布置,多组外部粘附基质沿着固定绳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固定绳的底部连接有筑巢容器,筑巢容器中具有供鱼类栖息、庇护以及索饵的容纳腔;仿生人工鱼礁的栖息生境多功能复合粘附结构,为鱼类创造仿自然生境,实现使鱼类产卵、觅食、栖息、庇护为一体,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生境保护措施,保证鱼卵粘附的面积,具备规模化繁育的条件。

    一种水环境保护用的水体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7744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55168.7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水体净化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环境保护用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装置箱,所述装置箱上开设有进水口,还包括: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蓄力机构,所述蓄力机构包括移动件、移动座、拨动件、拨盘、固定件、蓄力件和第一转动件;粉碎机构,所述粉碎箱与压缩机构相连通;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与粉碎机构连接。本发明中的水环境保护用的水体净化装置,排水机构在对水进行排放的同时,也带动蓄力机构进行蓄力,蓄力机构带动粉碎机构对收集的垃圾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垃圾经压缩机构压缩成块,使得垃圾在装置箱内的占地面积减少,提高装置对垃圾的收集效率,进而提高装置对水体的净化效率,降低水体净化的成本。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625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19031.5

    申请日:2018-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在富营养化水体内根据地形结构设置拦截单元,将富营养化水体分成至少两个单元,将第一单元内的水抽干,对第一单元内的底泥进行消毒处理,脱水;向第一单元内的底泥喷洒复合微生物菌剂和铁矿石粉,将其他单元的水的回灌回所述第一单元至水深为10-40cm;至少2天后,种植能够吸收底泥和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沉水植物,再向第一单元内投放轮虫(Brachionus),轮虫选用经驯化能够专门吞噬蓝绿藻的轮虫;至少一周后,将其他单元的水的回灌回第一单元至水深为100-150cm;至少两天后,再次向第一单元内的底泥喷洒复合微生物菌剂;至少两天后,将其他单元的水的回灌回第一单元至正常水位,向第一单元内投放水生动物。

    一种履带式水绵打捞船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12063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66550.0

    申请日:2018-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水绵打捞船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该打捞船包括船体、在船体上设有穿过船底向下延伸入水里的履带式水绵打捞装置,及在船体上设有罩住履带式水绵打捞装置的支撑外罩。本发明具有在发挥机械打捞水绵高效率优势的同时,又能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克服由水底高低起伏引起机械船打捞不彻底的缺点,不伤害底栖动植物,达到解放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不会用到有毒害物质破坏生态环境,并可防止水绵残渣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的效果。

    一种履带式水绵打捞船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3815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66525.2

    申请日:2018-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水绵打捞船,其中,该打捞船包括船体、在船体上设有穿过船底向下延伸入水里的履带式水绵打捞装置,及在船体上设有罩住履带式水绵打捞装置的支撑外罩。本发明具有在发挥机械打捞水绵高效率优势的同时,又能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克服由水底高低起伏引起机械船打捞不彻底的缺点,不伤害底栖动植物,达到解放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不会用到有毒害物质破坏生态环境,并可防止水绵残渣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