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5115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756745.5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天文望远镜的半球型天线罩,属于天线防护技术领域;其主要由桁架部分、主梁部分和底部支撑平台组成。主梁两端分别铰接于支撑平台上;支撑平台上设有弧线导轨;每组桁架部件均包括多根桁架,每一桁架均为1/4的圆弧杆;圆弧杆的一端铰接与主梁部件的中间位置;两组桁架部件分别位于主梁部件的两侧,且圆弧杆的另一端约束于同侧的弧线导轨上,并可沿弧线导轨运动;电动推缸用于带动主梁部件抬升和回落,驱动装置通过绳索带动圆弧杆沿弧线导轨运动且相邻的圆弧杆之间通过绳索连接;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重量轻,工作时展开速度快,结构稳定性强,刚度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70617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995999.2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N3/00 , B21B38/00 , B21B38/08 , B21B37/00 , G06F113/04 , G06F111/04 , G06F113/14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轧轧机辊系交叉的动力学建模与角度辨识方法,涉及热轧机辊系交叉角度辨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述工作辊和支撑辊轴向力、轧制力与辊系间交叉角度的关联关系式,建立轴向动力学模型;搭建考虑辊系交叉角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模型的辨识系统,根据待估计参数矩阵中得到该轧机工作辊与支撑辊的交叉角度、工作辊与板带运动方向的垂向的交叉角度和上下工作辊之间的交叉角度。本发明充分挖掘热轧机组实际生产的相关数据来辨识轧机辊系间的交叉角度,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板带在不同轧制宽度、厚度、材料和不同轧制速度等情况下,对辊系间交叉角度的影响程度,动态跟踪热轧机组辊系间交叉角度的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9063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43778.4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自由度大折展比折展机构的太阳能帆板,其包括中间基板、基本折展单元和过渡基板,基本折展单元圆周环绕设于中间基板的外侧,且相邻两个基本折展单元之间通过过渡基板连接,基本折展单元中第一基板通过弹簧驱动铰链与中间基板转动连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转动连接,且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转动连接,第三基板与中间基板转动连接,且第三基板与过渡基板转动连接,过渡基板与相邻基本折展单元中的第一基板转动连接。本发明采用剪纸折叠原理设计出由多块基板组成的太阳能帆板,并通过弹簧驱动铰链自身的驱动力实现太阳能帆板的自主展开或收拢,使得太阳能帆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具有较大的折展比及较高的型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15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24653.1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水射流端部淬火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旋转夹具装置、感应加热装置、感应加热器升降装置、淬火材料升降装置、高压水枪装置,工序为先由旋转夹具装置将要淬火的棒材夹紧,通过感应加热器升降装置调整好感应加热器与棒材的位置,打开感应加热装置、旋转夹具装置开关对棒材进行旋转均匀感应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升高感应加热器的位置,然后利用淬火材料升降装置将棒材降低到高压水枪装置内,对棒材端面进行高压水冷处理,设置不同水枪压力,进而研究不同高压水冷条件对棒材端面淬火的影响;本发明有着体积较小,较为轻便、操作简单、适用性强等方面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06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443778.4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自由度大折展比折展机构的太阳能帆板,其包括中间基板、基本折展单元和过渡基板,基本折展单元圆周环绕设于中间基板的外侧,且相邻两个基本折展单元之间通过过渡基板连接,基本折展单元中第一基板通过弹簧驱动铰链与中间基板转动连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转动连接,且第二基板与第三基板转动连接,第三基板与中间基板转动连接,且第三基板与过渡基板转动连接,过渡基板与相邻基本折展单元中的第一基板转动连接。本发明采用剪纸折叠原理设计出由多块基板组成的太阳能帆板,并通过弹簧驱动铰链自身的驱动力实现太阳能帆板的自主展开或收拢,使得太阳能帆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具有较大的折展比及较高的型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8920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369127.5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板带轧制过程在线换辊时间节点的方法,首先将轧辊需要更换的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轧辊最大磨损量过大,此时轧辊不能实现设定压下量;另一种是轧辊磨损不均匀程度大,所生产的板带产品质量不能满足需求。其次基于现有轧辊磨损量计模型,考虑轧辊最大磨损量和轧辊磨损不均匀程度,本发明设计出一套确定板带轧制过程轧辊在线换辊时间节点的流程方法。本发明能够描述轧辊磨损的非均匀程度,根据轧辊磨损的非均匀程度能够进一步确定合适的在线换辊时间节点,从而克服板带轧制过程中凭经验确定在线换辊时间节点准确度差的问题,进而提高板带产品轧制生产的连续性和自动化程度,有利于板带产品高质量、稳定地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8549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84304.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李艳文 , 刘建鑫 , 霍伟豪 , 王雨山 , 祝义浩 , 刘晓钰 , 陈子明 , 庚士涵 , 栗智民 , 彭宏鑫 , 杨毅 , 王登奎 , 王华玮 , 程凯 , 罗子茂 , 姜森威 , 刘子轩 , 陈念龙 , 张政 , 徐宗国
IPC: G01B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光测量物体表面形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搭建用于物体表面形状三维测量的测量装置;步骤2:确定测量装置中单线结构光发射器的光轴设定角;步骤3:对测量装置进行标定,使用测量装置获取物体表面激光条纹图像;步骤4:提取图像中的激光条纹中心点,通过坐标变换获待测物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本发明使用多线结构光辅助标定单线结构光的光平面参数,避免单线结构光的多次标定,相较于使用位移传感器对单线结构光进行定位,本发明提升了点云稠密程度和测量精度;通过距离矩阵将空间点匹配至空间平面的方法,降低算法复杂度,提升测量速度;本发明测量装置方便安装于机械臂末端对大型构件进行表面形状三维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53285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66625.9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力学分析的热连轧机前馈厚度控制方法,涉及轧钢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建立热连轧机组轧机动力学模型,列出轧机垂直方向动力学方程;将轧制过程轧制力参数输入轧机垂直方向动力学方程,通过计算获得轧机工作辊的振动位移数据;根据上一机架板带出口厚度波动数据计算下一机架辊缝调节量,并由压下控制系统根据计算的辊缝调节量实施辊缝调节;本发明通过基于动力学分析的厚度前馈控制方法极大的消除了由于轧机振动导致的机架间板带厚度波动对成品板带厚度精度的影响,解决了传统前馈AGC控制方法难以获知机架间板带厚度波动的难题。采用本发明的基于动力学分析的热连轧机厚度前馈控制方法,提高了板带厚度控制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098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46481.X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李艳文 , 刘建鑫 , 霍伟豪 , 庚士涵 , 栗智民 , 彭宏鑫 , 杨毅 , 王登奎 , 王华玮 , 程凯 , 罗子茂 , 姜森威 , 刘子轩 , 陈念龙 , 张政 , 徐宗国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靶标的十字结构光标定方法,其包括采集投射于平面靶标上的交叉激光条纹图像,提取出激光条纹中心点,剔除位于平面靶标特征点边缘处的激光条纹中心点,使用图像矩提取交叉激光条纹交点在图像中的位置,将交点引入直线拟合过程,进行直线拟合以剔除偏离拟合直线较远的激光条纹中心点。最后通过相机标定获得相机标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计算多幅图像上激光条纹中心点的三维坐标,进行光平面拟合,完成十字结构光的标定。本发明通过剔除靠近平面靶标特征点边缘的激光条纹中心点,并将交叉激光条纹交点引入至十字结构光标定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十字结构光的标定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8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46463.1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李艳文 , 刘建鑫 , 霍伟豪 , 庚士涵 , 栗智民 , 彭宏鑫 , 杨毅 , 王登奎 , 王华玮 , 程凯 , 罗子茂 , 姜森威 , 刘子轩 , 陈念龙 , 张政 , 徐宗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管状构件内腔形状获取方法及其扫描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视觉定位系统获取三球靶标中每个靶球的中心坐标;步骤二:对视觉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得到视觉定位系统的位姿;步骤三:对移动小车和激光扫描雷达进行定位;步骤四:根据每个时刻激光雷达旋转的角度及其坐标进行点云拼接,完成对管状构件内腔表面全部扫描,获取管状构件内腔形状。本发明通过相似原理和矩阵变换完成了管状构件内腔形状的拼接计算,提高了计算精度。本发明所使用的扫描装置能够进入狭小的管状构件内部,且不会对待测管状构件造成损伤,为管状构件内部形状信息的获取提供了高效率解决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