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5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73083.9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1S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下声源定位的水听器阵列装置,包括阵列盘和固定于所述阵列盘的位于同一平面的多个水听器,多个所述水听器在所述阵列盘上的布置位置符合斐波那契网格的稀疏圆阵设计规则,所述水听器在所述阵列盘上的坐标位置表达式为#imgabs0#坐标的原点为阵列盘的中心,式中,n为水听器的编号,n在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上从1开始以1为幅度递增,N为阵列盘上所有水听器的数量,φ为螺旋角增长系数,且#imgabs1#R为稀疏圆阵的最大半径。本发明的用于水下声源定位的水听器阵列装置,可以克服现有的水听器分布不均匀无法实现其他方向上声源的定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73100.9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1S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双重扫描的水下声源定位阵列、布阵方法及定位方法,其中的定位阵列包括阵列盘和布置于所述阵列盘的三种阵列结构,三种阵列结构位于同一阵列平面内,三种阵列结构包括:一中心阵元,位于阵列盘的中心;内层阵列结构,包括多个内层阵元,内层阵元的布置以中心阵元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且布阵方式遵循斐波那契格点分布;外层阵列结构,位于所述内层阵列的外部,外层阵元布阵方式遵循圆环阵分布,圆环以中心阵元的位置作为圆心的位置;中心阵元、内层阵元和外层阵元均为水听器。本发明的支持双重扫描过程的水下声源定位阵列,可以克服现有的水听器阵列布置单一导致的水听器阵列要么动态范围低要么分辨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4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54721.5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风速变化的模糊频率下垂控制方法,该方法在风机传统下垂控制上引入模糊频率控制参数,能够有效缓解传统下垂控制在减速阶段可能发生的过度减速问题,增强了下垂控制的安全性,使得风电机组在运行条件变化较大或出现不同频率干扰的情况下仍能获得满意的频率支持性能。同时,本发明引入考虑风速变化的模糊控制参数,对风机传统下垂控制方法做出进一步优化,通过风速、风速变化率所得到的模糊控制参数,能够在风速快速上升时使得风电机组进一步释放更多的转子动能用于参加调频过程,在风速快速下降时使得风电机组减缓动能释放以防止过度减速的问题,使得风电机组能够平稳的回到MPPT控制模式下,为下一次调频控制做好准备。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8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70600.5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速变化的改进逐步惯性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待控制电机的启动转子转速,转子转速调节范围以及参考输出功率;设置频率事件的检测范围,并以将所述检测范围外的频率变化事件作为控制启动条件;当满足控制启动条件时,将电机的参考输出功率替换为虚拟参考功率;当变化的第一虚拟参考功率对应的电机扭矩达到电机最大扭矩时,则降低转子转速直至变化的第一虚拟参考功率趋近于参考输出功率;以降低后稳定的当前转速转速与二次启动转速进行比较以功率调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进逐步惯性控制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通过释放存储在DFIG旋转质量中的大量动能,以提高风电机组的频率最低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94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77908.7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60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外转子电机驱动的螺旋推进装置,外转子电机、电机固定套杯、耐磨密封环、密封盖、螺旋筒体同轴布置,外转子电机的转子端面与电机固定套杯连接,电机固定套杯与螺旋筒体连接,耐磨密封环套在外转子电机的定轴上,密封盖压紧耐磨密封环与电机固定套杯连接;推进器支臂一端套接外转子电机的定轴与其固连,推进器另一端开异形孔,支撑转轴穿过推进器支臂异形孔与异形联轴器套接;异形联轴器和支撑转轴分别套接轴承与支撑座连接,异形联轴器另一端与大扭矩舵机转轴连接。本发明能将外转子电机圆周转动转化为推进装置直线运动,适用于水陆两栖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648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93709.5
申请日:2023-11-10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N7/01 ,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解卷积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信号序列实施去均值项并取绝对值后进行粗粒化处理,输出峭度值最大的粗包络信号序列,接着结合贝叶斯优化算法和多点最优最小熵解卷积方法搜索针对所得粗包络信号序列的最优解卷积滤波器设计参数组合,然后根据贝叶斯优化算法寻优得到的最优目标参数组合设计相应的多点最优最小熵解卷积滤波器,并对所选取的粗包络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再对滤波后的输出信号序列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绘制相应的频谱图,最后根据频谱图上所呈现的特征频率成分及其谐波识别和诊断滚动轴承的具体故障类型。该发明能够实现滚动轴承早期微弱故障的自动化诊断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691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83571.6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心轮驱动的波动鳍推进装置,驱动舵盘、驱动轴、转向舵盘依次同轴布置,驱动轴的一端固连在驱动舵盘上,转向轴与驱动轴平行;驱动轴的另一端与转向舵盘连接,且两者的旋转自由度互不影响;转向连杆的一端与转向舵盘固连,转向连杆的另一端与转向轴的一端固连,转向轴的另一端与转向辅助连杆的一端固连,转向辅助连杆的另一端套设在驱动轴上,且两者的旋转自由度互不影响;转向轴穿过驱动连杆的一端,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鳍条连接,且鳍条仅具有绕自身的旋转自由度,鳍条与波动鳍固连;偏心轮安装在驱动连杆中并能滑动,驱动轴穿过偏心轮。本发明能产生正弦波形和调整波动鳍角度,适用于水陆两栖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49224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38117.0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8 , F04D29/66 , G06F30/17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叶片欧拉扬程密度函数的叶轮高效低振动优化方法,通过中心试验设计法进行数据采样,得到叶片不同流面的厚度分布最大值和包角值的多组数据;结合叶片泵其他的几何参数和性能参数,创建多个叶片泵几何模型,对每个叶片泵几何模型均进行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模拟;对多个叶片泵模型进行欧拉扬程图像处理,基于叶轮的欧拉扬程密度函数分布提取欧拉扬程标准函数,分析欧拉扬程标准函数与叶轮轴向力振动力级的关系;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叶轮效率和欧拉扬程标准函数进行优化,以叶轮扬程为约束,得到高效低振动的叶片泵叶轮模型。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高叶片泵的叶轮效率和减小叶轮轴向力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27513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44967.2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63H23/32 , B63H11/08 , F04D3/00 , F04D29/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紧凑型轴流式喷水推进器的轴系结构,其包括主轴、叶轮、支撑组件、密封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在主轴前端的滚动轴承组、前轴承座、前填料盖板、前油封盖板,和安装在主轴后端的调心球轴承、后底板、后盖板;滚动轴承组包括两个背靠背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用于承受轴向负荷与径向负荷,并作为主轴的支撑;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通过锁紧螺母安装在主轴一侧,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安装在前轴承座中;前轴承座安装在喷水推进器的进水流道上预留的出轴孔处;后底板、后盖板分别安装在调心球轴承的两侧,用于固定调心球轴承的轴向位置。本发明结构紧凑,兼顾运行稳定性与高转速、高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86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07161.7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63H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C形导叶的全导管式双级吊舱推进器,属于船舶推进技术领域。推进器包括导管及包裹于导管内的前叶轮、后叶轮、C形导叶、导叶轮毂与单一的叶轮驱动电机;在导管轴向上,C形导叶位于前叶轮与后叶轮之间;叶轮驱动电机的定子与转子均水密地套装在导叶轮毂内,用于驱使前叶轮与后叶轮同向转动;在导管径向上,该C形导叶固设在导叶轮毂与导管之间,且导叶腹部相对导叶两端部均朝前叶轮的旋转方向拱起,用于降低导管出口水流的环向速度,以回收叶轮旋转所转换生成的环向旋转能量。通过在前后轮之间布设C形导叶,不仅能回收环向旋转能量,以提高能耗功效,且能便于设备的安装与后续维护,可广泛应用于船舶、舰艇等等领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