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25548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10545850.5
申请日:2013-11-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1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植物油中氯源及3-氯-1,2-丙二醇酯前体物质含量的脱胶方法,其以植物毛油为原料,升温至80~87℃,然后进入脱胶装置中,在搅拌状态下以喷淋方式加入5~10%的热水,加水完毕继续搅拌,然后分离水相和油相,油相经换热器降温至40~55℃,添加0.1~1.5%的中性和/或碱性吸附剂,搅拌后过滤除去中性和/或碱性吸附剂,过滤后的油相经换热器迅速升温至90~120℃,于真空条件下脱水干燥,即得到氯源含量小于100mg/kg、3-氯-1,2-丙二醇酯前体物质含量小于3%的脱胶植物油。本方法降低了脱胶植物油中氯源及3-氯-1,2-丙二醇酯前体物质的含量,并为改进现有植物油精炼工艺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2492741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433448.9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P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丙醇酯的合成方法。属于食品安全的技术领域。其用于解决在合成氯丙醇酯的过程中副反应产物多和工艺复杂的问题。氯丙醇酯的合成方法,是将氯丙醇和脂肪酸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作用下反应得到反应混合物,反应混合物经有机溶剂稀释、过滤、碱液洗涤、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后即得到氯丙醇酯。采用这种氯丙醇酯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后续分离操作简单,产物中氯丙醇酯的含量高,产物适宜作为氯丙醇酯检测方法的对照品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2555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82539.0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含量的脱臭方法,其以脱色后的植物油为原料,将脱色植物油经由换热器升温至110~150℃,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的布料器均匀布料,设定分子蒸馏器加热面的温度为170~190℃,而所述分子蒸馏器的内置冷凝器冷凝面的温度为5~20℃,真空度为0.1~5Pa,轻相臭味组分经所述内置冷凝器冷凝后流入轻组分收集罐中,重相经所述换热器迅速降温至50℃以下即得到3-氯-1,2-丙二醇酯含量小于300mg/kg的脱臭植物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降低了脱臭植物油中的3-氯-1,2-丙二醇酯生成量,并为改进现有植物油精炼工艺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285404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24488.4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油脂中氯丙醇酯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取油脂除去甘油三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收集油脂中的氯丙醇酯组分,其中,色谱条件为:使用C18色谱柱,分别以乙腈和异丙醇为流动相A和流动相B,以流速1mL/min等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5∶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对用于检测油脂中氯丙醇酯的样品进行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206616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22039.X
申请日:2011-01-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蜡状芽孢杆菌发酵产磷脂酶C的方法。属于酶催化反应的技术领域。其用于解决在生产磷脂酶C所用菌株和工艺复杂的的问题。蜡状芽孢杆菌发酵产磷脂酶C的方法,是将蜡状芽孢杆菌接种到LB培养基中培养后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接种到由牛肉膏、蛋白胨、NaCl、水、ZnSO4·7H2O或ZnCl2和卵磷脂或磷脂混合物(PC、PE、PI、PS等的混合)组成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发酵液,对发酵液进行分离即得到磷脂酶C。采用这种蜡状芽孢杆菌发酵产磷脂酶C的方法,可广泛地应用于植物油脱胶的磷脂酶C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523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117872.6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油脂中游离及结合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方法,包括,富集油脂中极性组分的步骤;将富集到的极性组分分为三组,第一组添加内标物3-MCPD-d5,第二组在酸催化醇解后添加内标物3-MCPD-d5,第三组经固相萃取柱处理后进行酸催化醇解并添加内标物3-MCPD-d5处理的步骤;将处理后三组混合物进行苯硼酸衍生化处理分别得到衍生产物的步骤;将得到的衍生产物分别进行GC-MS检测的步骤;以及,计算油脂中游离及结合3-MCPD的含量的步骤。本方法可将油脂中3-MCPD不同存在形式的含量分别进行检测,得到游离3-MCPD、3-MCPD单酯和3-MCPD双酯的含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575833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586817.7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脂中游离及结合3-氯-1,2-丙二醇检测中的样品预处理方法,称取适量油脂并添加一定体积的极性溶剂,分层后将溶剂相转出,真空条件下旋转蒸发挥干溶剂,残渣用四氢呋喃溶解,分别进行下述处理:(1)游离型的3-氯-1,2-丙二醇测定的进一步处理;(2)结合型的3-氯-1,2-丙二醇测定的进一步处理。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对用于检测油脂中游离型及结合型3-氯-1,2-丙二醇的样品进行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52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17872.6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油脂中游离及结合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方法,包括,富集油脂中极性组分的步骤;将富集到的极性组分分为三组,第一组添加内标物3-MCPD-d5,第二组在酸催化醇解后添加内标物3-MCPD-d5,第三组经固相萃取柱处理后进行酸催化醇解并添加内标物3-MCPD-d5处理的步骤;将处理后三组混合物进行苯硼酸衍生化处理分别得到衍生产物的步骤;将得到的衍生产物分别进行GC-MS检测的步骤;以及,计算油脂中游离及结合3-MCPD的含量的步骤。本方法可将油脂中3-MCPD不同存在形式的含量分别进行检测,得到游离3-MCPD、3-MCPD单酯和3-MCPD双酯的含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51714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3429.6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水相中辅助提取藻油的方法,属于油脂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富含脂质的微藻为原料,利用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能够在油水界面提供超低界面张力(≤0.1mN/m)的特性,在临界微乳浓度(CμC)的条件下,将微藻中的脂质以一个单独的相释放出来,而不是以乳化的形式溶解在水相中,从而使后期的油水分离变得简单,提高微藻脂质的提取率。对水相提取过程中表面活性剂浓度、盐(NaCl)浓度、固液比、搅拌速度、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为构建在水相条件下提取微藻脂质的工艺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2492741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33448.9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P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丙醇酯的合成方法。属于食品安全的技术领域。其用于解决在合成氯丙醇酯的过程中副反应产物多和工艺复杂的问题。氯丙醇酯的合成方法,是将氯丙醇和脂肪酸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作用下反应得到反应混合物,反应混合物经有机溶剂稀释、过滤、碱液洗涤、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后即得到氯丙醇酯。采用这种氯丙醇酯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后续分离操作简单,产物中氯丙醇酯的含量高,产物适宜作为氯丙醇酯检测方法的对照品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