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稳定性提高的玉米赤霉烯酮内酯水解酶的突变体S162P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0844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701935.2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热稳定性提高的玉米赤霉烯酮内酯水解酶的突变体S162P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微生物GliocladiumroseumMA918的玉米赤霉烯酮内酯水解酶酶作为亲本,利用基因突变技术,将162位的丝氨酸(S)突变为脯氨酸(P),获得单点突变体S162P。与野生酶相比,在原始催化活力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基础上,突变体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升:突变体酶在50℃保温2min后残余酶活提高为野生酶的1.52倍;在48℃分别保温10min和20min后,仍具有约80%和58%的残余酶活,在48℃的半衰期也提高为野生酶的3.6倍。为实现ZEN内酯水解酶的工业化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红霉素酯酶突变体D245P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48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31641.0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红霉素酯酶突变体D245P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来源于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的红霉素酯酶进行分子改造,将其第245位天冬氨酸突变为脯氨酸,获得红霉素酯酶突变体。突变体相较于野生酶,比酶活力提升至野生酶的3.03倍、40℃下的半衰期提高至野生酶的10.75倍,30min内对红霉素和克拉红霉素的降解效率分别为100%和22.4%,较野生酶分别提高了13.41%,4.21%。显示出了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褐藻胶裂解酶的突变体酶

    公开(公告)号:CN1159608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326490.5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稳定性提高的褐藻胶裂解酶的突变体酶,属于酶的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突变体酶是将来源于Paenibacillussp.YN15的褐藻胶裂解酶的第48位的赖氨酸突变为脯氨酸,第106位的酪氨酸突变为甘氨酸,第172位的丝氨酸突变为缬氨酸,第190位的丝氨酸突变为甘氨酸。突变体酶的热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55℃下保持8h酶活仍能坚持60%以上。多点突变体的最适温度上升到65‑70℃,与野生型酶相比提高了10℃以上。在最适催化条件下,酶催化底物海藻酸钠生产褐藻寡糖的相对酶活无明显下降,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一种菊糖蔗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731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35114.9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菊糖蔗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将来源于微生物Neobacillus bataviensis的菊糖蔗糖酶作为亲本,利用基因突变技术,将其149位的苏氨酸Thr替换成丝氨酸Ser,获得菊糖蔗糖酶的突变体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获得的菊糖蔗糖酶的突变体酶在最适催化条件下催化底物蔗糖合成菊糖过程中,相对总酶活相较于未突变前提升了57%,极大的加快了菊糖酶法合成的工业化进程。

    热稳定性提高的玉米赤霉烯酮内酯水解酶的突变体S162P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0844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01935.2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热稳定性提高的玉米赤霉烯酮内酯水解酶的突变体S162P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来源于微生物GliocladiumroseumMA918的玉米赤霉烯酮内酯水解酶酶作为亲本,利用基因突变技术,将162位的丝氨酸(S)突变为脯氨酸(P),获得单点突变体S162P。与野生酶相比,在原始催化活力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基础上,突变体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升:突变体酶在50℃保温2min后残余酶活提高为野生酶的1.52倍;在48℃分别保温10min和20min后,仍具有约80%和58%的残余酶活,在48℃的半衰期也提高为野生酶的3.6倍。为实现ZEN内酯水解酶的工业化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