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7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62673.8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低碳铝镇静钢耐时效性能的连续退火工艺,通过控制连续退火工艺的均热温度、缓冷温度、快冷温度(快冷冷速)、过时效温度;满足冷轧低碳铝镇静钢的性能要求,同时耐时效性能提高,满足用户较高的使用需求。通过采取本技术方案,冷轧低碳铝镇静钢AI值有效大幅降低,常规产品AI值为100~130Mpa,采取本技术方案的AI值小于40Mpa;AI值降低,提高了冷轧低碳铝镇静钢的耐常温时效性能,可以保证钢材在6个月内不会发生时效现象,由正常3个月内确保应用性能延长到6个月;成品钢材低倍组织、非金属夹杂物、气体含量均能满足高端产品要求。可以满足汽车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冷轧汽车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365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12252.7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80MPa级超低碳冷轧中锰钢的生产方法,为了保证良好的焊接性能,成分设计以超低C、低Si和适量Mn元素为基础,利用Mn元素良好的淬透性保证热轧室温组织为全马氏体,经酸轧后的冷硬板经两相区退火获得逆转变奥氏体,从而获得强塑性能良好的冷轧中锰钢;连铸工艺方案有效改善了铸坯质量;大压下轧制、均匀加速冷却有效细化了钢板晶粒;通过酸轧前罩退软化+酸轧后退火的工艺方案,在现有工业生产线就可以生产出高强度高塑性冷轧中锰钢钢板,其抗拉强度≧980MPa,横纵向延伸率A≧20%,可形成复杂安全零部件以满足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工艺简单,可批量化生产,与现有技术相比,生产成本降低15%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63971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07284.8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镀锌用590MPa级冷轧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冷轧双相钢化学成分为:C:0.07%~0.08%、Si:0.40%~0.50%、Mn:1.82%~1.93%、P≤0.015%、S≤0.005%、Als:0.02%~0.06%,Ti:0.0025%~0.0045%、Nb:0.001%~0.004%,N≤0.0045%,O≤0.003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方法包括:炼钢工序、热连轧工序和冷轧工序。本发明生产的冷轧双相钢有良好的板型和表面质量,表面色泽均匀,能够满足电镀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66926.5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06 , C21D8/02 , C21D11/00 , C21D1/26 , C25D5/36 , C25D3/22 , C25D7/06 , B21B3/02 , B21B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锌用烘烤硬化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电镀锌汽车用钢生产领域。所述钢板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C:0.0010~0.0015%,Mn:0.10~0.70%,Si≤0.02%,Al:0.020~0.050%,P≤0.015%,S≤0.015%,N≤0.0030%,O≤0.003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包括如下制备方法:连铸、热轧、卷取、酸洗和冷轧、连续退火、冷却、平整、碱洗、刷洗、电解脱脂和漂洗、电镀锌。所述钢板在不添加Nb、V、Ti等强碳、氮结合元素及Mo、Cr等贵重元素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合理的碳、锰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和氮元素的适配关系,辅以适当的工艺流程,制造满足汽车部件要求的烘烤硬化型高强钢。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65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1666926.5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06 , C21D8/02 , C21D11/00 , C21D1/26 , C25D5/36 , C25D3/22 , C25D7/06 , B21B3/02 , B21B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锌用烘烤硬化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电镀锌汽车用钢生产领域。所述钢板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C:0.0010~0.0015%,Mn:0.10~0.70%,Si≤0.02%,Al:0.020~0.050%,P≤0.015%,S≤0.015%,N≤0.0030%,O≤0.003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包括如下制备方法:连铸、热轧、卷取、酸洗和冷轧、连续退火、冷却、平整、碱洗、刷洗、电解脱脂和漂洗、电镀锌。所述钢板在不添加Nb、V、Ti等强碳、氮结合元素及Mo、Cr等贵重元素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合理的碳、锰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和氮元素的适配关系,辅以适当的工艺流程,制造满足汽车部件要求的烘烤硬化型高强钢。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18453.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电镀锌原料表面色差的方法,具体包括:在酸洗工序中,酸洗出口速度为130~150mpm,酸洗槽温度控制在83~85℃,轧制速度为750~850mpm;在连退工序中,退火前先对冷轧板进行碱洗,碱浸洗槽清洗液浓度为20~40g/l,碱浸洗槽清洗液温度为40~80℃;电解循环槽清洗液浓度为20~40g/l,电解循环清洗液温度为40~80℃;热漂洗槽清洗液温度为60~100℃;碱洗后钢板反射率不低于90%;连退工序加热温度为770~790℃,连退工序带钢运行速度为260~300mm。该方法通过控制加热温度、酸洗速度、轧制速度、退火温度和速度来减少电镀锌原料缺陷的产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降低了电镀锌原料因为色差的降级率,提高了电镀锌成品的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940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74608.9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碳冷轧深冲用钢晶粒形态显示方法,属于理化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用试样夹固定好试样,使用平面砂轮将试样磨平,使用砂纸磨去试样表面的划痕,最后进行抛光;使用浸有硝酸酒精的脱脂棉花擦拭试样表面,待试样表面变暗后停止擦拭;使用浸有无水乙醇的脱脂棉花沿着一个方向充分擦拭试样表面,然后用清水快速冲洗,再用去离子水将试样表面冲洗干净,将试样再次使用抛光机精抛,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并调节显微镜待图像清晰之后采集存储图片并进行晶粒度评级,或者,加大显微镜景深后采集存储图片并进行晶粒度评级。本发明的显示方法能够显示出晶界和晶粒,获得试样图片更为细腻、清楚,能够满足晶粒度检测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84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07268.9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良耐蚀性和润滑性的热镀锌家电板生产方法,通过对镀锌基板清洗和热镀锌工艺、光整工艺、涂覆工艺的改进,以及对钢带表面几何形貌及后处理工艺的优化,使后处理皮膜涂覆效果得到改善,消除了表面缺陷引起的后处理皮膜失效,提高了钢带的耐腐蚀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后处理皮膜与热镀锌工艺配合不佳造成镀锌不良、后处理皮膜失效的技术问题,能够得到厚度均匀、综合性能稳定的后处理皮膜,中性盐雾试验90h无白锈。通过控制镀前清洗工艺和热镀锌工艺,使锌渣等物质产生的表面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因此造成的皮膜破坏;形成了整套优良热镀锌家电板生产方法,适用于对耐蚀、冲压要求较高的家电厂家。
-
公开(公告)号:CN11653656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0312252.7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80MPa级超低碳冷轧中锰钢的生产方法,为了保证良好的焊接性能,成分设计以超低C、低Si和适量Mn元素为基础,利用Mn元素良好的淬透性保证热轧室温组织为全马氏体,经酸轧后的冷硬板经两相区退火获得逆转变奥氏体,从而获得强塑性能良好的冷轧中锰钢;连铸工艺方案有效改善了铸坯质量;大压下轧制、均匀加速冷却有效细化了钢板晶粒;通过酸轧前罩退软化+酸轧后退火的工艺方案,在现有工业生产线就可以生产出高强度高塑性冷轧中锰钢钢板,其抗拉强度≧980MPa,横纵向延伸率A≧20%,可形成复杂安全零部件以满足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工艺简单,可批量化生产,与现有技术相比,生产成本降低15%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8543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3789.3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镀锌钢板润滑性能的生产方法,通过优化清洁和辊涂工艺,采取碱浸洗段温度80±5℃,电导率50±5ms/cm,电解清洗温度80±5℃,电导率80±5ms/cm,使基板表面反射率达到90%以上;调节提料辊和涂覆辊的转速比为120/50~120/60,控制表面的耐指纹膜厚度为1.1~1.2μm;最终得到均匀致密且厚度合理的润滑膜,从而有效降低电镀锌钢板耐摩擦系数,提高电镀锌钢板润滑性能,更适用于形状复杂、对冲压性能要求较高的零部件。普通电镀锌耐指纹钢板表面耐摩擦系数约为0.09~0.10,采取本技术方案生产的高润滑性钢板表面耐摩擦系数可以控制在0.08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