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39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410026148.6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垫船的运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船舶运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风载荷、冰面摩擦载荷、期望艏向、期望航速以及期望侧滑;根据对应模型生成风载荷推力、风载荷转艏力矩、摩擦载荷推力、摩擦载荷转艏力矩、空气舵推力、空气舵转艏力矩、矢量喷管推力、矢量喷管转艏力矩、空气螺旋桨推力、空气螺旋桨转艏力矩;根据上述推力,生成气垫船推力;根据风载荷转艏力矩、摩擦载荷转艏力矩、空气舵转艏力矩、矢量喷管转艏力矩以及空气螺旋桨转艏力矩,生成气垫船转艏力矩;采用Joystick+AutoControl混合控制方法,控制气垫船。本发明可以改善气垫船的运动控制难度,降低危险性,避免航行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75392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410026148.6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垫船的运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船舶运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风载荷、冰面摩擦载荷、期望艏向、期望航速以及期望侧滑;根据对应模型生成风载荷推力、风载荷转艏力矩、摩擦载荷推力、摩擦载荷转艏力矩、空气舵推力、空气舵转艏力矩、矢量喷管推力、矢量喷管转艏力矩、空气螺旋桨推力、空气螺旋桨转艏力矩;根据上述推力,生成气垫船推力;根据风载荷转艏力矩、摩擦载荷转艏力矩、空气舵转艏力矩、矢量喷管转艏力矩以及空气螺旋桨转艏力矩,生成气垫船转艏力矩;采用Joystick+AutoControl混合控制方法,控制气垫船。本发明可以改善气垫船的运动控制难度,降低危险性,避免航行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3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07759.7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气室气垫船垫升动力学模型的实时仿真方法,根据风机、气囊和气垫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垫船垫升过程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四气室垫升过程的动力学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四气室垫升高度的控制方法,优化了四气室垫升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提高了四气室气垫船在复杂环境下垫升的控制效率。本发明能够准确和有效的模拟四气室气垫船垫升全过程的运动规律,对四气室气垫船垫升系统和复杂环境下的垫升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最终应用于四气室气垫船垫升控制设备的研制中,也可用于气垫船垫升控制系统模拟器和气垫船六自由度运动操纵模拟器的设计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2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8602.1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B63B7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T型气室分割方法,将气垫船分为三个气室,提出了一种极地气垫船垂向运动的仿真方法。该方法立足于风机、气囊和气垫的结构特性,并深刻理解气垫船垫升过程的工作原理,从而构建了一个精确的三气室垫升动力学系统数学模型;本发明不仅提出了控制三气室垫升高度的方法,而且优化了三气室垫升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这对于深入研究三气室气垫船的垫升系统,以及在复杂环境下的垫升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此外,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推动了三气室气垫船垫升控制设备的研发,也为气垫船垫升系统设计、垫升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以及六自由度运动操纵模拟器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展现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9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48938.5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DP船圆弧路径跟踪的导引方法。本发明针对铺管船在铺管作业时存在直线切换曲线时路径跟踪上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铺管船可以较完美地实现对直线加圆弧路径的跟踪的方法,本发明根据船舶轨迹跟踪导引方式,设置导引点,随着船舶运动,导引点坐标不断更新,让船跟踪导引点运动,最终完成对整条路径的跟踪。本发明实现了直线、曲线路径的切换,使船舶能连续跟踪每段路径,不影响铺管效果。作业速度与船舶期望作业速度基本保持一致,船舶的艏向也控制在了设定的艏向角度。使铺管船完成整条路径跟踪。具有比较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