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8563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286707.3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K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T对称的无线温度传感器,包括:损耗层、第一电感层、第二电感层和增益层,其中,近距离传感时,无线温度传感器由损耗层、第一电感层和增益层依次相连而成,损耗层和第一电感层之间为铌酸锂材料,其余空间为空气;远距离传感时,无线温度传感器由损耗层、第一电感层、第二电感层和增益层依次相连而成,损耗层与第一电感层之间为铌酸锂材料,第一电感层和第二电感层之间为空气,第二电感层和增益层之间为空气。该无线温度传感器采取读取固定波长处的透射率大小,可以简化数据读取过程,同时,可以通过改变传感器中电感层的放置方式和个数,可调整传感器近距离传感模式和远距离传感模式,实现在高温恶劣环境下温度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07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398466.1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反射增强机制的光学传感器,包括基底、双层超构表面和介质间隔层,超构表面为金属纳米结构体,两个金属纳米结构体分别位于介质间隔层相对的两个平面的上表面,两个金属纳米结构体可相对旋转,介质间隔层设置在基底上方;当圆偏振光从基底方向入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且入射角非0°且非90°,入射角为入射光方向和基底垂直方向的夹角,圆偏振光将在双层超构表面与空气间的界面发生全反射。本发明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加工的难度;利用外致手性响应的谐振频率和圆二向色性幅值的改变均可判断外部环境折射率、浓度、手性特征等特性的变化,可拓展到在线光学检测、生物传感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48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447949.6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3H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维拓扑绝缘体的鲁棒性滤波器,包括:多个电感、多个第一耦合电容、多个第二耦合电容和多个第三电容,其中,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电容、第三电容的型号相同,第一耦合电容、第二耦合电容的电容值不同,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交替连接形成一维链路,一个电感和一个第三电容并联组成谐振器,每个谐振器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之间,每个谐振器的另一端接地。该鲁棒性滤波器无需任何有源器件,具有天然的抗干扰特性,即当滤波器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影响元器件的电气特性时,滤波器的通带特性几乎不受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19743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57819.X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功能型microexon识别方法,包括:步骤一、microindels样本标签获取,步骤二、microexon和microindels特征提取,步骤三、基于迁移学习的microexon和microindels特征空间迁移,步骤四、基于迁移学习的功能型microexon识别模型的构建。本发明利用迁移学习,通过对具有样本类别标签的microindels的识别模型,识别功能性microexon。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0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398466.1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反射增强机制的光学传感器,包括基底、双层超构表面和介质间隔层,超构表面为金属纳米结构体,两个金属纳米结构体分别位于介质间隔层相对的两个平面的上表面,两个金属纳米结构体可相对旋转,介质间隔层设置在基底上方;当圆偏振光从基底方向入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且入射角非0°且非90°,入射角为入射光方向和基底垂直方向的夹角,圆偏振光将在双层超构表面与空气间的界面发生全反射。本发明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加工的难度;利用外致手性响应的谐振频率和圆二向色性幅值的改变均可判断外部环境折射率、浓度、手性特征等特性的变化,可拓展到在线光学检测、生物传感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22503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447467.0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3H7/01 , G06F30/3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拓扑绝缘体的鲁棒性谐振器,包括:多个基本单元、第一耦合电感、第二耦合电感、第一耦合电容和第二耦合电容,其中,基本单元由小于或者等于四个的谐振器、小于或者等于四个的接地电容、小于或者等于四个的接地电感并联构成,且所有谐振器、接地电容与接地电感个数总和为四,每个基本单元内部采用第一耦合电感或第一耦合电容进行耦合,每个基本单元之间采用第二耦合电感或或第二耦合电容进行耦合,最终电路的实空间拓扑结构类似于Ammann‑Beenker的准晶结构。该谐振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具有天然的抗干扰特性,即当谐振器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影响元器件的电气特性时,谐振器的频率特性几乎不受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7736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65798.8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2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阶非厄米电路的高精度湿度传感器,属于电子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电容湿度传感器、LM6171高速同向放大器和无源元件,无源元件包括左LC谐振器和右LC谐振器,左LC谐振器和右LC谐振器之间连接有电容湿度传感器,左LC谐振器和右LC谐振器分别与一个正电阻R、电压源Vg、电压源内阻Z0、电阻R0、电阻Rf和含有LM6171高速同向放大器的等效电路并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高阶非厄米电路的高精度湿度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高、成本低。利用PMDA/ODA/PAN/TiO2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湿度电容传感器的介质层,稳定性高、线性度好、湿滞低。并且非厄米电路效率高、灵活度高,自由度和可调节性强,可以实现对环境湿度变化所产生扰动的高精度传感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65797.3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P15/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阶非厄米电路的高精度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属于电子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电容式加速计C0、LM6171高速同向放大器和无源元件,无源元件包括左LC谐振器和右LC谐振器,左LC谐振器和右LC谐振器之间连接有电容式加速计,左LC谐振器和右LC谐振器分别与一个正电阻R、电压源Vg、电压源内阻Z0、电阻R0、电阻Rf和含有LM6171高速同向放大器的等效电路并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高阶非厄米电路的高精度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用电容式加速度计,传感精度高、结构稳定性强、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综合性能好、响应快、灵敏度高,适合实际使用。并且非厄米电路效率高、灵活度高,自由度和可调节性强,电路谐振频移剧烈,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28032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0057821.7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络的DNase高通量测序数据中DNA碱基倾向性偏差消除方法,步骤一:DNase‑Seq数据酶切位点区域DNA碱基获取,步骤二:DNase‑Seq数据DNA碱基倾向性获取,步骤三: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络的DNA碱基组合倾向性模型构建,步骤四:DNA碱基倾向性偏差消除。通过所发明的方法可以精确地滤除DNase高通量测序数据中含有的DNA碱基倾向性偏差,以生成更加准确的DNase‑Seq测序结果,从而为后续更高层次的应用分析提供数据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28032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57821.7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络的DNase高通量测序数据中DNA碱基倾向性偏差消除方法,步骤一:DNase-Seq数据酶切位点区域DNA碱基获取,步骤二:DNase-Seq数据DNA碱基倾向性获取,步骤三:基于深度递归神经网络的DNA碱基组合倾向性模型构建,步骤四:DNA碱基倾向性偏差消除。通过所发明的方法可以精确地滤除DNase高通量测序数据中含有的DNA碱基倾向性偏差,以生成更加准确的DNase-Seq测序结果,从而为后续更高层次的应用分析提供数据保障。
-
-
-
-
-
-
-
-
-